热爱就是人生的关键
这本书大概讲了CyberConnect2(以下简称CC2)的社长松山洋在游戏行业奋斗的故事,整本书的给我的直观印象就是我在哪里读到的一句话——天才就是比普通人拥有2倍的精力。松山洋的那句“既然两倍的努力不行,那就用三倍的!”(P.86)就是对天才特性的完美诠释。
很遗憾,我本人并非一个热血的人,我也不相信努力可以超越天才,但是我也是个愿意付出三倍努力的人。因为我知道,人生并非取决于你赢过谁或者业界第一,人生取决于,是不是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心甘情愿地努力,这些努力不需要被人看见,不需要被人认可,仅仅因为“我喜欢”。在这一点上,松山洋先生做到了极致,也让我怀疑,我在做的事情是我真正喜欢的吗?说要努力画画的我,真的喜欢画画吗?我每次都说,考完这个,就全身心投入到画画里,练完琴,就去画画,读完这本书,就去画画......松本洋先生说得对,这些都是借口,纸和笔都在我手边,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没那么热爱画画,热爱的东西,一秒都不想拖延,马上就去做,立刻!就是现在!拖一秒都觉得难受!回想我中学时,手边的草稿纸都拿来涂鸦,动不动就画上几笔,你没办法控制自己想去做,你的手会不自觉动起来,这才是热爱。
虽然书里很多地方都感觉有点极端,比如“尽情剧透...要怪他们没有及时看。”(P.14),用十五万日元生活了六个月(P.79),他可以连续好几个月住在公司研究绘图,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这时候虽然可以用他本人的“那你就是不够热爱”来指责,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2倍于普通人的精力,并非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普通人也可以很热爱,但这种热爱不能对人本身产生健康的危害,或者让人误入歧途,比如穷人家的小孩子,确实没有钱买少年周刊,就去偷别人的吗?不能把这些情况用一句“你还不够热爱”来总结,人可以这样要求自己的,自己承担后果,但是作为行业有名气的制作公司,劝导别人这样生活,有时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而从CC1到CC2的重组过程中,虽然落实了责任制,但是也有刚愎自用之嫌,比如员工的社交网络账号(P.38)和手机型号(P.180)也要统一管理,尤其是一开始说不做网络游戏,最后也投入到这个行业里,然后说“...抱歉,我说谎了”,而底下可靠的员工却提前做了调查和准备,如果能以更民主的方式去讨论,CC2是不是就能早一步进入市场呢?
但是呢,说实话,我个人是非常赞同松山洋先生的。因为我也是个熬夜读书学习的人,我也奉行“想追上就别休息,还不行就别睡觉”(第二部分标题P.43)的原则,虽然父母和朋友对我这种极端的行为表示不理解,但是我和松山洋先生一样,从未觉得辛苦,父母让我休息的时候,我说,我读书就是休息,学习就是快乐!也许他们不懂,但是我在松山洋先生这里找到了共鸣,学习读书当然会有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但是每解决一个问题,读完一本书获得新知,都给我带来无比的快乐。在决定“不毕业”这一点上,我也在松山先生这里找到了共鸣,在画室磨练基本功的时候,老师看我画得好,就开始教我油画,我说老师我就是想画动漫插画,老师说你都多大了还看这些东西啊!我说我永远都喜欢“这些东西”。唯一不同的是,松山先生模仿身边的同学交女朋友、和同学聊无趣的电视节目,“让自己身上散发普通人的气息”(P.52),我在学生时代可是被人整的很惨(哈哈,题外话了)。
而正是由于这种热爱,松山先生才见不得自己喜欢的漫画因为预算的原因改编成游戏的产品得面目全非,我虽然不玩格斗类游戏,甚至我还有“漫改游戏一定垃圾”这种偏见,但是我确实听身边的玩家说过“这个火影忍者游戏改得不错哦!”,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是松山洋先生的CC2公司制作的。又是由于热爱,松山先生才不肯把自己的火影忍者引擎套用到其他的游戏里,“轻松迅速做出一个游戏,成本尽量低一点,开发周期尽量短一点”(P.153)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赶快搞定它,这种话只有我在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才会冒出来,我接下来想的就是——然后我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而CC2的第二个漫改游戏《JOJO的奇妙冒险》,也是抱着热爱的心情,重新开发了符合JOJO的世界观的引擎,这要比直接利用《火影忍者》的引擎成本高太多了,但是这个世界是不会辜负那些用心做事的人的,豆瓣《 JOJO的奇妙冒险:全明星大乱斗》拥有7.7分的好成绩。
当然CC2绝非一个只会漫改的游戏制作公司,CC2本来就是原创游戏起家的,松山洋对自己从创立之初就开始构思的拥有“兽人、浮岛、机器人”三个元素的世界非常自信,也许游戏行业真的需要一点点社长的魄力,坚持下去、热爱它,就一定会让你脑海里的世界来到这个世界上,让孩子的梦想持续下去,并将这份热爱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