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第四季观后感
E01.卡利斯特号: ★★★★★
我写过这么一首诗,畅想未来:
未来只有一种工作 程序员与工程师 其他所有的工作 都由计算机和机器人完成
多余出来的人类 面临两种选择 漂亮的成为性奴 丑的成为宠物
一旦交欢失败 再来一次 一旦搞笑失败 自行了断
现在的社会 是所有技术白痴的最后时光 请珍惜这仅有的美好 并祈祷自己适时寿终
这一集让我想到这首诗。
如果程序或游戏真能侵入人们的意识或者说人们的意识感知到的虚拟世界已经逼真到极致,那么,程序或游戏的创造者与上帝何异?
这集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未来世界的天才程序员,开发了一款牛逼的浸入式体验游戏。他有一个特殊单机版本,在这个版本内,他可以利用人们的DNA信息克隆虚拟角色,虚拟角色不仅外观声音与现实人物一样,甚至还拥有现实人物的人格与记忆。他在游戏里克隆了许多现实人物,让他们臣服于自己,享受在游戏中为王的快乐。
仅看上面的描述,似乎并不变态也不可怕,那是因为上面的描述是从天才程序员的角度出发的。游戏中的虚拟角色是他创造出来的,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成为主宰,有何不可,就好像一本小说的作者,在小说构建的世界里,决定小说中所有人物的行为际遇与生死,岂不是理所当然。
可实际在看时,人们肯定会感到变态与可怕,因为游戏中的那些虚拟角色,虽然没有实体,但他们有自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像看待无生命的物体那样看待他们的。兔死狐悲,只要再跨一步,这些困在游戏中的悲惨囚徒,可能就是现实人物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可能不感到变态与可怕。
好在最后,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利用游戏与网络连接的狭小缝隙,摆脱了困境,获得了自由,反而天才程序员“恶有恶报”,困在虚拟世界永远无法出不来了。这个结局让我想到“苏菲的世界”的结局——小说中的人物从小说逃离。可是,我们都知道,小说中的人物从小说逃离只能发生在另一本小说中,所以也许,困在虚拟世界中成为程序员的玩物永远无法解脱才是未来最有可能发生的现实。
E02.大天使: ★★★
“大天使”就是“绿坝”的未来终极版本啊。我就怕女儿跟小男友搞着搞着,妈妈后台过滤控制一开,小男友秒变马赛克,那岂不是直接要吐出来。
E03.鳄鱼: ★★★
厉害了,追忆器连动物的记忆都可以提取啊。
E04.DJ下台: ★★★★
我喜欢这一集。观看的时候,一直以为是大数据推荐终极爱人这样一个故事,没想到最后反转了,是更意味深长的一个故事。
推荐算法侵入人们的生活已经有年头了。虽然现在的推荐算法还不成熟,但互联网巨头们似乎始终相信算法可以比人类自身更懂自己。在这样的趋势下,让推荐算法寻找人们的终极爱人,实在不能说是异想天开。看到爱情这一体现人类神性的领域终究也还是陷落被算法主导,不禁会有些惆怅,所以最后看到在寻找终极爱人这件事上,还是人类经验在主导,实在是个惊喜。
只是,不免会想,人类经验的这种主导到底还能持续多久?
E05.铁头: ★★★
所以,金属狗到底是怎么来的?有前传故事的话,一定很精彩。
E06.黑色博物馆: ★★★★★
完美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复仇故事。黑色博物馆背后那些酿成悲剧的研究,一个比一个离奇极端,但最后复仇所使用的手段,也还是这些研究的成果(或是进一步的成果)。所以,科技本身是没有黑点的,有黑点的永远是人。整体风格充满邪性,各种B级元素大汇集,尤其第一个研究悲剧——混杂痛感、恐惧、死亡的快感——太变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