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诃德和桑丘·潘沙-80年代的情书
首先想说的是最近几年绝对没有在大院线看过如此优秀的作者电影了。因此它值得我的满分和一篇影评。
看完的第一印象是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主人公恰好也姓唐),第二便是姜峯楠风格的软科幻。
影片呈伪纪录片形式,大部分是手持镜头。这样做直接就提升了影片的代入感,不知道你是否也是个白日梦想家呢?也许你也是和唐志军一样相信一个荒谬的目标,但这不重要,至少导演让你做拍摄者,就是让你和唐志军一起去追求一个荒谬的梦想。(虽然有些人觉得比较晕)
首先片头展现了一个民科的窘境。民科这个群体,他们大部分是没有受过专业教育但是又抱有一种敢想精神的空想家,如胡适所说“大胆猜想,小心求证。”遗憾的是民科只能做到前半句。在片头救援队来救援时的情景,精神病院里突兀的五颜六色的灯光和电子音乐直接奠定了荒谬又可笑的故事基调。(这里的民科不包括骗子,指代片中类似唐志军的这一类人)
接下来就到了一行人前往小山村找到孙一通的情节。首先要说的是,孙一通头顶锅盖的形象明显是在影射八十年代的“气功热”,具体事件可以百度了解。和气功热并行的就是当时热门的UFO事件。当时由于国民文化普遍不高,国外ufo目击事件频频发生,再加上所谓“气功大师“这种骗子的别有用心,导致当时真的出现了很多神秘主义团体(多半是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气功协会的会长是钱学森(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会信这个),并且司马南当时热衷于拆穿这些“大师“的魔术。
此外,八十年代同样有理想主义的盛行,海子,骆一禾,顾城等著名诗人的鼎盛时期就是整个八十年代。同时孙一通对诗歌的热爱可以看出他同时还代表着那个年代的理想主义者们。
总体来说,孙一通,代表着那个时期急切想寻找精神寄托的老百姓,代表着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者们,还代表着三十年前的唐志军。在片头的宇航服被卖掉后,其实就象征这80年代已经彻底成为历史。(海子,骆一禾,顾城等不少诗人在00年之前就已经去世了)
再根据英文字幕,100美元≈520人民币,可以推测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大概在2010s。
知道这个背景,影片的一个主题就出来了:唐志军这种人,明显就是当时深受其害的群体,这个名字太常见,太普通了,常见到它可以代表老百姓。但是编剧仍然给了他一个实现梦想(了吗?)的结局,没有让电影变得太残酷。明显,编导在对唐吉诃德这样的“傻瓜式英雄”,对每个平凡生活里的理想主义者表示致敬。
那之后呢?影片在日食处突然转折,开始进入魔幻现实主义,大概在这个时候电影开始进入软科幻范畴。(如果前面是喜剧的话)
一行人进入大山后的场景直接让人想起《路边野餐》,巧的是正好此时开始进入魔幻现实主义。某个镜头构图更是直接呼应影片英文名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结合最后拿着骨头的孙一通,唐志军的姓氏,总是浇冷水的秦彩蓉,一路上没怎么说话只办事的另外二人,大致分别对应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唐僧一路虔诚取得真经,刚好和影片结局对上了。
关于最后的结局是否是他吃下毒蘑菇后的幻觉,我个人认为不是。因为影片在前面已经有麻雀聚集,找到毛驴等相当魔幻的情节。
影片最后又引出了第二个主题:即借唐志军女儿之口向观众提问: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关于导演的答案,其实就是片尾宇宙尽头的生命螺旋,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本身。不过在整个哲学史上这是个大问题,自从古希腊开始诸多哲学家也在给出自己的答案,下面顺带先简要概述一下我的观点:
要搞懂人生的意义,首先要回答这个世界是什么,这也是每个哲学家要回答的基本问题。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开篇提出的“缸中之脑”理论,以及后来的《神经漫游者》和黑客帝国算是深深影响了我。
有一群“上帝”,ta们也许有人类社会一样的组织结构,ta们中的一个或一群创造了一个程序世界,我们人类认知的宇宙和未知的宇宙都是它的一部分,ta们创造的除了世界还有每个基本单位,也就是灵魂,在这个世界中可以获得虚拟肉体。肉体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恐龙,昆虫,植物,人类等。自每个单位被创造的时候起,就背负了“被观察”的使命。也就是说上帝出于某种目的创造一个世界,然后在里面创造灵魂这个单位,赋予它自由意志,从而观察灵魂有多少种可能。而每多个灵魂接触的行为,都会使大程序世界下产生一个小世界也即平行宇宙的概念。(你认识到这一点也算是可能之一)
解答了世界是什么之后,生命的意义就自然明了,虽然每个人都背负“被观察”的使命,你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上帝观察,即使如此,我们拥有的自由意志也能让我们选择灵魂无限的可能性。简单来说,就是抱着某种使命做自己,你的每一个想法都是促成使命完成的契机。
此外,再谈一下秦彩蓉,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然而桑丘潘沙没有因为唐吉诃德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弃他,片中她可能亦对于唐志军有某种感情。
晓晓应该算是电影的不足,她在片中很明显扮演一个唐志军女儿的角色,但是这两个人的互动太少了,她自己的背景也没有补充完整。除此之外小红帽也一样。
片尾曲选的是真的好。《生活倒影》,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者们也许也是因为生活放下自己的理想,但是唐志军没有,这个人物就像在问我们:有没有再坚持曾经的理想?即使荒唐如他,最后也遇到了真正的“神迹”。
“风轻轻拂过半山腰,他的眼睛总有些落寞,云轻轻盖过他头崖,他的眼睛总有泪痕。”
最后附上唐志军最后给女儿的诗:
雪花点里是爆炸的余晖
一粒沙里是无尽的广延
私域里闪烁万千颜色
荒谬里沾满我的泥泞
你在银河的那边看到什么
生命有何意义
山谷里回荡着你的声音
你能看到日食后的麻雀裹挟着石兽
你能看到追着萝卜的驴走入深林
你能看到有人在白光里飞向天空
你能看到泪滴落入宇宙尽头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