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快乐的俗女,做真实的自己

1,剧里所有的女生都在妥协,都在忍让,都在改变。不管是爸爸、蔡永森,都是“好男人”,但他们改了吗?他们觉得自己错了吗?他们还会说“你就是怪我没用”,会说“你就是千金大小姐”,会说“你还在不满足些什么。”2,从我的角度我希望陈嘉玲独美,但是结局也无比现实。理智是一回事,感情是一回事,如果真的是我在那个境地,可以狠下心不要孩子吗?可以理智战胜感情不追回他吗?可以像妈妈一样,说“我不怕那只鸟了”,然后回去跟爸爸白头偕老吗?

——这是一条二刷分界线

看剧的过程中,我也失望过,因为我觉得,为什么要把剧情写成这么俗。

今晚再看一次的时候,在妈妈回忆流产那里就开始哭,一直到她生了小孩,到剧终,特别特别感动。

奶奶在她接受的观念里,对妈妈流产很生气,就像我的奶奶外婆一样,觉得有孩子就要生,她们也会说当年生孩子有多痛,我外婆不止一次和我说过,她生到快要死过去。

到妈妈这里,她不会劝小孩要怎么过人生,但她会指挥她生活的细节,比如买什么沙发,比如什么时候吃饭,睡觉,要怎么收拾。但是就像嘉玲生孩子一定要妈妈陪一样,妈妈是一个你需要的时候随时就会出现的人啊,爸爸可能会陪你玩,妈妈更多的时候是很可怕的人,是你会跺着脚说我讨厌你的人,但也是你百分之百笃定她一定会陪着你的人。妈妈自己的人生,是有很多忍让和委屈的,她任劳任怨,生小孩很痛,也生了两个;被丈夫骗了,流产一次,但因为丈夫说他会去结扎又原谅;会反复在悲伤的第一第二阶段横跳却不会离婚……回过头来想,我们又何尝不是“陈嘉玲”?我用我的选择来代入妈妈的角色,觉得她为什么要这样?但其实对妈妈来说,她也已经比她的妈妈进步了一些。

而陈嘉玲,她脾气不好,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喜好,她去台北打拼,回台南重新开始她的人生,也选择了和牛奶糖一起当一对俗人,生孩子,做妈妈。她在结尾说“你可以选择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这个家由我来打拼”。这句话给了我很多的力量。一个家,只有一个人在遮风挡雨,和两个人一起撑伞,是不一样的力量。互相支持,互相懂得,才是一种良好的婚姻关系吧。这是第十集求婚这段话教给我的事。

这部剧看到了太多我们自己的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听话的小儿子,还有嘉玲的幸福童年,都让我想起了很多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我的奶奶,在我要去工作的时候,告诉我“一定要吃饱”,我的爷爷也总是穿着那样的西装裤。虽然这部剧没有外公外婆的戏份,但是看的过程中,我还是很想她们。

这部剧对我来说最大的闪光点是“女性视角”,虽然其中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但这种不理解,也是我和我妈、我奶奶她们会发生的冲突。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我要做的,就是做出自己的选择,让别人去教自己的仔,而我,要有钱,有爱,有健康。

“人生很短也很长,可以跌倒,可以犯错,但是不可以耍赖或变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