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爱梦一生

对本书及其作者仰慕已久,直到最近才利用碎片时间看完了本书(英文版)。看完不久后,听了历史播客梁波的一期关于本书(其实更多是小李子的电影)的一期播客。因为怕剧透,这个播客也是攒了许久,从2019年收藏直到昨天才听。播客的具体内容不讨论了,但其中嘉宾讨论了一个话题引起了我的思考:盖茨比为什么“了不起”?

其实此书内容比我想的要简单得多。很久以前读了个开头(同样是英文版),感觉作者词藻华丽,是个文思泉涌的才子型作家。就猜想故事内容一定很宏大深邃。于是自然就有了“此书有阅读门槛”的敬畏之心,也为我的拖延症找到了借口。结果读下来第一反应是“就这”?当然这不是贬义,而是意犹未尽。没想到故事这么简单,而又(奇怪地)这么令人回味。

一言以蔽之,此书就是一个男人“为了爱梦一生”的故事。

古往今来,描写痴情男人的作品多不胜数,盖茨比又凭啥这么让人难以忘怀?我觉得那是因为别人所谓的“痴情”和盖茨比的纯粹一比就相形见绌。盖茨比为了爱,不惜投入一生的精力。事业逆袭,成功挤进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本是很励志的人生故事。但他不图享乐,只为爱情。不管遭受多少误解,也不在乎所爱的人有无回应或回报。他始终追寻自己的爱,坚守着心中纯粹的爱情,一如其凝望着对岸的灯塔一般执着。

尽管故事讲述者和读者都为他的结局而感到悲凉,但我想这个男人直到死之前内心还是幸福的,因为他对爱情始终抱有希望。他死时还不知道他的一生中最爱(戴西)并没有选择他,更不知道他死后她连一朵花都没有送过,更不用谈出席他的葬礼了。当然,那些受过他恩惠的人们,那些没有请帖也好意思来他的别墅彻夜狂欢的人们,在他死后也没来出席他的葬礼,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所谓人走茶凉,和你的金钱和地位其实没多大关系。人性如此罢了。

但是盖茨比即使知道了这些令人悲凉的身后事,也不会太在意吧。这正是他的“了不起”之处。“我”只为我自己而活,只为我心中的信念和希望而活,我活得纯粹、透彻、完美。我是一个”为了爱梦一生”的人。试问你们这些俗人,有几个能活到这个份上。你们凭什么可怜我?

作者的生平和盖茨比的结局一样令人唏嘘。这部代表作也是在作者死后多年才声名鹊起。这部作品也许不适合年轻读者,也许初读没有感觉。毕竟其故事平淡(尽管有些描写词藻华丽),而且是悲剧结局。但当你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再来看这本书,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感觉。人的一生很短暂,如果还要患得患失,不去追寻心中的梦,到头来会是多大的憾事啊。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做不到像盖茨比那么“了不起”,但时不时想想他的故事,也许对我们是一种有益的启发。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长久魅力所在,它所体现的价值观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