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笔记整理~

甜心雀雀HaNi
甜心雀雀HaNi @a919888248
非暴力沟通 - 评论

2022年4月28日读完打卡。因为这本书是外文翻译过来的,所以总感觉逻辑没有那么严谨和紧凑,不太符合国人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所以第一次尝试了边看书、边划线标记重点、边做思维导图的方式,发现思路果然清晰多了。

看到第三章的时候才开始做思维导图,前面两章是看完全书后回头补的,结果看完懒癌犯了哈哈哈,拖到下一本书看完了,写完书评了才来补。

这本书对我仍然启发多多,干货满满,笔记多的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本书的中心主题是非暴力沟通——通过鼓励我们区分观察和评论,认识情感的根源在于个人的需要和想法,并以建设性的语言提出明确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

  • 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做到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2.感受: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 注意:感受≠想法,感受≠判断。同时我们可以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做到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拒绝模糊的用词。

3.需要: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 注意: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因此不要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而应该直接说出需求。

4.请求: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注意点:

  •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希望他们不做什么。
  • 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
  • 需求≠感受,但也不能只提出请求,没有感受和需要,这样会让人感觉是命令或指责。
  • 请求≠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
  • 说出需求后,可以请求对方的反馈,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
  • 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对方的心情,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 如果对方给予反馈,先表达我们的感激,再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对方的心情,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 参加集体讨论时,说清楚我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反馈,清楚发言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前6章节主要讲的是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后面的章节强调了倾听他人、培养对自己的爱、充分表达自己的愤怒、无法进行沟通时,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和表达感激的重要性和方法。

5.倾听他人

  • 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不要试图分析问题,也不要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而应该努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给他人反馈:询问前,先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例如: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在作出答复前先准确地重述对方的观点。
  • 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不过” “可是” “但是”之类的词语。如果别人说“不!”,不要认为是在拒绝我们,而是耿震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发现原因。
  • 当你在倾听时,发现对话很无聊的时候,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因为如果听的人很烦,说的人一般也会觉得很无聊。而且说的人更希望对方打断,而不是假装在听。

6.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

  • 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停止自责,不用“我应该”、“不得不” “必须”等词汇反省,应专注于未满足的需要,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 我们选择做某项事的真正原因为了满足生活的乐趣,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 方法: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列出你觉得没意思,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填写“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7.充分表达自己的愤怒

  • 愤怒的原因不归咎于他人,不指责他人,避免混淆外在刺激与内在原因,找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和需要,还可以选择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 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不喜欢他们……,是因为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 表达愤怒的步骤: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2.5.先倾听他人)3.体会我们的需要。(3.5.先倾听他人)4.清晰的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纠正对方被指责的感受。

8.无法进行沟通时,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 注意这种强制力是防卫性的强制力 ,而不是惩罚性的强制力,目的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

9.表达感激

  • 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 接受别人的感激,注意倾听别人所表达的感激:我们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他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及这激发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 更加留意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 即使人们在听到感激时会感到尴尬,他们也会想听到明确的表达。

10.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

  • 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内心的挣扎,可以使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不同立场的心声。
  • 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
  •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想明白那些话背后是想传递什么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