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标签 “bbc” 的结果
-
导演: Paul King / 类型: Documentary History / 主演: Paul McGann
本部纪录片是BBC地平线系列推出的一档探索人类敏感话题“为何赤身裸体会让人感到尴尬”为话题的纪录片。裸体有错么?为什么人们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羞愧和尴尬呢?为了找寻答案,本部纪录片邀请了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参与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裸体”的测试挑战。此实验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人类是唯一进化到褪去皮毛的高等动物,那么人类是如何以及什么时候进化完成的呢?本部纪录片召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他们在不可思议的地方找寻答案,从芬兰学生的胸部毛发到微小虱子的遗传史,甚至到一只不寻常的猴子分泌出的汗液里找寻答案…… 地平线系列纪录片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一档流行并且播放已久的科学纪录片,于1964年5月2日首播,到2013年为止已有49个系列超过1100集。本系列纪录片从历史、人文、宗教、地理、设计、艺术、生物、哲学、环保、伦理等多个方面,提供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和哲学家一个可以交流他们看法和观点的平台,并将他们对世界的新看法引入到我们的日常知识中来的科教节目。
-
类型: Documentary /
Marking 40 years since Britain’s first female prime minister rocketed to power in 1979, the BBC presents the defining story of Margaret Thatcher and of the era when she dominated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landscape. How did the small town girl from Grantham, a woman who said she would not see a female Prime Minister in her own lifetime, rip us out of the post-war consensus, and the chaos of the 1970s, and hurl us towards the opportunities, individualism, wealth, inequalities, global standing and dilemmas of the present day? And how has the public memory of her life and career led to a situation where she repeatedly tops opinion polls when ordinary British people are asked to name both our worst, and our greatest, post-war leader? Through the prism of one woman’s rise and fall, this series charts the seismic social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 Vivid archive footage from the time - ranging from the violent and visceral to the intimate and unseen - will allow us both a deeply personal glimpse of this remarkable politician, and transport us to the heart of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ative events in Britain’s recent past. We will hear from those closest to her (politicians, friends, adversaries, some of the defining faces of the time) and from the citizens from every corner of Britain whose lives would be altered forever by the powerful shifts she brought about. Together their evocative, personal and revealing firsthand testimony will combine to build a multi-layered perspective, both of Thatcher herself and of a nation undergoing epoch defining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
导演: Kasia Uscinska / 类型: Documentary / 主演: Jonathan Foyle
作为建筑方面的历史学家,Jonathan Foyle博士将会带领我们攀爬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以揭开这些伟大建筑的神秘面纱。本次攀爬目标均是英国的伟大建筑! 第一集 达勒姆大教堂 英国最壮观的罗马风格的建筑,绝不会让你失望,除非你把内森尼尔霍桑激情四溢的过誉之词太当真,霍桑写到“我生平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美丽的景色,也不奢望能看到更好的了。”凭心而论,没有哪座建筑能够美到那种地步,但是,这座典型的罗马风格的安格鲁诺曼建筑还是非常壮美的。如果我们编写一个“英国最美丽的教堂”名单,它肯定榜上有名。很多组织也都对此有同感,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6年就将它列为世界遗产。 大教堂非常大,外表非常坚固漂亮,因为当初修建的目的虽然是礼敬上帝和存放圣卡斯伯特和诺森伯兰部族的进攻,这些人对纪念前到来的诺曼人并不欢迎。 教堂内部非常美观。壮丽的中殿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坚实的立柱,上面雕刻着几何图案。达勒姆大教堂是欧洲第一座拥有石头拱弯穹顶的教堂,这样的拱弯支撑着沉重的石顶,使修建横向的尖拱成为可能。这在整个英国都是首次出现,也是一项伟大的建筑成就。 第二集 林肯大教堂 林肯大教堂(Lincoln cathedral)是罗曼式与哥特式建筑,在1300年—1549年曾是世界最高的大楼。林肯大教堂也是英格兰最大的教堂之一,其中很多现存的建筑物可以追溯到十三、十四世纪。林肯博物馆陈列了200年以来的历史,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此外,还有很有名的Usher画廊,收藏了很多绘画作品,Tennyson的纪念作品,钱币和手表等等。 林肯大教堂本身全部由磨岩的石块砌成,由于年代的久远,表面已呈黑色,更显庄严古朴。进入教堂,中厅穹顶金碧辉煌令人目炫,堂内陈列的历史文物和所有的金工、石工、木工都可谓巧天工。 没有了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在容入了大不列颠自己的民族风格之后,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轻快的线条和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拱形壁,修长的立柱。特别是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窗户,全部装上了色彩绚丽的镶花玻璃,在阳光的映射下,五彩缤纷,华美异常。停步于其下给人造成一种向上升华,直至天国的神秘幻觉。就连供信徒到此就座的长坐凳也全部都用极厚的巨木制成,经过千年的使用,露出发光的木纹。 第三集 卡纳芬城堡 卡纳芬是一个中世纪风情浓郁的城堡,中世纪时全城为高耸而坚实的城墙所包围,巨型卡纳芬城堡就位于城镇的西部。卡纳芬城堡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原有诺曼人城堡基础上改建成的威尔士最著名、最宏伟的城堡。英国的第一位威尔士亲王就诞生在卡纳芬城堡,现任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母亲也是在此为他举行了“威尔士亲王”的受封仪式。传授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后,因为威尔士亲王已经在战争中被杀,所以勉强屈服的威尔士贵族想爱德华一世要求必须为他们安排一位出生在威尔士,并且不懂英语的人做亲王,才能让威尔士人完全臣服。此时恰逢随军远征的王后在卡纳芬生下了一位王子,但威尔士人还不知道此事,所以这位王子也就成为爱德华一世心目中的最佳亲王人选,他就是后来的爱德华二世。20世纪在卡纳芬城堡受封的王子共有两位,一位是爱德华八世,一位是1969年受封的查尔斯王子,当时的受封仪式通过电视转播,共吸引了约5亿观众收看。 如今褪去了戾气的卡纳芬城堡又成为威尔士风景秀美的最好注脚,与它周围的护城河相互映衬。夕阳下,高大的蜜黄色身影倒映在水中反倒给人一种阴柔的顾影自怜的感觉。 第四集 牛津新学院 赫特福德学院以东不远就是如同堡垒一般的新学院。虽然叫做新学院,其实它建于1379年。学院创建者是一位温彻斯特主教,所以在1854年前只接受来自温彻斯特的学生。 公元1348年的黑死病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其中也包括许多教职人员,为了让教育能延续不绝。为了补充教职人员的不足,温彻斯特主教在牛津创立了新学院,培养传道士和牧师。 第五集 Layer Marney Tower 详见维基百科 第六集 童话城堡--伯利庄园(伯利别墅) 位于林肯郡斯坦福德(STAMFORD)镇附近。 说到Burghley House,就不能不先介绍一下伊丽莎白一世的重臣威廉.塞西尔(William. Cecil)。公元1558年,25岁的伊丽莎白在经历了生死磨难后,终于登上了英王的宝座。女王从她的姐姐血腥玛丽手中继承的王国前景并不乐观,事实上,多年的宗教冲突和战争,已使英格兰陷入赤贫。1558年11月17日,伊丽莎白.都铎戴上了玛丽的王者之戒,跪在哈特菲尔德堡那棵象征着国家的强壮和坚韧的古老橡树下宣誓:“在我们眼中将出现一个神奇的帝国。” 登基不到24小时,行为果断的女王就成立了自己的枢密院,任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出身的威廉.塞西尔为首席大臣。并于11月20日,女王在哈特菲尔德第一次公开发表演说时,清楚地阐明了对威廉•塞西尔的信任和期盼: “我授权给你,由你来组建枢密院,你要尽心尽职地为我和国家服务。你要谨记我的告诫:永远不要接受任何人的贿赂,要永远忠于国家,不断给我提出忠告,永远不要逢迎。如果有任何秘密需要我本人知道,随时禀报。我在这里向你发誓,我一定会恪守诺言,尊重所赋予你的权力。” 威廉.塞西尔没有辜负女王的重托,他办事谨慎、忠心耿耿,在1572~1598年,任首席大臣的同时,又担任财政大臣,不但民生改善,政府也财力增强,足以应付各种挑战。女王在1571年封他为伯利勋爵,并尊称塞西尔为“气魄爵士”(Sir Spirit)。塞西尔辅弼四十年,到老请辞,伊莉莎白一世对他的回答是:“当你不在身边,这种日子我也不想活得太久。”在他死后,长子托马斯•塞西尔继承爵位,次子罗伯特•塞西尔成为了伊丽莎白晚年最亲密的顾问。女王去世后,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即位为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罗伯特又成为詹姆士一世的首席顾问和财政大臣。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44年,铸就了一个统一、强大的英格兰,也成就了英国历史上的“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这期间威廉.塞西尔忠心辅佐40年的功不可没。 Burghley House(伯利府)就是威廉.塞西尔亲自设计并建造的家族城堡,威廉在世时没有建完,由其子孙接手,随着塞西尔家族的地位和财富越来越显赫,豪宅的设计方案也随之变得更加雄伟和奢华。经历了几十年的扩建和维修,才得以竣工。伯利府见证了塞西尔家族的兴旺和勃勃雄心,彰显了17世纪拥有财富和权力的英国贵族全盛时期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一个显赫家族,会建出什么样的住宅呢?已经见识过了不少的贵族古堡,我在心里为即将看到的庄园画像,那该是一栋威严、气派、对称、庄重的建筑吧。汽车在典型的英式碧野中飞驶,当伯利府的伊丽莎白式哥特建筑的尖塔在天幕下出现时,我还是不禁倒吸了一大口气,被这一组建筑的宏伟气势所震撼。 这栋庞大的住宅,不知为什么,却给我一种活泼、跳跃的感觉,完全没有“国之重臣”府邸的威严。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数不清的高高低低的塔楼和塔尖上飘扬的小旗,向人彰显一种哥特式的奔放和灵气,那份优雅,那种动感,都让人想起迪斯尼乐园和童话中的城堡。 第七集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坐落于英国伦敦,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纽盖特街与纽钱吉街交角处,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它模仿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圣保罗教堂另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目前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上书“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 第八集 布莱尼姆宫 布莱尼姆宫位于伍德斯托克,是英国园林的经典之作。它将田园景色、园林和庭院融为一体,显示出卓越超群的风范。1988年,这座官邸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九集 克利夫顿悬索桥 位于英国西南部最大城市布里斯托尔,该桥由著名工程师布鲁内尔(Brunel)设计,高达75米,跨越布里斯托的埃文峡谷(Avon Gorge)。桥体优雅迷人,带有古代埃及建筑结构的特色,吸引了无数游人的目光。 第十集 圣潘克拉斯火车站 2007年11月14日,一列“欧洲之星”列车徐徐从伦敦的圣潘克拉斯火车站驶往巴黎。至此,这个耗资8亿英镑、历时十几年修建的车站成了“欧洲之星”的新起点。从此,从伦敦到巴黎乘坐火车只需2小时15分钟。 “年轻绅士”与“老年贵妇” 其实,圣潘克拉斯火车站原本就是伦敦的一个重要火车站,始建于130多年前,是伦敦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新火车站是在老火车站的基础上翻建而成的,其外表仍保留了庄严的哥特式风格。充满历史感的砖红墙仍然是这座建筑的主体,墙面和廊柱上很多残破的地方都经过了精心修补。 直到走进车站大厅,才算看到了21世纪的风采。设计师显然难以“找平”这130多年的“时差”,于是他放弃了对“和谐”的追求,转而处处强调“对比”。 大厅里的通透明亮则一反哥特式建筑的阴沉与威严,那是因为大厅顶部采用了钢化玻璃穹顶,旅客们可以时常沐浴在明亮的日光中。 大厅内巨大的钢铁支架顶天立地,它支撑着斑驳的红墙,就像一位年轻强健的绅士搀扶着一位老迈却风韵犹存的贵妇。 大厅一楼南端西侧是“欧洲之星”列车的售票处,在这里设计师将对比的手法用到了极致。 玻璃大门后面有一道砖砌的拱型门洞,乍一看像是酒窖的入口。穿过“酒窖入口”,里面的墙壁更是“赤裸裸”地露着红砖和水泥,粗糙得一如马厩或是库房。 与此同时,钢化玻璃与铝合金搭成的柜台、仿真皮的沙发、电子取票机(乘客通过网络或电话订票,上车前在此取票)、自动翻转的广告灯箱,都在提醒人们,这里的“不修边幅”是刻意雕琢出来的。 顺电梯上二楼,“欧洲之星”列车的站台就在东侧。站台被一条长达93米的香槟酒廊所占据,一列“欧洲之星”列车正停靠在那里。 诗人拯救的火车站 走过酒廊,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先生”吸引着众人的关注。他身穿一件过时的风雨衣,右手提着一只袋子,左手举过头顶捂着自己的毡帽。此时他正抬起头来,满脸惊讶地仰望着大厅的穹顶。 这是一尊雕像,底座写着他的名字:约翰•本特杰曼。 约翰•本特杰曼是英国著名诗人。上世纪60年代,是他最先注意到了圣潘克拉斯火车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圣潘克拉斯火车站成为敌军轰炸的目标,火车站受到了重创。 战后,本特杰曼呼吁政府拨款重新修复圣潘克拉斯火车站。但当时,英国正在急切地追赶现代化的步伐,本特杰曼不合时宜的怀旧受到嘲讽,他只能眼看着圣潘克拉斯火车站以惊人的速度破败下去。 1994年,“欧洲之星”列车将始发站设在了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一座火车站,然而这里并不是一个能够直达海底隧道的地点,于是专家们开始搜寻新的理想目标。 在许多方案被否定之后,圣潘克拉斯火车站重新进入了专家们的视野。而此时,约翰•本特杰曼已去世10年,他当年孤独的呐喊终于得到了积极回应。 第十一集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成立于1845年,是英国最古老的,也是现存为数不多的独立艺术院校之一。学院下属3个学院,分别为设计学院、美术学院以及麦金托什建筑学院。历史与评论研究系主要承担艺术和设计本科程度的教学,数字设计工作室除了负责最新的研究生科研外,还开设二维、三维动画的研究生课程。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格拉斯哥艺术学院(GSA)一直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成功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作为教学目标。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其对格拉斯哥与苏格兰及其以外地区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士和各行业所发挥的作用,吸引了大量的学生,他们代表着一个崭露头角的国际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群体。 学院与全球80多所合作院校签有学生交换协议,是全英国学生退学率最低的学院之一。 学院是1600多名学生的家园。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习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位的各种艺术、设计、建筑及相关专业的课程。学院中大约15%的学生是国际学生,他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中国、日本、韩国、挪威、俄罗斯、新加坡和美国。总的来说,格拉斯哥的学生来自60多个国家。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毕业生活跃在许多世界知名的公司,如福斯特建筑师事务所、理查德•罗杰斯建筑公司、IBM、美洲虎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诺基亚和爱立信等。还有一些毕业生加盟了阿玛尼、范思哲和唐娜卡伦等国际设计机构。不少美术专业的毕业生继续从事着艺术创作。阿利森•瓦特、珍妮•萨维尔、克里斯廷•博兰、阿德里安•维斯纽斯基以及特纳奖获得者道格拉斯•戈登和贝克奖得主罗德里克•布坎男、托比•佩特森和罗莎林德•纳沙希比等都是近年来的毕业生。像其他艺术院校一样,学院也培养了“特拉维斯”、“没有楼宇的生活”、 “汤龙”及弗兰兹-斐德南得乐队等自己的摇滚乐队和演员罗比•科尔特林。 学院的绝大多数教职人员不仅是教师,还是各自领域内享有国际盛誉的艺术家。比如美术摄影家托马斯•乔舒亚•库珀教授,2003年在洛杉矶举办了盛大的摄影作品回顾展;2005年3月,珠宝大师杰克•坎宁安策划了当代重要欧洲珠宝师作品展。而雅基•帕里是欧洲一流的印刷和造纸专家。 为了满足国际学生留学期间,特别是入学初期的特殊需求,学院成立了一个教职工网络,为解决国际学生的一些特殊问题提供帮助。学院就福利、住宿、财务等问题接受学生的咨询,提供专业建议。 学院的所有学位课程都得到了格拉斯哥大学的认可。该院的学生可以查阅格拉斯哥大学图书馆的书籍;并可以用最低的费用使用格拉斯哥大学的体育和休闲娱乐设施。 第十二集 皇家利物大厦 皇家利物大厦(Royal Liver Building)是英国利物浦的一座一级登录建筑(listed building)。它座落在码头顶(Pier Head)地区,连同毗邻的丘纳德大厦(Cunard Building)和利物浦港务大厦(Port of Liverpool Building)这三座临水建筑,一起被称为利物浦的“三女神”。它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遗产海上商业城市利物浦的组成部分。 这座建筑启用于1911年,由皇家利物保险(Royal Liver Assurance)集团建造,该公司在1850年成立。皇家利物大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楼之一,高约90米,直到1965年兴建圣约翰灯塔之前,一直是该市的最高建筑。 今天,皇家利物大厦是在利物浦最知名的地标之一,有两只传说中的利物鸟(Liver Bird)俯瞰着城市和大海。传说如果这两只鸟飞走,那么城市将不复存在。 第十三集 考文垂大教堂 考文垂教堂是考文垂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修建于14世纪的原教堂在二战中被德国空袭所摧毁,只剩下外墙和尖顶。新的考文垂教堂开放于1962年,坐落在老教堂的遗址旁边。由巴兹尔-斯宾思(Basil Spence)设计,内部装饰有名为“光辉耶稣”的大型挂毯,那是现代派艺术家格雷厄姆-萨瑟兰(Graham Sutherland)的织锦作品。另外一个比较著名的雕塑作品为“圣迈克尔和恶魔”铜像,由雅各布-埃伯斯坦(Jacob Epstein)设计。本杰明-布雷顿(Benjamin Britten)则为新教堂的开放创作了歌曲“战争挽歌”。 第十四集 瑞士再保险塔 瑞士再保险塔是伦敦的摩天大楼,通过自然通风,使用节能照明设备,采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设备等方式来节能。这样的节能方式使摩天大楼比普通的办公大楼要节省50%的能源损耗。同时,它也是由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建造而成。 ▲年份:2004年 ▲高度:179.8米 ▲楼层:50层 ▲用途:办公楼 ▲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 Ken Shuttleworth ▲设计规划:英国奥雅纳(Arup)公司。该公司承接了很多中国项目,仅在北京就有奥林 匹克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和中央电视台新总部等。 ▲地址:14-34 St. Mary Axe, London ENG United Kingdom ▲奖项:2004年英国史特灵奖(Stirling Prize) ▲官方名称:30 St. Mary Axe 圣玛丽斧街30号 ▲业主名称:Swiss Re’s London Headquarters 瑞士再保险公司伦敦总部(该公司其实只占用了该房子的2-15楼,其余的20来层用于出租,目前还有相当部分尚未租出) ▲通称:Swiss Re Tower 瑞士再保险塔(一般也称作瑞士再保险大厦) ▲绰号:Gherkin “色情小黄瓜”或“腌黄瓜”;“子弹头” 第十五集 帝国战争博物馆 位于英国曼切斯特 建成: 2001年 启用:2002年 总面积:9000平方米 净面积:6500平方米 这是德国柏林的建筑大师丹尼尔?李布斯(Daniel Libeskind)在英国的第一个建筑。该博物馆已受经到全世界的广泛称赞。博物馆建筑由三个联锁着的碎片集合组成,象征宽大弯曲的地球碎片构成博物馆空间,视觉上给人的印象就象是三个碎片相互冲撞挤压。坦率地表征着俗世中的冲突和战争。整个结构基于地球的几何学特征,甚至于主要画廊的地板也是球形的。建筑给人的效果是迷幻般的精彩绝伦。 建筑整个几乎被金属覆盖,5000平方米刨光过的铝包着屋顶,6880米长的标准预制铝板复合墙面.>布罗德瑞克结构公司(Broderick Structures Ltd)制作3D电脑模型来掌控复杂的几何结构包括一些屋顶细部等。 帝国战争博国馆北馆表现出来的在二十一世纪已形成的矛盾冲突在未来仍会延续下去。这个建筑无论是在新旧的文化、重建、技能和设计上都有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建筑师。1946年出生于波兰,现在是美国公民。1994年起任教于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德国在册建筑师BDA,1999年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柏林犹太人纪念馆获德国建筑年度奖。今年又获日本广岛第五届艺术奖,并于7月28日到10月20日在广岛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作品。 “帝国战争博物馆”大癯口处,放置着那尊曾安装在英国海军最先进皇家伊丽莎白军舰上的巨型大炮.这尊造于一九一四年的大炮,重达一百吨,射程约为六十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在这尊大炮旁边,还摆放着几枚巨型炮弹.走进馆内,可以参观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武器,以及参战经过的描述.此外还有有关太平洋战争的珍贵图片.管内展示了各种有关战争的武器和资料,包括英国和美国空军的战斗机。
-
导演: Naomi Austin /
此次BBC地平线系列推出的这档颠覆我们固有经验“眼见为实”的纪录片,将邀您一起进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幻觉”世界。我们平日里所看见的“真相”,其实不过是欺骗我们的错觉。本片将向你展示如何通过改变食物的颜色来欺骗你的味觉,你的视觉是如何影响你的听觉等等。科学家们正试图创建一个全新的方式、方法,来研究我们的感官之间的相互影响,揭开愚弄我们感观的真相。 地平线系列纪录片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一档流行并且播放已久的科学纪录片,于1964年5月2日首播,到2013年为止已有49个系列超过1100集。本系列纪录片从历史、人文、宗教、地理、设计、艺术、生物、哲学、环保、伦理等多个方面,提供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和哲学家一个可以交流他们看法和观点的平台,并将他们对世界的新看法引入到我们的日常知识中来的科教节目。
-
类型: Documentary /
D-麦角酸二乙胺,即麦角二乙酰胺,普遍被称为LSD,是一种强大的半人工致幻剂。LSD的一次典型剂量只有100微克,相当於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LSD会造成持续6到12个小时的感官、感觉、记忆和自我意识的强烈化与变化。另外,LSD通常会产生一些视觉效果,比如会动的几何图形、物体移动的「残迹」、和光辉的色彩等。LSD通常不会产生严格定义下的幻觉,而是一些幻影和生动如白日梦般的幻想。如果集中力比较高的话,则可以造成感觉相连症(synaesthesia)。LSD是从麦角酸中合成出来,并且对氧气、紫外线与氯很敏感,尤其是在液态的时候。纯的LSD无色、无气味,味道是苦的。LSD典型上是口服,通常是以某种吸取物质,比如说吸墨纸、方糖或明胶,吸取LSD后将该吸取物放入口中,不过也有可能够过食物或饮料来服用。所有的这些服用方法中,LSD都是无味的。 LSD这三个英文字母是该化合物的德文Lysergsäure-diäthylamid的简写而来。它是在1938年由一位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博士,於巴塞尔的桑多兹实验室(Sandoz Laboratories)进行一个有关麦角硷类複合物的大型研究计画时,第一次合成出来的。LSD的精神转换效果则一直要到霍夫曼於5年之后的1943年回到化学研究中才发现的。他在一次意外的接触中透过皮肤吸收了微量的LSD而发现的,并使他继续在他自己身上试验LSD的精神效果。 直到1966年为止,LSD和psilocybin都是由桑多兹实验室免费提供给有兴趣的科学家。精神病学家使用这些化合物来得到对精神分裂症一个比较好的亲身体验,是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行为。许多临床实验在研究关於把LSD使用於精神治疗的可能性,普遍都得到非常正面的结果。LSD的首度大眾娱乐化,是在1950年代期间流行於一小群心理健康专家(比如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和一些政治和社会上的重要人士之间,如亨利·路斯(Henry Luce)。 冷战时代的情报部门对於将LSD用在审问和心理控制上,以及在大规模的社交工程(请见反文化)上,拥有高度的兴趣。美国中央情报局对LSD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绝大部分都被销毁了。 一些心理健康专家,比如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提莫西·李瑞(Timothy Leary)博士和理察·艾尔帕(Richard Alpert)博士(后来以拉姆·达斯Ram Dass闻名),相信LSD有可以做为精神成长工具的潜力。他们被传统心理学术圈开除,并且在1960年代的嬉皮运动中成为反文化的精神导师,将LSD的使用扩展到更广大的群眾。当LSD与反文化和嬉皮的关係变得越来越密切时,它在1967年被美国政府禁止。美国政府进行了庞大的宣传工作来妖魔化这个药物,通常是在学校的反毒教育中传佈有关其药效的明显错误资讯。LSD在美国的使用於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下滑,可能就是这些计画造成的结果。 在1990年代,LSD於瑞舞次文化中受到欢迎。在美国药品管制局有史以来最大一宗的LSD查缉案后,美国LSD的使用大约在2000年急剧下滑。美国药品管制局逮捕了两名化学家,并声称他们製造了美国与许多欧洲地区LSD供应量的95%。 从1967年开始,在黑市和大量需求的支持下,LSD的地下娱乐性和治疗性使用开始在一些国家继续。对LSD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合法的科学实验也不时进行,但很少涉及人类主体。 LSD按重量而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毒品之一.从试验者的体验和药物学方法(例如受体结合实验,receptor binding assays) 都发现LSD比psilocybin 和psilocin要强100倍, 比mescaline 强4000倍. LSD的剂量以微克(百万分之一克)为单位.相对而言几乎所有其他的药/毒品都以毫克(千分之一克)为单位. 通常LSD 的致幻剂量为25微克, 且其药效随剂量增加而显着加强. 90年代末, 美国缉毒警察缴获的LSD 每支大约20-80微克. 60年代时一般有300微克以上. 常用LSD的人的可达剂量 1200微克, 但是如此高的剂量可能会不愉快的生理/心理反应. LSD 的致死剂量 (LD50)为200-1000微克/千克体重, 但迄今为止尚未有LSD过量致死的报道.但是有一个可疑LSD过量致死的报道, 死者用静脉注射的方法使用了三分之一克的LSD (330毫克, 330,000微克). 这相当于3000倍的通常口服剂量. LSD是迷幻性最强的药。 服用可能导致逼真幻觉、时空幻觉。 长期服用可能有旅行片段。
-
导演: Yavar Abbas / 类型: Documentary /
s part of the Dangerous Pleasures season, this three-part series looks at the biological process behind thre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recreational drugs - cannabis, cocaine and ecstasy. Using groundbreaking CGI this episode follows the effect of ecstasy on the human bod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ecstasy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notorious drugs. No other illegal substance has had such an effect on fashion, music and how we party. This film follows two recreational ecstasy users over one night .Through graphic effects the viewer is taken on a journey deep inside the human body and the programme explains exactly how this powerful substance takes effect on the user's vital organs. Through the tour of the human body, we learn about the fascinating and often surprising scientific reasons for how these drugs work and also the damage they can cause. The programme features interviews with toxicologists, neuro-scientists and medical pharmacologists who explain what actually happens in your body when you indulge, exploding a few myths in the process. With access to cutting edge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e find out how ecstasy creates empathy in the user and how this could one day lead to the drug being used as a life-saving prescription medicine for use in therapy. The series also follows young people who use drugs recreationally and interviews former users who tell their cautionary tales. Whilst ecstasy is an enjoyable high for some, there are those for whom ecstasy is agony and the film tells their story too - a young woman who had to have a liver transplant after using the drug and a father whose 18-year-old daughter died from drinking too much water after taking ecstasy. Part of the Dangerous Pleasures season on BBC Three.
-
类型: Documentary / 主演: Howard Goodall
Howard Goodall traces the story of music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modern day.
-
类型: Documentary / 主演: Andrew Graham-Dixon Giorgio Locatelli
Art critic Andrew Graham-Dixon teams up with chef Giorgio Locatelli to embark on a journey around Sicily
-
导演: Ian Lorimer / 类型: Music / 主演: 西蒙·阿姆斯特尔 菲尔·朱比图 比尔·贝利 诺尔·费丁
A comedy trivia quiz based around pop music, originally hosted by Mark Lamarr up to October 2006, currently hosted by Simon Amstell. Te am captains Phil Jupitus and Bill Bailey (who replaced Sean Hughes in May 2002) are joined each week by different music stars. Popular rounds include one where team members have to identify song intros hummed to them and another where a bygone music star has to be picked out of a line-up of lookalikes. • Season 21 Episode # Air Date# Guests 21-01 15/Nov/07 Kimberly Stewart, Joel Pott, Lethal Bizzle, Jessica Stevenson 21-02 22/Nov/07 David Cross, Jermaine Jackson, Ryan Jarman, Katy Brand 21-03 29/Nov/07 Dappy, Keith Chegwin, Tahita Bulmer, Rich Fulcher 21-04 06/Dec/07 Roy Stride, Bobby Davro, Kristen Schaal, Richard Fleeshman 21-05 13/Dec/07 Kevin Eldon, Patrick Wolf, Irwin Sparkes, Miquita Oliver 21-06 20/Dec/07 Vic Reeves, Myleene Klass, Matt Bowman, Mark Ronson 21-07 03/Jan/08 Matt Horne, Martin Freeman, Antony Costa, Kate Nash 21-08 10/Jan/08 KT Tunstall, Lauren Laverne, Jeremy Edwards, Jon McClure 21-09 17/Jan/08 Christopher Biggins, Robyn, Mark Watson, Sam Duckworth 21-10 24/Jan/08 Sophie Ellis Bextor, James Lance, Yannis, Tim Minchin 21-11 31/Jan/08 Joe Goddard, Chris O'Dowd, James Nesbitt, Lightspeed Champion 21-12 07/Feb/08 Jamelia, David O'Doherty, Moby, Dale Winton
-
类型: Documentary History / 主演: 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
Art critic Andrew Graham-Dixon visits a new exhibition at the Fitzwilliam Museum, Cambridge, which contains a treasure trove of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illuminated manuscripts. Germaine Greer joins the modern-day illustrator Quentin Blake to consider the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power of these beautiful medieval masterpieces, and to assess their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art and book production.
-
类型: Documentary / 主演: Adam Hart-Davis
《古罗马人》是BBC2的一个6 x 30的系列纪录片。Adam Hart-Davis 将和我们一同探讨古罗马人对于现在的生活的影响,从乳罩到桥,从排序法到餐桌上的刀叉,从混凝土结构到避孕套,古罗马人带给英国人的发明和创新改变了他们的建筑风格及生活的方式。在他们逗留的近400年间,他们建造了三十座城镇,留下了迷人的复杂的技术。 Programme 1: 奢华的生活 Programme 2: 入侵 Programme 3: 城镇和乡村 Programme 4: 帝国之动脉 Programme 5: 帝国的优势 Programme 6: 那个时代的高峰
-
导演: BBC / 类型: Documentary History / 主演: Mark Halliley Simon Gregor Malcolm Scates
EP01 THE VANISHED CITY OF THE PHARAOH 皮拉美西斯(Piramesse),古埃及首都,由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the Great)于3000年前建成。当这座失落的城市被发现时,考古学家感觉相当困惑,因为拉美西斯二世根本不可能在此处建城。本片重现了古埃及以及早期考古学家活动的场景,让我们跟随现代考古学家Manfred Bietak与Edgar Pusch的脚步,看他们如何解释皮拉美西斯消失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数千年后它会出现在错误的地方。 EP02 THE CURSED VALLEY OF THE PYRAMIDS 在秘鲁北部兰巴耶克(Lambeyeque)山谷中,有将近250座用泥砖兴建的金字塔。很久以前兰巴耶克人存在着莫明的恐惧,他们认为建造金字塔是他们存活的关键。在一座名为Tucume的城市中,26座金字塔并排耸立,这是这个文明消失以前最后建造的金字塔,也是整个文明的顶峰。 是什么样的恐惧让这里的人们建造了如此多的金字塔,它们有什么样的功用,为什么整个文明突然之间消失?考古学家在废墟中发现了大量活祭的牺牲者,跟随这些线索,Tucume城的黑暗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 EP03 THE DARK LORDS OF HATTUSHA 赫梯(Hittite)是位于小亚细亚的文明古国,崛起于公元前2000年,最初是由讲赫梯语的赫梯人和迁来的讲涅西特语的涅西特人组成。公元前15世纪末至前13世纪中叶的新王国时期是赫梯王国最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编制了《赫梯法典》。在国王苏庇路里乌玛一世统治时期,赫梯摧毁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攻占了米坦尼王国的首都瓦努坎尼,扶持了傀儡国王。他自己的儿子也成为其他一些小国的国王。 赫梯在新王国时期在叙利亚同埃及进行了争霸战争。霍连姆赫布、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这些埃及第19王朝前期的法老们同赫梯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交战双方在卡德什(Kadesh)战役中受到惨重损失。在赫梯新王哈图西里二世执政时,赫梯同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在公元前1283年缔结了和约。公元前1246年,国王哈图西里三世采取和亲政策,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埃及的拉美西斯法老。后来发现于埃及卡纳克庙宇墙上的一幅雕刻,就描绘了当时埃及法老迎娶赫梯公主的情景。 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王国亦被其肢解。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1834年,法国人查里·特克思尔发现了消失已久的赫梯王国首都汉梯沙(Hattusha)。如今考古学家已经从这里发掘出许多遗迹,包括坚固的城墙、秘密隧道、神庙、宫殿、一座大型的仿金字塔建筑以及古代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本片重现了失落的赫梯王国,讲述赫梯王国兴起至毁灭的全过程。
-
导演: Mick Jackson / 类型: Documentary History / 主演: James Burke
James Burke主持制作的Connections系列科学历史系列片在1979年播出时,获得了当时历史上最高的纪录片收视率。此后在90年代和近年又制作了Connections 2和3,同样得到观众和评论界的好评。Connections系列采用侦探小说的手法,以人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科学、技术现象和产品为对象,追根溯源顺藤摸瓜,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以极富趣味性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激发观众对当代科学技术背后的一切进行思索,在思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方面都是科普领域不可多得的精品杰作。
-
导演: Vladimír Drha / 主演: Jirí Stepnicka Dagmar Bláhová Katerina Burianová Václav Helsus Jan Malér
Architektu Václavu Holarovi se právě přehoupla padesátka. Má ženu, práci, odrostlého syna. Je poměrně dobře situovaný a poměrně úspěšný. Život se mu celkem vydařil - a tak je poměrně spokojený. Vše plyne v jasných, lety zkušeností dobře vytyčených kolejích. Vše si už umí představit, se vším počítá. Jen s Emilií ne. Je mladá a jemu se zdá i hezká. Fuj, je to tak banální - zná to. Nic dobrého z toho nekouká. Hlavně aby se nic nestalo! Pak by se totiž mohl dozvědět věci, které se dozvědět nechce, protože by k nim musel zaujmout určitý postoj a vyvodit z něj důsledky - a to je nepohodlné... Pak by se totiž mohly udát věci, po kterých netouží, protože by to pro něj mohlo být bolestivé, a co víc, mohl by v jejich světle - nedej bože - vypadat směšně(oficiální text distributora)
-
类型: Documentary /
穿越热带沼泽、冰河期和失传已久的古文明,节目将进行一趟不可思议的旅程,体验丰富多彩、高潮迭起的欧洲大陆传说。 这趟动人心弦的壮阔史诗之旅,将带领你回到远古时代,展现令人惊叹的独特世界。大陆板块的剧烈冲撞和火山爆发曾使它天摇地动,它还曾经遭到大海吞没,也曾变成炙风吹袭的一片荒漠,不断地受到时间、自然力量和生态变化的刻凿雕塑。 到远古佛罗伦萨的侏罗纪公园一游,见识变得像撒哈拉沙漠般的圣彼得堡,探访隐没在葱郁原始雨林中的巴黎和柏林...探索这些陌生又熟悉的自然恢宏遗迹如何永续存留下来。 欧洲自然写真融合了先进动画科技重建,以及跨越时空的空中景观摄影,将这套让人惊心动魄的自然演进史节目完美的呈现在你眼前,保证让你看得惊叹不已,大呼过瘾! 第一集:肇始之初 第二集:冰原大地 第三集:征服自然 第四集:全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