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标签 “300” 的结果
-
/ 2013年5月 /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 翻译: 陶玉平 / 原名: 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 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等待。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我写了九遍,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无懈可击的,可以面对任何敌人。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在问世之前就已经被我自己超越了。事实上,我认为我最好的作品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加西亚•马尔克斯 ★《没有人给 他写信的上校》是一部完美杰作。——《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齐名。马尔克斯自认《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艺术成就要超越《百年孤独》。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讲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上校,五十六年来一直等待退伍金的绝望生活。这位著名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被誉为“20世纪小说中最难忘的人物”,小说结尾也被誉为“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完美的一段”。
-
/ 2005年5月 / [德] 帕·聚斯金德 / 翻译: 李清华 / 副标题: 一个谋杀犯的故事 / 原名: Das Parfum. Die Geschichte eines Mörders
小说叙述一个奇才怪杰谋杀了26个少女的故事。其中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对格雷诺耶来说,每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是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钟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这本书不是一部通俗的惊险小说,而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幻想,离意深刻的严肃作品;自1985年出版以来,始终高居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已被译成30余种文字。
-
/ 2015年3月 / 加西亚·马尔克斯 / 翻译: 轩乐 / 原名: Memoria de mis putas tristes
一个老记者为了庆祝自己的九十岁生日,给妓院老鸨打电话,要找一个处女过夜。他信誓旦旦要重温旧年激情,但不知为何,当真正面对少女时却无动于衷。更荒唐的是,他发现自己疯狂爱上了她。 在这个沉睡的美人儿面前,他回忆起自己一生的风流与荒唐,历历在目的情欲与混乱之爱的轨迹,拼图成了他的一生:堕落而孤独。
-
/ 2007年10月 / [墨西哥]胡安·鲁尔福 / 翻译: 屠孟超 / 原名: Pedro Paramo
本书是胡安·鲁尔福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不仅立意深刻,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富有新意,迄今仍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的巅峰小说之一”,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作者因此被誉为“拉丁美洲新小说的先驱”,1970年获墨西哥国家文学奖,198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王子文学奖。在本书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为人狡诈、残忍,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的庄园主形象。 作者完全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来描述自己的故事,绝对是一种自信,因为鲁尔福相信生活本身就浸透着历史与哲学。鲁尔福日常口语般的笔调看似漫不经心,其实里边深埋着拐弯抹角的地方,通过梦幻与暗喻,意识流与时空交错,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打散又重新拼镶。这样,历史的线索在读者脑子里错宗出模糊了。
-
/ 2012年1月 / [美] 迈克尔·坎宁安 / 翻译: 王家湘 / 原名: The Hours
弗吉尼亚•伍尔夫,受严重的精神衰弱症影响,正在构思她的新作《达洛维夫人》; 克拉丽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纽约的出版编辑,被诗人好友托马斯称为“达洛维夫人”,她为托马斯举办了一场晚会,当晚却目睹了托马斯跳楼自杀; 布朗太太,二战后住在加州的家庭主妇,《达洛维夫人》的读者,渴 望摆脱索然寡味的生活。 三个女人的一天,构织成一部关于人的失落、绝望、恐惧、憧憬和爱的作品。坎宁安凭借三人之间的微妙联系,将三个时代的并置于同一时间维度里,通过平行叙述来思考女性的价值、生活的本质。 ———————————————————— 一位美国作家展现美国生活的杰作。——普利策奖颁奖词 丰富、优美的场景相互连接……这是一部精湛的成功之作。这本书另一个巨大的成功还在于,他让读者相信,深刻共享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是可能的,文学能向人们展示如何生活,以及应该向生活要求些什么。——《出版人周刊》 《时时刻刻》是一本能提升境界的书,坎宁安的写作精彩绝伦。——《星期日独立报》 引人入胜,充满想象力和人性的关怀。——《观察者》
-
/ 1993年2月 / [日] 新渡户稻造 / 翻译: 张俊彦
《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正因为如此,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在我国的日本研究正深入到探讨日本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对当代日本的影响之时,相信把这本颇享盛名的著作译为中文以飨读者,或许不无意义。自然,由于本书是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写出来的,其中有些观点不免有过时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所限,有些观点也很值得商榷。这是希望读者们注意的。
-
/ 2011年2月 / [美] 道格拉斯·斯通 , 布鲁斯·佩顿 , 希拉·汉 / 翻译: 王甜甜 / 原名: Difficult Conversation: How to Discuss what Matters Most
道歉;客户迟疑不定;供货商百般刁难;突发的公共关系危机;想让别人帮忙,却难以启齿……教你破解潜藏在高难度谈话中的隐形结构,剖析高难度谈话的三个层次:“发生了什么”对话;情绪对话;自我认知对话。 突破谈话瓶颈,实现完美沟通。 此刻的谈话是如此艰难,但是总会在你毫无准备时不期而至,是面对还是逃避?是的,除了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曾在南非种族隔离前夜和1980年伊拉克人质事件中参与谈判的美国沟通专家道格拉斯•斯通(Douglas Stone)与闻名世界的“哈佛谈判小组”成员经过15年的潜心研究、数千次的专业咨询,锤炼出破解顶级沟通难题的有力武器——跨越沟通中的最高峰即 “高难度谈话”的哈佛谈话术。 在这本《纽约时报》排行榜的经典畅销书中,你将会通过丰富且极其生活化的案例一步步地学到: ●如何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开始一场高难度对话 ●如何把握高难度谈话的“弦外之音” ●面对正面攻击和指控时如何回应 ●破解潜藏在每一次高难度谈话中的隐形结构 当你突破了沟通中的最艰难时刻,还惧怕什么谈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