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标签 “Art” 的结果
阿基里斯与龟 (2008) [电影] 豆瓣
アキレスと亀
7.7分(123人) 导演: 北野武 主演: 北野武樋口可南子
又名: 画狂师(港)Akiresu to kameAchilles and the tortoise
富商之子仓持真知寿(吉岡澪皇 饰)从少年时代便痴迷绘画,随着父亲企业的破产,父母相继自杀,真知寿的童年也变得一片黯淡。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放弃成为画家的梦想。时光流转,转眼长成青年的真知寿(柳忧怜 饰)自顾自徜徉在艺术的世界中。为了提高技艺,他就读艺术学校,遇到一班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他们经历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经常往返于画廊,而作品却迟迟得不到赏识,唯有同在印刷厂打工的少女幸子(麻生久美子 饰)真切理解真知寿的艺术。
人过中年,真知寿(北野武 饰)依旧默默无闻,但即使生活怎样清贫,他的妻子幸子(樋口可南子 饰)始终与其相伴,相互搀扶继续着这条充满磨难的艺术之路……
本片荣获2009年保加利亚索非亚国际电影节观众大奖。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2012) [电影] 豆瓣
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
8.3分(75人) 导演: 马修·艾克斯杰弗里·杜普雷 主演: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乌雷
又名: 凝视玛莉娜(台)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本片跟随记录了素有当代行为艺术祖母之美誉的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 Marina Abramovic 饰)于2010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的大型回顾展Marina Abramovic: The Artist Is Present的全过程。该次展览中,艺术家曾经最著名的几件行为艺术作品通过受邀的30位年轻当代艺术家重现,而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本人则在对艺术与人类无限的追逐反思中再次创作了一件惊世骇俗却又动人心扉的行为艺术作品。同时本片还回顾了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与曾经的灵魂伴侣Ulay之间的爱恨情仇。而Ulay与玛瑞娜在表演现场的和解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本片获得2012年圣丹斯电影节、2013年美国独立精神奖等多项提名,并夺得2012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
艺术的力量 (2006) [剧集] 豆瓣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9.3分(69人) 导演: Carl Hindmarch 主演: 西蒙·沙玛安迪·瑟金斯
又名: 匠心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这部独特而极具震撼力的纪录片《艺术的力量》,荣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2007年第60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类等多项国际大奖。
小顾聊绘画·壹 [书] 豆瓣
7.4分(66人) 作者: 顾爷 中信出版社 2014年 3月
☆微博最红的艺术科普作家
☆18万粉丝推崇备至的艺术长微博
☆数十个穿越时空的e时代笑点
☆形似ppt的精简艺术故事展演
☆脱口秀一般充满诱惑力的旁白解说
☆6万个平凡文字的奇妙排列,组合成让你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非凡艺术故事!
《小顾聊绘画》系列脱胎自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顾爷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身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九位世界顶级艺术家的生平故事:搞基(?)的男神卡拉瓦乔,艺术“新东方”创办人伦勃朗,站在“风口浪尖”的神童透纳(是真的站在风口浪尖哦~),大器晚成为爱而殇的康斯太勃尔,一画画就挪不动地方的莫奈,没有乳房就不会画画的雷诺阿,命苦如中药命硬如钻石的梵高,隐约有些变态倾向的德加,还有附赠的史上最贵的“附赠品”——塞尚。艺术家还是那些熟悉的艺术家,他们的人生也还是他们的人生,只是一切因为顾爷的闲聊而变得生动可爱,妙趣横生。
观看之道 (1972) [剧集] 豆瓣
Ways of Seeing
9.4分(65人) 导演: John Berger 主演: 约翰·伯格
又名: 观看的方法
Ways of Seeing is a 1972 BBC four-part television series of 30-minute films created chiefly by writer John Berger and producer Mike Dibb. Berger's scripts were adapted into a book of the same name. The series and book criticize traditional Western cultural aesthetics by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hidden ideologies in visual images. The series is partially a response to Kenneth Clark's Civilisation series, which represents a more traditionalist view of the Western artistic and cultural canon.
只是孩子 [书] 豆瓣 Goodreads
Just Kids
9.0分(65人) 作者: [美] 帕蒂·史密斯 译者: 刘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 1月
这是爱的夏天,也是躁动的夏天,一次在布鲁克林的偶遇,将两个年轻人引向了艺术、奉献和启蒙的道路。
日后,帕蒂·史密斯会成为一名诗人和表演者,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则将自己极具挑衅的风格对准摄影。而此时,他们只是两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在城市中穿行,被纯真和热情所裹挟。从科尼岛到 第四十二街,他们感受着城市的脉搏,并最终来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在那著名的圆桌旁,“波普教皇”安迪·沃霍尔已身影不再,但他的王室成员们仍在此接受朝拜。
1969年,人类登月之年,他们驻扎进了切尔西旅馆,并很快融入这个由声名狼藉者和名声显赫者所组成的社群,结识了当时最富影响力的艺术家和各式各样的边缘异客。
这是一个各种意识都分外高涨的时代,诗歌、摇滚、艺术和性别政治的不同世界,在彼此碰撞、炸裂。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两个孩子约定,要看顾彼此。他们是斗志昂扬的浪漫主义者,将自己完全献身于创作,并被对方的梦想和渴望所点燃。在饥饿的年月里,他们轮流为对方提供着激励和养料。
《只是孩子》以爱情故事开始,以挽歌结尾。它是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纽约的一次礼赞,那时,这座城市正在逐渐发展为西方世界的文化之都。这本书记述了它的富庶和贫穷,也描摹了它的混混和恶棍。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神话,勾勒出一幅正在向上攀登的年轻艺术家的画像,而预示着名望降临的序曲也随之奏响。
现代艺术大师 (2010) [剧集] 豆瓣
Modern Masters
9.1分(55人) 导演: Louise Hooper 主演: 阿拉斯泰尔·苏克
又名: 摩登巨匠
《现代艺术大师》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的一档电视系列节目,它由四部分组成,分别详细介绍了20世纪的四位重要的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马蒂斯(Henri Matisse)、毕加索(Pablo Picasso)和达利(Salvador Dali)的工作与生活。在片中,镜头跟随主持人Alastair Sooke的脚步,走访了四位艺术家们生前的居所、艺廊及博物馆,甚至是他们最爱的餐厅等地,向观众展示了他们伟大的艺术贡献以及惊人的后世影响力。环顾四周,麦当娜的专辑封面、米菲兔的文具、甚至是你家的沙发和电话,也许就来源于这四位大师的创作……
贾想II [书] 豆瓣
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8.0分(53人) 作者: 贾樟柯万佳欢 编 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2018年 1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贾樟柯在2008到2016年间的文章、演讲与对谈,这些与电影作品并行的文字,记录下他电影内外的生活和思索,对于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呈现更为广阔和深厚的生命底色,也揭示出他电影的缘起和归宿。在电影中,贾樟柯记录下大时代里被政治打扰的个人和被时光遗忘的生命细节,凝视剧变年代里被权力和经济利益抛向边缘的个人,叙述在超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放下摄影机,拿起笔,烟雾氤氲中,贾樟柯向青春告别,却无数次忧愁上身,思绪飘回汾阳的街道、北京的胡同,想起县城的少年、百无聊赖的青春,缅怀文学启蒙的恩师,感叹与侯孝贤、杨德昌等前辈的交往与遗憾,也直白道明以电影打捞历史细节、对抗遗忘和反思历史的初衷。
◎作品看点
延续《贾想I》的深刻思索,更多对于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不一样的动物”贾樟柯、戛纳国际电影节金马车奖殊荣获得者,用电影去面对:无论哪一个时代,所有人都要经历的那些不可回避的艰难时刻。
贾樟柯说:“我所处的时代,满是无法阻挡的变化。拿起摄影机拍摄这颠覆坍塌的变化,或许是我的天命。”“行走和遐想,会帮我们清空身外之物,发现自我之小。持续的学习和思考,一直在帮助我压抑自我的膨胀。”
贾樟柯的最佳时刻,不是来自他的深思熟虑,而是他的敏锐与穿透力,他能意识到崭新的时代情绪,并且准确、迅速地表达它。——许知远
2000 年我正式回国定居,赶上贾樟柯在拍《站台》。他半夜三更把我和阿城叫过去,看他新剪出来的这部电影。那是夏天,马路上热得走几步汗都黏在一起。此后我陆续看他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电影——最近看到的就是《三峡好人》——我有幸能看到一个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和此后十年之间的作品。——陈丹青
“邮政绿”皮面软精装设计,适合随身携带,细细品读“柯长”对电影艺术、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美第奇家族:翡冷翠名门 第一季 (2016) [剧集] 豆瓣
Medici: Masters of Florence Season 1 所属剧集:美第奇家族:翡冷翠名门
7.6分(52人) 导演: 塞尔吉奥·米米卡-戈赞 主演: 理查德·麦登达斯汀·霍夫曼
又名: 美第奇家族:佛罗伦萨名门美第奇:佛罗伦萨的主人Los Medici: Señores de FlorenciaI Medici
美第奇家族的传奇历史,由达斯汀·霍夫曼和理查·麦登领衔主演
抽象:设计的艺术 第二季 (2019) [剧集] 豆瓣
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Season 2 所属剧集:抽象:设计的艺术
9.0分(43人) 导演: 杰森·泽尔迪斯 主演: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Neri Oxman
《抽象:设计的艺术》将再次带您走入蓝图之上,了解设计的艺术、科学和哲学。本剧集深入探索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设计师的理念,展现了塑造文化和未来的一系列学科的最鼓舞人心的愿景。
《抽象》由斯科特·达迪奇、摩根·内维尔、戴夫·奥康纳、贾斯汀·威尔克斯和乔恩·凯曼担任监制,RadicalMedia 与 Tremolo Productions 和 Godfrey Dadich Partners 联合制作。
媒体联系信息
零ZEЯRO [书] 豆瓣
世界符号大全 ZEЯRO
8.3分(41人) 作者: [日本] 松田行正 译者: 黄碧君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年 4月
这是一本黑色的书,连三个切口都刷了黑漆。正面不着一字的书衣也是黑色特种纸,两边是两张切割出来的脸部曲线,封面上只有九个小孔。这九个小孔是凡尔纳的小说《桑道夫伯爵》中桑道夫伯爵解读暗号的模型纸,配合硬封上的文字阵列,正常包裹时显示出“ZEЯRO松田行正”,将书衣顺时钟旋转90度就变成“ZARRATHUS”,再转90度会出现“TRRASIGNE”,再转90度则会出现“ASINTOERR”。这36个字母去掉作者名,就变成ZEЯRO, ZARRATHUSTRRA, SIGNE, A SIN TO ERR。九个小孔的排列方式来自杜尚的《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通称大玻璃》中的“九个射击的痕迹”,喜欢玩双关语的杜尚用射击的洞比喻射精。作者解说书名的含义是:从零(ZERO)出发,逐渐偏离(ERROR),进入记号的世界。更详细的解说,你们看书吧。书衣的背面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文字树。书中列出的记号群只是根据形状的趣味性来选择,也有很多记号是已经超越了沟通途径的复杂形状。有很多文字系统因为形状和文法太过复杂而无法流通,自然消失,也有一些像神代文字那般怪异的文字系统。除了感到形状有趣外,再加上被这些瞬息万变的文字、记号所迷惑,最后本书集结了11章×11种=121个文字群、记号群。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页的大小也是11的倍数,宽121毫米×长209毫米,正文的版面篇幅也是以11毫米为单位。各章的内容并非完全有系统的分类,主要以形状相似,还有渐渐演变而成的组合来编排。各章开头的记号是象征每一章的变形字母。那么就请读者进入这个奇妙的昆虫图鉴般的形状世界吧。封面详图请看:http://www.douban.com/note/144267783/
寂静的深度 [书] 豆瓣
霍珀画谈 Hopper
8.1分(41人) 作者: [美国] 马克·斯特兰德 译者: 光哲 全本书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 4月
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在大画家霍珀那里看到一个他似曾相识的世界:“ 常常感到霍珀绘画中的那些场景,是我自己过去经历过的”,总是被“抛置于一个完全由情绪和感觉所主导的虚像空间”,被一股莫名的张力所引导,在画作面前神游,最后却只见“自己与自己相遇” 。为寻求这迷魅所在,他选取霍珀的三十幅画作,从内容叙述和形式几何学上,以诗人的语言进行解读。
“所有那些因霍珀而激发的书写中,没有一部能比马克.斯特兰德这本小书更冷静、更细致入微地描述出我们是如何为画作中的形式元素而感动、而惶然的。” 约翰.厄普代克说。
此译本由全本书店提供翻译校对,有别于先前的杂志版。
设计面面观 (2009) [电影] 豆瓣
Objectified
8.1分(39人) 导演: 加利·哈斯特维特 主演: Paola AntonelliChris Bangle
又名: 造物工业设计纪录片造物客观化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设计面面观》是一部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长篇独立纪录片。影片详尽地展示了创造工业产品流程的实录片断,并记录了与世界顶尖设计师们的交谈与讨论。导演Gary Hustwit用洞察深切的镜头记录了这些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工业设计产品,看似稀松平常的设计背后,却是设计师们倾尽全力的良苦用心。
《设计面面观》中采访到的设计师们包括: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Paola Antonelli,慕尼黑BMW首席设计师Chris Bangle,巴黎兄弟设计组合Ronan & Erwan Bouroullec,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Walker艺术中心平面设计师Andrew Blauvelt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正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促使我们去思考得更多更多。
设计中的设计 | 全本 [书] 豆瓣
DESIGNING DESIGN
8.8分(39人) 作者: [日本] 原研哉 译者: 纪江红朱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9月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作者亲自重新精心汇编多篇内容,大幅延伸、修订、扩增更丰富的图文,以最权威的面貌结集成册。
大陆简体版独家收录:北京前门再造计划视觉系统提案
新增内容:RE-DESIGN[建筑师的通心粉展]、HAPTIC——五感的觉醒、SENSEWARE[长崎县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斯沃琪集团尼古拉斯·G.哈耶克中心的标识系统]、白、无印良品[历年视觉推广方案]、从亚洲的顶端看世界[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标识设计竞赛]、EXFORMATION[四万十川、度假地]、设计到底是什么?[人类史起源的考察]……
美学散步 [书] 豆瓣
8.2分(38人) 作者: 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6月
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唯一的一部美不著作。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除新增若干照片、校正部分错字外,基本保持原貌。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愈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们以这方面的启迪。
知觉的世界 [书] 豆瓣
论哲学、文学与艺术
8.8分(35人) 作者: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 译者: 王士盛 周子悦 译王恒 译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年 5月
1948年9-11月,梅洛-庞蒂应邀于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做了关于知觉主题的七次演讲,本书根据其广播稿录音整理而成。
演讲所探究的主题,其核心不仅是梅洛-庞蒂的哲学,而且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现象学。梅洛-庞蒂否定了这样的观点:知觉是不可靠的,倾向于扭曲我们周围的世界,反而主张知觉与我们的感觉是不可分离的,我们正是依赖于此来弄懂这个世界。
通过对一系列主题——关于科学、空间、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动物的生命以及艺术——的精彩见解,梅洛-庞蒂探究得出这一具有指导意义的主题。自始至终,他坚持认为,知觉从来不是某种学会了然后就能适用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他提醒我们,作为具有具身心智的生物,我们天生有知觉,并与其他动物以及婴儿一样,处于一种与这个世界产生持续、天然、不可预测的接触的状态。梅洛-庞蒂还借助于卡夫卡、动物行为,尤其是现代艺术,特别是塞尚的作品,提供了许多生动的例子。
薇薇安·迈尔:谁动了保姆的照片 (2013) [电影] 豆瓣
Vivian Maier: Who Took Nanny's Pictures
9.0分(34人) 导演: Jill Nicholls 主演: Alan Yentob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Vivian Maier就在工作之余用一台Rollei双反相机拍摄街景,直至2009年逝世,她一共留下了超过10万张胶片,完整记录下芝加哥、纽约和巴黎在过去40年中的变迁。
Vivian Maier的作品直到2007年才被人们发现,她的照片敏锐而直率地捕捉到人们所流露出的情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变化、不同宗教和文化群体的种种境遇,
也被她记录在胶片中。通过挖掘人们的集体记忆,Vivian Maier展现出生活中动人的一面,将再平凡不过的日常景象,转变为出色的生活纪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足以与William Klein、Cartier-Bresson这些当时最著名的街头摄影师比肩。
2007年在一场拍卖会上被电影制片人John Maloof拍得后重见天日,她遂被摄影界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Vivian Maier生前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做了40年保姆,去世后留下10万多张芝加哥街景和街头人像底片,
Vivian Maier的正式职业是一名保姆,她的所有拍摄都是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里完成的,由于经济原因,绝大多数胶片都没有冲洗。
你不需要成为一名摄影师,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记录者。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