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标签 “Bob_Dylan” 的结果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音乐] 豆瓣
9.5分(103人) Bob Dylan 流派: 民谣
发行时间:1963年1月1日 发行方: Sony
Bob Dyla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60年代,如果没有迪伦,无疑摇滚乐将走一段弯路,将不会有“披头士”(BGEATLES,THE)的《佩珀军士》(Sgt.Pepper),不会有“滚石”的《乞丐的宴会》(Beggar’s Banquet),也不会有“乐队”的《来自大平克的音乐》(Music form Big Pink),这就是他的影响程度。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也影响了列农和麦卡特尼之后的很多歌手,那就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从他一开始的抗议歌曲,就展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浪漫、更激动人心。他对工业国家整个一代人的敏感性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音乐对理解和分析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
Blonde on Blonde [音乐] 豆瓣
9.3分(69人) Bob Dylan 流派: 摇滚
发行时间:1966年1月1日 发行方: Sony
Blonde on Blonde代表了Bob Dylan音乐生涯的顶峰,它以简单的结构,更为流畅抒情的曲风,展现出一片强大而特殊的梦想景象。在滚石杂志选出的“史上500张最佳专辑”中排名第 9,可见地位之显赫。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史上首张正式双唱片,是作为摇滚音乐人的迪伦突破传统单片唱片的限制、灵感膨胀的阶段性创造力的极致体现。
总之,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讲,Blonde on Blonde完全担当得起“伟大”这个形容词。这是因为:一、它无限释放了乐手的即兴能力,让乐手与歌手真正融入一体,使得整张唱片到处都充满着创造力的生机;二、迪伦以天赋的文字能力将社会现实以模糊化的意象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强了专辑的文化内涵和重量,引发了一代又一代歌迷通过迪伦的音乐来展现自己无穷尽的求知欲。
“摇滚民谣之父”滚石杂志“史上500张最佳专辑”NO.9
Fallen Angels [音乐] 豆瓣
8.3分(23人) Bob Dylan 流派: 摇滚
发行时间:2016年5月20日 发行方: Columbia
Fallen Angels is the 37th studio album from Bob Dylan. Featuring twelve classic American tunes written by some of music's most acclaimed and influential songwriters including Johnny Mercer, Harold Arlen, Sammy Cahn And Carolyn Leigh the album showcases Dylan's unique and much-lauded talents as a vocalist, arranger and bandleader. The Jack Frost-produced album marks the first new music from the artist since his 2015 release, Shadows In The Night, which also showcased Dylan's interpretations of classic American songs. That album reached the Top 10 in seventeen countries, including #7 in the U.S., with #1 debu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Ireland, Sweden and Norway.
像一块滚石 [书] 豆瓣
鲍勃·迪伦回忆录(第一卷)
8.1分(14人) 作者: [美] 鲍勃·迪伦 译者: 徐振锋吴宏凯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 1月
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发明创造和灵感进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但它们如何仍有可取之处。迪伦对此毫不讳言,没有人期待他会如此开诚布公。他袒露这些瞬间,正视它们,把握它们,然后超越它们。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像亨利·米勒最隐私的作品一样,这也是一部开创时代——书中所描述的时代——的作品,揭示人类精神的种种可能。它们并不都是轻而易举的可能。终究,它只是生命,从来没有像这样被书写过的生命。
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美国文化的符号——鲍勃·迪伦,不仅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位语言大师(他是惟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音乐家)。这本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最终证明其作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一位引人注目的文化观察家,和一位化装成荡秋千演员的诗人。这本书揭开了这位大众文化偶像的神秘面纱,展现一代才子尽情释放生命的风采。被评选为《纽约时报》等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2003年年度最佳图书。
比利小子 (1973) [电影] 豆瓣
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
7.8分(13人) 导演: 萨姆·佩金帕 主演: 詹姆斯·柯本克里斯·克里斯托佛森
又名: 大丈夫与小人物(港)比利小子(台)帕特·加勒特和强盗比利
第56届柏林电影节的闭幕影片是1973年上映的西部片《比利小子》(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的特别版。《比利小子》讲述的是在1881年的新墨西哥,一个名叫派特·加勒特(Pat Garrett)的人被被委任为警长,追捕自己从前好友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的故事。比利小子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罪犯,真名为威廉·邦尼(William Bonney),他年轻时四处流浪,最擅长的就是拔枪射击,据说他从拔枪到射击只要0.3秒。比利小子曾经谋杀了21个人,最后为派特·加勒特所击杀。
本片导演山姆·佩金法是赫赫有名的美国动作电影大师,为暴力美学的开山鼻祖,发明了用慢镜头、圣歌包装血腥射杀场面的技巧,后来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的电影就充满了对他的模仿。除《比利小子》外,萨姆·派金帕的代表作还有《午后枪声》(Ride The High Country 1962)、《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 1969)、和喜剧片《牛郎血泪美人恩》等等。著名歌手鲍勃·迪伦不仅在影片中出演了角色,并为本片演唱了主题曲。
关于"比利小子"
喜欢看西部片的朋友肯定听过比利小子的名字。根据资料,以他为题材的电影数量在所有的美国历史人物中排第二位,仅次于林肯总统。在电影里,他有时被描写成除暴安良的英雄,有时是冷血的杀手。那么,让我们来看看BILLY THE KID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1859-1861年期间,威廉.邦尼(比利小子的真名,得名“比利小子”是因为他的个子小)出生于新墨西哥州的林肯镇。他的枪很准快很,按一般说法,就是个快枪手。据说他14岁时就杀了第一个人,此后的几年间,他因为共杀了二十几个人而被通缉。1881年7月14 日,傍晚时分在林肯镇,被警长派特.加勒特(Pat Garrett)所射杀(也有一种说法是被警长放走了,不过可信度不高)。当时BILLY只有十九或二十岁。
1878年发生在新墨西哥领地内的"林肯县战争",是美国西部开发时期一次非常重要的牧区战争.它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这次长达5个月的流血冲突,是圣菲集团支持下的墨菲派与竞争对手麦克斯温-滕斯托尔派争夺对林肯县经济和政治控制权的必然结果.战争结局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分赃,确保了墨菲家族在林肯县的垄断地位."比利小子"在这场流血冲突中只不过是麦克斯温-滕斯托尔派雇用的一名枪手,但在后来的许多传说中,他却成了"林肯县战争"的主角.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比利小子"的历史著作、小说、电影、歌曲和传说不计其数."圣徒比利"取代了"魔鬼比利","林肯县战争"却被人淡忘了,即或有人偶尔记得它,也是从"比利小子"的出场背景中得知的,"林肯县战争"的真相则完全被"比利小子"的传说湮没或扭曲了.
I'm Not There [音乐] 豆瓣
8.7分(9人) Bob Dylan 流派: 原声
发行时间:2007年10月30日 发行方: Sony
对于摇滚乐爱好者而言,《I'm Not There》是2007年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这部介绍美国摇滚乐的标志性人物——Bob Dylan生平的传记电影将于年底上映。
几十年来,Bob Dylan的曲风集民谣、摇滚、蓝调、乡村音乐之大成,他以锋利的寓言诗式的歌词抨击着他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他是一名创作歌手,更是一名诗人,也是不折不扣的乐坛常青树,在2002年,Bob Dlyan还以60岁高龄获得了格莱美最佳摇滚专辑奖,他无疑已是公认的音乐巨人。
作为这位音乐巨人的传记电影,《I'm Not There》中自然要大量出现Bob Dylan的作品,由于Bob Dylan的号召力,许多乐坛大腕都加入到了电影音乐的制作中,共同完成了30余首歌曲的录制。因此,电影的原声大碟在还未发行的时候就已经让人有望眼欲穿之感,随便介绍几首其中的歌曲:
电影同名歌曲《I'm Not There》,来自Bob Dylan和The Band等杰出音乐人合作于某公寓地下室的珍贵录音The Basement Tapes Sessions,这首歌此前从未正式发行,在原声碟中不但将会出现Bob Dylan自己演唱的版本,著名的另类摇滚乐队Sonic Youth也将翻唱此曲。
Bob Dylan的“隐喻诗”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All Along the Watchtower》,是Bob Dylan现场演唱次数最多的歌曲,据歌迷统计,到2003年底,他就已经唱了1400多次。在原声碟中将由Pearl Jam乐队的主唱Eddie Vedder演绎。
《滚石》杂志评出的500首最经典歌曲之一,《Knockin' on Heaven's Door》,几十年来曾被无数杰出艺人翻唱,从吉他之神Eirc Clapton直到Avril Lavigne,原声碟中的演唱者是Mercury大奖得主Antony and the Johnsons。
《Can You Please Crawl Out Your Window》,Bob Dylan的得意之作,他曾经在歌曲发行之前私下唱给同乘一车的著名创作人Phil Ochs听,后者因为对这首歌反应冷淡而被Bob Dylan当场踢下了车,足见这首歌在Bob Dylan眼中的地位。
《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roll》,Bob Dylan针对一个60年代轰动一时的谋杀案而创作的主题歌曲,是他抨击种族歧视与司法不公的著名代表作。
《Highway 61 Revisited》,Bob Dylan著名专辑的同名主打歌,也入选了《滚石》杂志评出的500首最经典歌曲,此次将由纽约艺术朋克团体Yeah Yeah Yeahs的主唱Karen O献声。
《You Ain't Goin' Nowhere》,首次发行是在乡村摇滚乐队The Byrds的经典专辑《Sweetheart of the Rodeo》中,是Bob Dylan尝试乡村音乐的力作。在原声碟中演唱这首歌曲的是2006年爱尔兰音乐电影《Once》的主演,Frame乐队主唱Glen Hansard和搭档Marketa Irglova。
再来说说制作阵容,除上文提到的明星之外,许多乐坛老将,如乡村乐坛的老牛仔Willie Nelson也参与了歌曲录制,而为歌手们提供伴奏的临时乐队the Million Dollar Bashers也不可小觑,除Bob Dylan御用的贝斯手Tony Garnier等人之外,还有来自著名朋克乐队Television的吉他手Tom Verlaine,以及Sonic Youth的Lee Ranaldo、Steve Shelley等人,阵容实在堪称华丽。
如此经典的歌曲,如此强大的阵容,这套原声大碟,究竟将给听众带来怎样的听觉震撼呢?还是听听再说吧!
Oh Mercy [音乐] 豆瓣
9.6分(9人) Bob Dylan 流派: 民谣
发行时间:1989年1月1日 发行方: Sony
Oh Mercy is singer-songwriter Bob Dylan's 26th studio album, released by Columbia Records in September 1989.
Produced by Daniel Lanois, it was hailed by critics as a triumph for Dylan, after a string of weaker-reviewed albums. Oh Mercy gave Dylan his best chart showing in years reaching #30 on the Billboard charts in the US and #6 in the UK.
New Morning [音乐] 豆瓣
8.0分(8人) Bob Dylan 流派: 民谣
发行时间:1989年1月1日 发行方: Sony
Bob Dylan is an American singer-songwriter, author and visual artist. Oft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songwriters of all time, Dylan has been a major figure in popular culture for more than 50 years.
Essential Bob Dylan [音乐] 豆瓣
10.0分(7人) Bob Dylan
发行时间:2001年5月28日 发行方: Sony
Limited edition digitally remastered 2 CD collection includes 'Blowin' in the Wind',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Jokerman', 'Hurricane', 'Not Dark Yet' and more. 36 tracks.
鲍勃·迪伦诗歌集 [书] 豆瓣
1961—2012
8.6分(7人) 作者: [美] 鲍勃·迪伦 译者: 西川陈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 6月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囊括迪伦逾半世纪创作经典
迪伦与布莱克、兰波、惠特曼和莎士比亚比肩而立。
他不是为了歌唱永恒,而是叙说我们周遭发生的事物,如同德尔斐的神谕在播报晚间新闻。
他的作品之美就是最高的等级,改变了我们关于“诗歌是什么”以及“诗歌何为”的观念。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战后铁器时代的游吟诗人,首次将歌词带入经典文学殿堂
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范畴内,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尽管这个结果可能让人惊奇,但要是你回望过去的5000年,你会发现诗人荷马和萨福。
他们写下的充满诗意的篇章,其本意就是用来表演的,鲍勃·迪伦就是如此。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 莎拉·丹纽尔
▼百万张脸孔唱过的歌,撼动一个时代的灵魂之声
那些在风中飘荡的,随暴雨而至的,在红色天空下的
致纽约的,致青春的,致战争的,致爱人的
那些获得2016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奥斯卡奖、格莱美奖的
被百万面孔传唱的,被乔布斯熬夜解读过,让金斯堡失声痛哭的
369首歌词,精心打磨,一书囊括。
▼华语诗界×乐界优秀译者,联袂呈献千面迪伦之歌
西川 陈黎 张芬龄 奚密 李皖 冷霜 陈震 曹疏影
马世芳 胡续冬 包慧怡 罗池 厄土 胡桑 周公度
▼创意设计,中英对照
收录鲍勃·迪伦逾半世纪创作生涯中31张经典专辑共369首作品
中英对照,精注详注,兼顾英文歌词的原汁原味与中文翻译诗性之美;
创意包装,摇滚美学:外包装箱为六〇年代风格复古旅行箱,整箱含八册诗集;
每分册为“薯片袋”式外包装+口袋本诗集,以“薯片袋”这一有着强烈美式风格的创意包装,
我们试图打破快消品与经典读物的疆域,在消费主义的时代里横冲直撞,让人与诗歌重新相遇。
Highway 61 Revisited [音乐] 豆瓣
Bob Dylan
发行时间:1992年4月30日 发行方: Dcc Compact Classics
Highway 61 Revisited is a landmark -- recorded in 1965, during the same tumultuous summer that had seen him plugging in his electric guitar at the Newport Folk Festival, Highway 61 Revisited is Bob Dylan diving head-first into the rock and roll maelstrom, backed by the studio prowess of Al Kooper, Michael Bloomfield and others on such devastating classics as the epochal "Like A Rolling Stone." This Sundazed edition is an exact reproduction of the rare original 1965 mono album, featuring the original sleeve-notes and photos, and all-analog mastering from the absolute original source tapes.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鲍勃·迪伦 [书] 豆瓣
作者: [英]UNCUT编辑部 译者: 宋世超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 11月
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全部专辑深度乐评和创作生涯全记录。收录鲍勃·迪伦大量一手访谈笔录及独家照片,从他的音乐作品全面了解一代民谣大师辉煌岁月。
毫无疑问,鲍勃·迪伦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60年代中期是迪伦创作的鼎盛时期,几乎所有艺术家,包括披头士在内 ,都在跟随他的脚步。两年内迪伦发行了三张唱片,《Bring It All Back Home》《Highway 61 Revisited》和《Blonde on Blonde》,它们定义了唱片的形式,将迪伦深邃的歌词和美妙的旋律完美结合。如果鲍勃·迪伦的声望仅仅停留于那些“朗朗上口的、疯狂的、美妙的音乐”,他依然比大多数同行都德高望重。但迪伦从未停止创作,他一直在改编自己的歌曲,直到70岁依然在发布新歌。《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鲍勃·迪伦》一书包含了关于迪伦所有专辑的乐评、罕见照片以及来自NME和Melody Maker的珍贵资料,这本书是对他音乐生涯的权威概括。
编辑推荐:
★ 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民谣大师鲍勃·迪伦最新传记:包含迪伦所有专辑深度乐评、一手访谈资料和独家照片,深入了解诺奖得主的辉煌岁月。
全球摇滚乐迷至少人手一本的权威摇滚音乐杂志UNCUT首次引进中国,未读✖乐童独家出版:全系列共30本,介绍鲍勃·迪伦、大卫·鲍伊、齐柏林飞艇、披头士、滚石乐队等30个传奇音乐人,完整再现伟大摇滚时代的
★ 传奇历史。
★ 随书附送大幅精美乐队海报:独家罕见迪伦照片完美复刻,适合珍藏。
A Freewheelin' Time [书] 豆瓣
A Memoir of Greenwich Village in the Sixties
作者: Suze Rotolo Broadway 2008年 5月
A Freewheelin’ Time is Suze Rotolo’s firsthand, eyewitness, participant-observer account of the immensely creative and fertile years of the 1960s, just before the circus was in full swing and Bob Dylan became the anointed ringmaster. It chronicles the back-story of Greenwich Village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lk music explosion, when Dylan was honing his skills and she was in the ring with him.
A shy girl from Queens, Suze Rotolo was the daughter of Italian working-class Communists. Growing up at the start of the Cold War and during McCarthyism, she inevitably became an outsider in her neighborhood and at school. Her childhood was turbulent, but Suze found solace in poetry, art, and music. In Washington Square Park, in Greenwich Village, she encountered like-minded friends who were also politically active. Then one hot day in July 1961, Suze met Bob Dylan, a rising young musician, at a folk concert at Riverside Church. She was seventeen, he was twenty; they were young, curious, and inseparable. During the years they were together, Dylan was transformed from an obscure folk singer into an uneasy spokesperson for a generation.
Suze Rotolo’s story is rich in character and setting, filled with vivid memories of those tumultuous years of dramatic change and poignantly rising expectations when art, culture, and politics all seemed to be conspiring to bring our country a better, freer, richer, and more equitable life. She writes of her involvement with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describes the sometimes frustrating experience of being a woman in a male-dominated culture, before women’s liberation changed the rules for the better. And she tells the wonderfully romantic story of her sweet but sometimes wrenching love affair and its eventual collapse under the pressures of growing fame.
A Freewheelin’ Time is a vibrant, moving memoir of a hopeful time and place and of a vital subculture at its most creative. It communicates the excitement of youth, the heartbreak of young love, and the struggles for a brighter future.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音乐] 豆瓣
Bob Dylan 流派: 民谣
发行时间:1990年10月25日 发行方: Sony
Bob Dyla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60年代,如果没有迪伦,无疑摇滚乐将走一段弯路,将不会有“披头士”(BGEATLES,THE)的《佩珀军士》(Sgt.Pepper),不会有“滚石”的《乞丐的宴会》(Beggar’s Banquet),也不会有“乐队”的《来自大平克的音乐》(Music form Big Pink),这就是他的影响程度。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也影响了列农和麦卡特尼之后的很多歌手,那就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从他一开始的抗议歌曲,就展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浪漫、更激动人心。他对工业国家整个一代人的敏感性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音乐对理解和分析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
Dylan [音乐] 豆瓣
Bob Dylan 流派: 流行
发行时间:2007年10月2日 发行方: Sony
Bob Dyla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60年代,如果没有迪伦,无疑摇滚乐将走一段弯路,将不会有“披头士”(BGEATLES,THE)的《佩珀军士》(Sgt.Pepper),不会有“滚石”的《乞丐的宴会》(Beggar’s Banquet),也不会有“乐队”的《来自大平克的音乐》(Music form Big Pink),这就是他的影响程度。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也影响了列农和麦卡特尼之后的很多歌手,那就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从他一开始的抗议歌曲,就展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浪漫、更激动人心。他对工业国家整个一代人的敏感性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音乐对理解和分析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