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地海传奇5:地海故事集 🌕🌕🌕🌕🌕
是通向终点的终点的故事,而为了设置终点,作者必须先回溯至起点,去探究平衡为何崩溃,人们为了驱使历史朝自己想要的方向行进,遗弃、背叛、驱逐了什么。黑暗年代重启,或许并不只因某一邪恶人物横空出世,错误在根源处早已植下。因此所有的故事都关乎选择。追问这些选择的理由,付出的代价,检视人们讲述它们的方式,这就是历史,是以时间的深度,给虚构以真实。作家由此称她的故事为现实。“人们所能承受的现实远超你的想象。甚至不是承受,人们需要现实、渴望现实、追求现实。现实就是生命。使我们窒息的是那些半吊子的非现实,那些虚假之物、模造品和假冒品,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人类的生活并不局限于名为‘现时’的窄小频带之中,时间与可能性、知识与想象的广阔天地都属于他们:那才是我们的真实世界,我们的‘现时’。”
小说
读过 电影迷的奇幻之旅 🌗🌑🌑🌑🌑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因为我也自诩半个影迷,就没多想借回来了。
怎么说呢,感觉从旁观者的角度,全程观察了一个(号称)男作家的顶级&低级意淫,比质量差的网文大概差一百本地摊文学吧,问题是我还看到有疑似抄袭的部分。
这里面跟电影最大的关联可能是用了点所有人都知道的台词,和一些非常好莱坞的剧情,感觉这本书的存在,我不知道是更侮辱作家,还是更侮辱影迷。让人生气,还标价58块钱,漂洋过海来到了加拿大的图书馆,这纸拿去做成compost垃圾袋都更有价值。
读过 豹变 🌕🌕🌕🌗🌑
借这本书是因为前一天看偶像剧,男主角说女主角像一只豹子,还有就是读骆以军的时候读到了木心。
我喜欢看木心写纽约。不过总体来说不如小时候喜欢读他的文字了。
读过 将门嫡女之定乾坤 🌕🌕🌗🌑🌑
因为很多人都在讨论我就去翻了。文笔不算好,我觉得故事有的地方写成一个环是唯一有意思的地方。
一路开了金手指,所有人的生死存亡都在女主手里,我看啊这女主不是女主,明明是作者,整个世界随你拿捏。最近这样的故事大受欢迎,我想是不是因为很多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受了太多的打压,需要依赖小说/影视中的另一个女性的强力复仇但所有人都爱她的设定来排解。
读过 故事便利店 🌕🌕🌕🌗🌑
说到拜金女的时候,打比方用的是北京和上海。也许受众是内地人的缘故?其他的话,我发现我还是更宁愿自己去读小说原本。因为我发现我现在读小说,往往读到最后在意的都不是情节。而听别人重述一个故事,跳过的却有可能是最能打动我的部分。
另外,画上的骆以军有点像发福的阮经天,不晓得是不是我的错觉。他父亲家在南京江心洲哎,我记得上面有好多渔港餐厅~
读过 亲爱的生活 🌕🌕🌕🌕🌑
以前在哪儿听过一句宣传语,“阅读之前,没有真相”,小时候觉得那可真是侦探悬疑小说的最佳广告。
现在读小说,再想起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感受。此真相不再仅仅是故事的情节走向,谁杀了人,谁犯了错,谁出了轨,谁又发了疯。而更像是关于读者本身,也就是我自己的真相。在阅读结束之前,我没法知道这个故事会以怎样的方式与我自身呼应,也没法知道期间怎样的细节可以像技术高超的潜水打捞员一般,去到记忆的深海,打捞出我尘封已久的一段记忆,亦或仅仅是一刻感受。
阅读小说里关于生活的可能性,还有随之浮现的关于我自身的,流动的“真相”,让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