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
看过《新教宗 第1季》 🌕🌕🌕🌕🌑
剧集数量一上去就能发现这位编剧兼导演的叙事能力上的问题,但是理念还是很厉害的。这一季到处都能看到那种讽刺性的反转,国务卿想要一个好控制的教宗,于是选了一个看起来很懦弱的枢机,结果是个听了太多告解觉得世界都是罪恶就想要毁灭一切的疯子,后面还靠老的强硬教宗动动手指,让疯子被心脏病了;然后又选了一个真软弱的教宗,被别人威胁劫持,遇到挫折就想回自己在英国2500英亩的老家庄园自闭,直接把国务卿给整自闭了;老教宗回来遇上校园劫持,不假思索就觉得是摩诃末教徒干的,要以发动圣战为筹码和哈里发谈判,最后发现是自己的狂热粉丝干的。
更厉害的整个剧集并不是至于上面讽刺情节,而且对这一切始终怀着一种悲悯,最后新教宗因为兄长的死而一直排斥自己的父母愿意见他一面,老教宗走下露台与广场每一个人拥抱,并在被众人高举传递的时候死亡,消解了之前在露台倒下又一直昏迷与外界隔绝而被偶像化产生的极端分子的狂热。以及最黑暗的那位单亲母亲的遭遇,接受了老教宗的圣迹,最终在教会的腐败、他人的诱导、个人的选择下步入深渊,劫持校园,枪杀神父,很具象地反应了欧洲现在的很多问题,也回归了新教宗第一次演讲提到的,扭曲的爱是不应当追求的,欧洲现在最大的问题显然不是绿教。
#标记
读过 “爱国的”独裁者 🌕🌕🌕🌗🌑
作者的感情和立场倾向倒是很明显,但是恐怕离真正明白佛朗哥这人还是隔靴搔痒了。佛朗哥就具体专业才能上都不出众,但是协调平衡各派势力的能力很强,在西班牙当时的环境下算是最好的人选了。上世纪伊比亚半岛上的佛朗哥、萨拉查的统治和斯慈父、洗头佬、韶山这些人明显不同,却都装进“独裁者”这个框里,那只能说这个词在描述一个居统治地位的人真是意义不大,而且伊比利亚半岛的“独裁者”们私下的人格和精神状态未免有些太过健全了,比起这些被装一个框的独裁者健全,比起“左派”和唐·胡安或者卡洛斯派那些十分搞笑的“君主主义者”也要健全得多了。
读过《The Seven Last Words》 🌕🌕🌕🌕🌕
在平安桥等主显节弥撒时在图书室看的,不愧是Sheen主教,内容充实,修辞讲究。
#标记
读过 The Lord of the Rings and The Hobbit (BOX SET)
我读的这一版(2001年)印刷是真的比较惨烈。今年份《魔戒》读完,新注意到的一点是夏尔大搞统收粮食、集中分配、常态戒严这一套是始于夏尔人洛索的倒卖并购,最后阶段才是外来的萨茹曼的肆意破坏。夏尔是故事里面最接近现代的一部分,阻止这一毁坏进程的是从刚铎和洛汗这些古代传奇世界里历练后的霍比特人,是否从古代世界里汲取的力量足以应付这一真实危机很难说,但是里面位于现代世界的萨茹曼的工业性毁坏和位于古代世界的索隆的巫术性毁坏效果其实类似,邪恶从来都是单调无聊且趋于自毁的,而希望常常又是在这邪恶的最后、最暴烈、最有破坏性的阶段显现。即使是在回应某种早已开始的现代问题,老托的精神底色到底还是宗教的,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特定时代限制的。
读过 平家物语
知堂译文大赞,看到了在近松剧里清盛公被火焰车劫走的情节来源,知堂关于天智天武关系有个注释有误;总体来说,我竟然很喜欢里面的平清盛,慨叹诸行无常的人多,像清盛公这样全不在意的少,去归隐念佛的人是超脱了,清盛公这样又如何不能说是超脱呢。这一版错别字多到让人怀疑像是从哪里盗来的文本。
看过 拣选 第一季 🌕🌕🌕🌕🌗
其实是非常现代化的改编,里面的人物不是一世纪的农民渔夫工匠,是二十一世纪的各色人物,编剧功力强大,福音书那点内容能编出这么多曲折的故事来,想必一定是一位同人大手吧⊙▽⊙,算是见识了一下一直很嫌弃的米国福音派的厉害之处。我之前以为封面是耶稣,结果是西满,好性感的长相。
读过 托尔金传 🌕🌕🌕🌕🌕
上次读这本托传是六年前,同一本书读来注意的东西大不相同了。
第二部前几章,注意到隐藏在这一系列故事后的纽曼枢机,虽然摩根神父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伯明翰奥拉托利总会堂供职的司铎和纽曼枢机有交集是完全可以推想的,梅贝尔本人在纽曼枢机回英国后设立的第一个教堂里归信的,后续自然也更倾向去奥拉托利会的堂区,老托也考上了纽曼枢机呆过的牛津,但真串起来看才能感到这神奇的联系。
关于这本书的整体内容,我不怀疑后人能写出在学术上更准确、分析上更透彻、观点上更客观的传记作品,但能像卡彭特这样用一种老派又很有技巧的写作方式组织材料的传记怕是难再有了。
译注很翔实,放到书末尾虽然查阅会困难一些,但最大化减少了对正文阅读的干扰,正文确实值得这样来做。末尾地图上的文字像是用的宋版监本的字体,很好看。
读过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之前看人说不喜欢周作人的文字,有股闷味。
他的文章是隐含了很多拧巴的意思,表达技巧却很高,因为我自己是个挺拧巴的人,所以哪怕有些时候不同意他的观点,他的文字也很合我的癖好,看得很开心,其实可算是一种恶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