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獭筑坝
看过 萨勒姆的女巫 🌕🌕🌕🌗🌑
扎实的剧本就是可以排出这样的好戏,饱满、充实、流畅。但是正因为是这样的好剧本,在时代面前露怯,就显得格外的无可奈何。在2024年,再对剧本家做忠实的转述是不够的,甚至是立不住的——我更想看的是,什么让萨勒姆的女孩儿们变成了萨勒姆真正的女巫?七个月后,艾比盖尔在要求“和我说句温柔的话”时,怀抱着怎么样的心情?八个月后,再听到“我曾经温柔地想过她”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仅仅是喜爱看书就要被指控成女巫?比起法庭的人被架在人命上头,不得不将这样的荒诞继续下去,我更想看是什么架住了这群女孩子,让她们看着闹剧逐渐变成血色的,再也无法回头。除了二度倒戈的玛丽,其他人呢?这群女孩子们中间没有分裂吗,没有人退缩吗?她们的恨意从何而来?——完全是一部新戏了,但我觉得,讲述男人的故事已经很多了,在舞台上也演过很多了,这才是我们现在需要讲述的。
#獭獭筑坝
看过 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 🌕🌕🌑🌑🌑
五一第一天看的,很难想象我在独个去看万尼亚和陪人去看间谍过家家里选了后者,都是节前上班上得精神不太正常………
说有多难看其实也不至于,故事讲明白了,大场面也没有拖后腿,这个电影真正应该做的预警是《注意!该电影被异性恋三蒸三酿提纯萃取入窖密制三年》并在海报上用巨大加粗文字标注NSFW(对,这部电影的异性恋浓度已经足以NSFW了)
还有我想问在整个故事里女主角除了吃一个比较弱智的醋之外有什么必须存在的必要吗,战斗戏做得是很帅啦,但是把她在决战的戏份整个删掉其实也不会对整体剧情有任何影响,对吧?一种设计更美观的台灯?
能打两星是因为这个电影姑且还有一处可欣赏的地方:把最有想象力的作画和桥段给了屎尿屁。
也不是说我喜欢看屎尿屁(讨厌看,谢谢),但这种事是要看怎么比:好歹是没给异性恋。
#獭獭筑坝
读过《葬礼之后》 🌕🌕🌕🌗🌑
好像阿加莎蛮喜欢写这种“活得乱七八糟,惯喜欢在不合宜的场合说不合宜的话,但大家都认为这些疯话值得一听”的角色,整个故事正是从此而来。几度迷雾重重的部分我挺喜欢,很多障眼法和打乱局面,但总体来说不如空幻之屋淋漓尽致,还是单薄了一点。
#獭獭筑坝
看过《鬼魅浮生》 🌕🌕🌕🌕🌑
好长好长的镜头,好慢好慢的节奏,每次镜头看向鬼魂时都能感受到的,好巨大好巨大的悲伤……爱人离开了,房客离开了,开Party的人也离开了,满怀回忆的房子离开了,草坪、树木、田园牧歌也都离开了,当一片土地终于与留在其上的人毫无关联,当时间失去了意义,甚至不再是连续的,人与土地、人与人最后留下的牵绊也终将消失……最后房子的门打开了,门框中满是阳光,原来消失也可以不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很难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但其实这一切都还不比,用你的手指深深插入泥土中,埋下一根篱笆桩重要,也不比做爱重要。我猜,反正都是差不多的。”
#獭獭筑坝
看过 月亮背面 🌕🌕🌕🌑🌑
概念和舞台意义上非常美的一个戏,气氛相当好,对圆形视窗的运用堪称绝妙:洗衣机视窗、太空舱入口、阴道、玻璃缸、瞳孔、医疗设备、飞机舷窗、红月、钟表,这些意象也借由形象的统一而建立了联系,彼此之间相互流动。婴儿被剪断了脐带,蜷缩的姿势与宇航员的姿势相通,幼小的人类蹒跚学步,宇航员走在太空里。
最后的太空漫步,舞台模仿出了镜面结构,一个菲利普轻盈地脱离了重力,另一个菲利普保持着与他相同的姿势,在地面上滚动,挪移,这个做得太漂亮了,简直可以单独给一星。
看过 大师与玛格丽特 🌕🌕🌕🌑🌑
好看,这类超长“全本”戏最担心的就是导演灵机一动,一拍脑门,但布尔加科夫这条线加入得很节制,能四平八稳地把原著展现出来,我就已经很满意了。
不过也因为基本就是把原著演了一遍,上下半场在观感上显得很不平衡,上半场漫长的对白和“圣经故事”,显得节奏太平,下半场则坐拥黑魔法剧场、玛格丽特飞翔、魔鬼宴会等情节,在舞台呈现就上胜过太多。所有魔女起舞的画面我都非常喜欢……魔鬼宴会里玛格丽特白裙高坐,美得我望远镜就没有挪开过。
看过 雄狮少年 🌕🌕🌕🌕🌑
又看了一遍,对比雄狮2来说实在是太朴拙又太有缺陷的作品(也证明了雄狮2进步得有多么可怕),剧情塑造得毫不饱满,人物甚至可以说瘦骨嶙峋。在最后一跳之前,它能称道的只有它的角度:在动画纷纷述说神话、传说、传奇的时候,雄狮少年将摄像机对准的是近处的生活。
但最后一跳又实在太好,雄狮少年的整个故事无比贴近现实,但这一刻偏偏毫不现实,阿娟看向擎天柱,纵身一跃的雄狮化作木棉花,人落入水中,而狮头攀至顶峰,一切在阳光下几乎要烧灼起来,几乎是整个故事的隐喻。
看过 National Theatre Live: Vanya 🌕🌕🌕🌑🌑
很像毕业大秀或者面试集锦,演员炫技的部分完全盖过了诠释剧本的部分,剧本是演员展现个人能力的容器,演万尼亚舅舅?还是演安娜卡列尼娜?没有区别, 所以两个小时都很好,结尾那一场戏垮了,撑不起来,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但个人技术上实在无可挑剔,海伦娜“审问”医生对索妮娅感情那场戏,舞台全黑,演员盘腿坐着,镜头全然聚焦在脸部,没有任何道具或肢体的辅助,只靠脸部肌肉、表情、眼神、神态,能清楚地区分角色已经非常了不起,但这场戏全靠面部表演也做到了对角色深入的表达和诠释,太厉害了……
#獭獭筑坝
看过 National Theatre Live: Vanya
https://neodb.social/movie/2lbyHygfsfMaL40rVRWJFB
很像毕业大秀或者面试集锦,演员炫技的部分完全盖过了诠释剧本的部分,剧本是演员展现个人能力的容器,演万尼亚舅舅?还是演安娜卡列尼娜?没有区别, 所以两个小时都很好,结尾那一场戏垮了,撑不起来,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但个人技术上实在无可挑剔,海伦娜“审问”医生对索妮娅感情那场戏,舞台全黑,演员盘腿坐着,镜头全然聚焦在脸部,没有任何道具或肢体的辅助,只靠脸部肌肉、表情、眼神、神态,能清楚地区分角色已经非常了不起,但这场戏全靠面部表演也做到了对角色深入的表达和诠释,太厉害了……
#獭獭筑坝
读过《你的夏天还好吗?》 🌕🌕🌕🌗🌑
很多很多特别适合被拍成电影的镜头。怀孕的女人失声尖叫,打落虫子,装有结婚戒指的天鹅绒盒子同时也坠落到深渊一般的黑暗里;洪水的龙门吊,和在龙门吊上做徒手体操的讨薪者;压力性脱发的中年女性,白发一缕一缕地混着水流在洗手池中打转;《三十岁》坐在狭小的格子间里,看见的深深弯曲的背影。很多场景都可以清楚地想到,这里色调是什么样的,摄影机该从哪个角度推过来,光应该怎样打在她们脸上。
#獭獭筑坝
看过《世说新语 折子戏》 🌕🌕🌕🌑🌑
12月30 大哉死生:驴鸣很好,尤其喜欢最后大笑而去的结尾,豁然开朗的明亮感。索衣和开匣都较传统,访戴在身段程式上都真很可爱,直到下船的部分节奏都很不错,但最后一程劝奴做得太过了,情感共鸣重点落在了老奴身上,反而打破了兴起而来兴尽而返的浪漫感,看到最后觉得实在太不是人了………而且这个本子后面干嘛非写点黄梗还抱着这黄梗不放啊???离了姑娘的小手不会走路吗,姑娘的小手是安慰奶嘴吗???你也北京民谣???
#獭獭筑坝
看过《海王》 🌕🌕🌗🌑🌑
好莱坞审丑美学大作,一开始一堆套头塑料泡泡人闯进灯塔家里的时候我还只是愕然了一下,后面小兵进化得越来越猎奇越来越猎奇。
想起这部电影刚上线的时候我没敢看,因为我有一点恐鱼症,担心会在影院里背过去。早知道我只会在这部电影里看见大家长蟑螂脑袋我一定去电影院欢乐地躬逢盛举。
最后:看起来梅拉和亚特兰娜很独立女性没错吧但是把她们和男的沾边的剧情删了这两个角色又不存在啦,好耶!
#獭獭筑坝
看过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 🌕🌕🌕🌗🌑
又是一个技术上无可挑剔的的戏,玛莎的演员靠演技碾压全场,很难忍住给她拍特写的冲动,摄像机也是这么想的。
前两个小时巨巨巨无聊,仿佛在对话,又仿佛没有,神经质,歇斯底里,装傻卖癫,撒泼发飙,特别不爱看这种戏。第二幕下半场之后忽然结构清晰很多,像海盗船一样,角色们依靠侮辱彼此来重建平衡,非常软弱,但是有用的武器。到了玛莎和尼克公开偷情的段落里戏剧的结构越发清晰,到这里才好看起来。结局非常喜欢,很难不拿核心情节对比ntn,我更喜欢这里的处理方式。
但是我又在想,为了这一小时的超神入化,忍受两个小时的漫长前戏,究竟是值得的吗………真的好讨厌看这种几个人一坐然后开吵的戏,莫名其妙………
#獭獭筑坝
看过 请问最近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 🌕🌕🌕🌕🌗
特别特别好,是就算去掉一系列标签也足够有力的表达和演绎,舞台表现也特别喜欢,简洁、清晰、恰到好处。这可比什么三个男高知在台上吵满两小时顺便让妻子替他挨骂好看多了。
南京星空剧场太不行了,购买时显示全部为电子票不提供纸质,到场前又显示票已取出,这已经够令人恐慌的了,前台记得提醒我们买周边但是不记得告诉我们在哪里取票,上楼又告知没有纸质票无法检票,差点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迟到,二楼还超级铁窗泪,全程从栏杆缝里看戏,你们小剧场这么草台的……
#獭獭筑坝
看过 葬送的芙莉莲 🌕🌕🌕🌑🌑
前面好看,我自己嗑年上很不喜欢“年下者教会了年上者情感”这个套路,芙丽莲好像走了这条路又好像从这条路绕开了,其中的分寸感把握得还不错。后面考试篇就像硬加上来的,新角色只有长发萌妹达成了设定上的令人喜爱!还拉扯了一波人类未来论,noooooooooooooo不要上价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