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中国前近代的出版、文化与权力》 🌕🌕🌕🌕🌗
感觉是部很不错的明清书籍史的通史著作,也可以算是书籍史研究在海外汉学中的起点之一。将文献学里的很多知识点导入了书籍史的角度,并且与欧洲印刷革命时代的一些节点作对比。问题意识确实弱了些,有点大而全,但毕竟有开创之功,不足厚责。
#秃象读观闻.
秃象读观闻
看过 败北女角太多了! 🌕🌕🌕🌗🌑
创意独特,八奈见杏菜活泼可爱,烧盐柠檬人设出彩,但也仅此而已。仔细想来全片故事内核(为什么会成为败犬、成了败犬怎么办)其实是无法用一般剧情的方式展开的设定内容,进而令全片多数剧情仅能局限于校园动画大路货范畴,与故事内核脱节,并让温水这一男主角地位尴尬:到底是纯粹的旁观者、无可奈何卷入的温吞男生还是知心大哥哥,三种人设似乎都不妥帖。
读过 联愁杀 🌕🌕🌕🌑🌑
《羔羊们的圣诞夜》与《啤酒之家的冒险》加和以后往无趣调两档的状态,除了案件以外几乎一无所有,但案件本身就是普通无头公案的样子,而且重要线索多是后面才交代,缺乏《啤酒之家》平地抠饼的趣味。感觉更像剧情大纲而非真正的小说。
看过 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 🌕🌕🌕🌕🌑
韩国版严打。主要看点是崔翼贤如何左右逢源地摆平各种事情,其他人都比较淡,特别是崔炯培,形象塑造非常刻板,远不如“大父”之浓墨重彩。另,黑帮片剧情中以生意合法化为出路者甚夥,但如本片以让儿子考公为出路的,似乎独此一例,确是韩国特色。
读过《偶然而恐怖的相遇》 🌕🌕🌕🌗🌑
5个短篇都是少年时期脱轨的生活在晚年重又浮现,故事基调凄凉萧索,而且由于作者年老,其中无力感很强。但遗憾的是,故事推动力都是无端冒出的男女关系和精神错乱——好像《妄想代理》续作,但这其实不算太好的手法,全书所有不够劲之处都来自于此(甚至有种被《超高龄化社会杀人事件》捏住七寸之感)。第4篇《间女藏身处》因时代感而颇为动人——这真是2020年代才会显得不唐突的诡计,最后那三个自然段差不多是我读过最急转直下的结尾。第5篇同名作大约想要复现《动机之后》,结尾代以强烈的迷惘感,但感觉比《动机之后》的留白要更「化不开」>!——我还以为第三人是那俩潜入者之一!<。
#秃象读观闻.
读过 晚清外销财政研究 🌕🌕🌕🌗🌑
觉得像是结项材料半成品。部分小节的工作相当精彩,例如推算外销财政比重,以及准确指出外销财政本质上不是财权范畴(财政问题)而是事权范畴(权责问题),进而映射出县级外销钱粮在新政中的膨胀并非偶然。但整体可读性一般,大部分现象问题没有归纳清楚;目光主要集中在省级外销财政,但对各省具体情况又有蜻蜓点水之嫌;部分章节和刘增合重叠较多。
看过 新世界 🌕🌕🌕🌗🌑
类似于《无间道》和《黑社会》华而不实地糅合,或者说是制作水平高三四档的《扎职》。优点是制作水平确实不错,桥段内不乏佳句,如丁青被围攻一场直接就是照着僵尸片拍法,李仲久退场一场也颇有末路情怀。全片缺点是太过空洞:若以权斗而论,丁青被围攻未免过于儿戏;若以树立人物而论,李子成除了苦瓜脸以外实在看不出什么内在矛盾;若以宏大叙事而论,高端服化道之下只有浮泛的人物关系,几乎毫无黑社会文化可言。大部分表演都比较浮夸,丁青反倒算是比较舒服的角色。
看过 Humanist Vampire Seeking Consenting Suicidal Person 🌕🌕🌕🌗🌑
故事很简单但拍得很好。颇有一点在或无聊或疲惫的世情中偶然共渡的时代情绪。
看过 谈判专家 🌕🌕🌕🌕🌗
除了结尾光头差佬追车和健身房枪战略显蛇足以外,观看体验堪称近年警匪片少见上佳之作——当然这是建立在大量照搬或照猫画猫的基础之上(优点和突兀之处多是因为对标原作),不过临摹能得精华也算可以了,部分归功于确实吃得透,部分归功于演员表演(刘青云属迎难而上,吴镇宇就是另辟蹊径了)。与原作最大差异在于港式摄影使情节紧张得多,比原作的美国九十年代低成本动作片的节奏要更爽(颇见香港动作片制作经验),而且本土化也算成功,原作隔膜之处在这一版里竟然觉得挺有共鸣的。动作桥段,追车戏分量刚好,看得很爽;枪战戏比较凑数,但布置也属周全,不太破功。
在读《Codes of Modernity》
#LibGen 资源已出,CE2770524D05E680B1166A427A0796F9 #此书已上天
#秃象读观闻.
读过《清入关前步兵研究》 🌕🌕🌕🌕🌗
四章分别对应60年内金/清军事水平突飞猛进的四个阶段——1613年吞并乌喇与1618年舍里甸之战令金军建立骑兵部队并出现骑射神话(C1);金军步兵初步建立于临时编组、冒矢被弹、操持战车云梯以攻城冲阵的绵甲军(C2);宁远之战前,明军开始采用红夷大炮与堡垒战术,令此后六年内金军受到极大限制,皇太极遂将绵甲军发展为战术多变、规模扩大的常备步兵,取代战车,用于执行火炮压制的野战战术和大规模的攻城战术(C3),最后完成步兵的火器化甚至组建鸟枪马甲部队将骑兵作战步兵化(C4)。作者着力描述此一“明清军事革命”,强调清方为应对明方火炮堡垒而通过升级步兵最终实现“军事革命”(火器步兵取代骑兵),进而认为明清战争切断明方火器发展之说不确(结论)。非常惊人的研究,满文老档用得稔熟。
#秃象读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