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 强调 #历史 对现实的作用,这其中就包含 #文化 的作用。
这种强调针对#道德 批判而来,确实比道德批判要实际一些,但是又似乎暗示了某种确定性,而这种确定性是一个非常长的因果链。比如他认为今天的中国要从几百年前开始看。
还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类的,强调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和必然性,总也感觉有失偏颇。
我还是觉得 #秦晖 的观点更靠谱,历史是没有必然性的,没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文化也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Edited 314d ago
#黄仁宇 强调 #历史 对现实的作用,这其中就包含 #文化 的作用。
这种强调针对#道德 批判而来,确实比道德批判要实际一些,但是又似乎暗示了某种确定性,而这种确定性是一个非常长的因果链。比如他认为今天的中国要从几百年前开始看。
还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类的,强调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和必然性,总也感觉有失偏颇。
我还是觉得 #秦晖 的观点更靠谱,历史是没有必然性的,没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文化也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秦晖 教授有次演讲说,人们觉得什么东西是一样的时候,古今一样,或者南北一样、东西一样,往往是对它不太了解的时候。
其实这是个生活常识。不懂外语的人会觉得欧洲语言都一样,甚至白人都一样。欧洲人则可能觉得黄种人都一样。这都是不了解的结果。
#秦晖|从最高纲领主义到绥靖主义:西方在俄乌问题上的错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dTkSmzKZk
//秦老師新講座,今天剛剛發佈,熱騰騰的!
禁止职高毕业生参加高考的规定简直毫无道理。过去有这一规定或许是因为计划经济下职高毕业生实行定向分配,现在大部分职高都已不包分配,却又不许参加高考,这就使由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中考”竞争之剧远甚高考。……它意味着只要一次输掉了“中考”,就几乎等于输掉了一生。于是“一考定终身”现象实际上由高考提前到了中考,竞争的残酷性也大大增加,给年龄更小的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而其连带效应更使得小学升初中、甚至幼儿园升小学都日益带有了“一考定终身”的性质。
- #秦晖 《教育有问题,但不是“教育问题”》1996
还以为是昨天写的,实际已是卅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