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寻找光的旅程 🌕🌕🌕🌕🌑
阿拉斯加的人和事。
感觉米利亚和珍妮两位女飞行员是灵魂人物,贯穿全篇。很有喜感的是,二战结束,其中一位女飞行员失业,当时准备要去干的工作是……女秘书。我想象了一下,她在知道自己可以被雇佣去阿拉斯加开飞机的时候,拿着手上的女秘书offer是何等有趣的心情对比。星野道夫和印第安人开玩笑问集合的时间是“日本时间还是印第安时间”,我还想当然以为是在讲时区,没想到是印第安时间是指约定的时间没有卵用,最后一个人到才出发哈哈。
读到后来也很伤感。他后来和这两位年近八十的女飞行员一起去了向往已久的欣杰克河流旅行,一路的对话,让他感觉自己是和她们分享的最后一个故事了。读的时候会自然而然觉得星野写下这样的感触,是因为她们两位年事已高,以后怕是没有机会了。然而下一页你就会读到,实际上却是他自己,很快便意外离世。我们拥有的时间永远比想象中少啊。
自然
人们总说,#社会 问题不像 #自然 问题那么精确。其实这不过是个 #统计 差异。
基本元素数量太少时,自然也是 #随机 的,而且是基本的、无法消除的随机,这是量子力学的范畴。基本元素多了,就到了 #宏观 领域,似乎就确定了,这不过是二三十个 #数量级 的变化而已。
哪里是随机,哪里才确定,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社会问题的基本元素是人,人的数量差异最多也不过十个数量级,和自然问题的二三十个数量级差异太大。
和自然问题一样,参与社会问题的人越多,表现就越确定;人越少,就越随机。
读过 荒野之歌 🌕🌕🌕🌕🌗
真美啊。无数细节,有的照片让人感到惊奇,有的照片会带给人扑面而来的感动,有的居然还很好笑。我爱那些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的照片。
说句伤感又难听的,看着看着很难不生出希望先灭亡的是人类。
看过 Queens 🌕🌕🌕🌕🌕
决定给个高分,无论是单看浅表的“动物纪录片”,还是深度挖掘的underlying message,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作为纪录片,摄影素材非常丰富且质量极高,后期昆虫女王那一集让我非常非常好奇这些素材都是怎么拍来的(然而最后一集的幕后居然完全没提,有点点遗憾,是真的很想知道啊!),不仅是泛泛地讲述某种动物的习性,而是跟随一只雌性动物以及其所在的群落、部族、家庭,用真实发生的故事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和共情,有几集的故事真的是拍成电影都不为过的程度……underlying message则是从雌性动物的视角还原动物世界真实存在的“母系社会”,摒除雄性为王的刻板印象,当然也展现了动物界富有多样性的“领导力”——女王或是alpha绝不仅仅是在贴身肉搏中占据优势,更有经验、智慧、坚韧、领袖气质和牺牲精神,但也少不了残忍和狡诈……最后一集介绍参与这部片子制作和拍摄的女性动保工作者,可以说是点睛之笔,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中女性的韧劲、热爱、同理心和互助精神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