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七宗罪 🌕🌕🌕🌗🌑
重操旧业看起了布拉德皮特和大卫芬奇,觉得芬奇还是行的,虽然没有被吹得那么牛逼,但他算是比较克制了,没有想要教育观众一些事情!
我觉得这部反派的概念并不能说服观众,也让人无法共情,敢情这点破事在你心里就是死罪了,真是无法理解,反社会说得动听……凯文史派西表演过于加分,其他没什么好的
两位主要角色太经典/典型了,一出来就懂了,我觉得已经看过一万部类似的东西,友:有没有可能后面的那些都是在模仿它,我心说也有道理。。
但结局是没有想到的,很合理,出彩,收得简单有力,并不阳光/普世价值才给人一种重锤感。
我觉得其实最大的罪,是想要审判他人的罪的欲望吧,觉得自己有权力,觉得自己可以剥夺生命之优越……或者瞬间的优越,这个大家可以继续在心理测量者去看(不是)
看完觉得心理测量者抄最多的1少数派报告2七宗罪吧…
看过《天鹅绒金矿》 🌕🌕🌕🌑🌑
歌太好听了,在我没看之前就在歌单循环了几年…画面很美,很上世纪且很滚,滚友能看挺乐的。
但剧情实在……乱得一团糟,似乎重视风格和表现>故事本身,我不知道这片到底是什么定位,传记了个什么= = 王尔德绿宝石也有点搞笑了,脑子里蹦出“XX靠XX传播……”
以及克里斯蒂安贝尔还演过这个啊,笑……和他之后演的一些略保守的白男()完全两路……hhh也算是个惊喜发现了
#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
继承新希望一贯的尿性,看得人昏昏欲睡,无聊得难受,及格分。
#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
忍了4部到这一部才开始好看了!谈论政治的内容变多(喜),然后还有那个知名meme出处啊啊啊。。。。2和3连在一起看是最好的。在2这部里,有一些安纳金身上的阴云的先兆:他告诉帕德梅他杀光了所有沙地人时,达斯维达的背景音乐响了起来。人是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
#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
我占领了高地!!()看完后劲巨大,我好痛苦……爱一个人愿意为救她弃绝一切,但走到太远的地方无法回头。太惨了,啊啊啊啊啊…………以及欧比旺你好冷的心,我想他最后看向安纳金的眼神是那么矛盾,却连一只手都没能伸出去……朋友说绝地可能是修无情道,深感赞同……
#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青春变形记 🌕🌕🌕🌕🌕
不光是ABC的故事(应该叫CBC?),也是所有新一代的故事,和所有妈妈与女儿的故事。
哭到泪崩,简直是多少东亚家庭的写照……孩子怕妈妈,妈妈怕妈妈的妈妈……所有人都竭力维持一个完美女儿完美女人的形象,生怕让母亲失望……
电影前半部分感到上一辈的过保护甚至是侮辱性的。我小时候也偷偷笑话班里妈妈来送饭送外套的孩子…(忏悔)类似的子代因为被“爱”而无法反对的压抑,对人可以造成持久的磨损与驯化。但美美也爱着妈妈。非常复杂的情绪,在亲情中我们无法准确分割出那些感到爱和痛苦的时刻……
再有一点特别喜欢的是友谊的呈现。这些永远爱你的朋友太好了,美美说每当想到自己最爱的人(她谎称是爸爸妈妈)就会让自己心灵平静,此话不假……我们这一代人的朋友,比家人还能够理解你,支持你,不是自己选择的家人,是什么呢?
最后新怡带着美美一起飞的那段,突然发现只有保留了小熊猫的人才能见到新怡,因为新怡也留下了它。这真的是祝福,而不是inconvenience。
看这部时每当回想起在林子里找到还是小女孩样子的,哭着的妈妈那一幕,我的眼泪都喷涌而出……与近些年来见过很多“父母皆祸害”或者“断亲”式的对抗不同,这部片子想到母亲(们)本应拥有什么。淡豹说得好,问题在于人对于人本应享有的尊严、幸福有多少信念。得首先有那种信念,才有无条件的爱。
#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欢乐谷 🌕🌕🌕🌑🌑
还好吧,没有想象中的好看,可能是我很久以前看过所以有一些潜意识……首先,托比马奎尔太萌了(每次看托比主演的片都说这个),这点可以让我原谅很多。有比较动人的地方,举例女儿教母亲性体验,比如喜欢绘画的老板,母亲选择爱情而父亲最终理解她。还有托比变彩色是因为他站出来保护母亲,从欢乐谷里出来后不再做电视儿童了,而是开始去关心身边的人……挺多还不错的点,意识也很先进。每次想到某部电影的意识时,一想《苹果酒屋法则》这种东西在2000年提名了一堆学院奖,我就能原谅太多东西。
但我对这类反乌托邦题材现在也有了一些疑问: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树立一个假牌子,然后打倒它?奥威尔带着担忧去描写一个处处被监视的社会,而我不感到欢乐谷有这份忧虑。制造一个只有快乐与秩序的假世界,然后带来混乱,看似是在思想解放其他人,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把任何地方都变得和我们的现实一样?我们的现实就这么好吗?这些人只是电视剧里的人,他们不需要被解放!欢乐谷的社会表面上完全是现实的映照,可它没有真正的运作机制,乌托邦是一个空碗,好像等待着主角带来什么。
而且给遥控器的老头动机实在太可疑了,为什么选择随机绑架其他人进电视剧呢,就因为托比是一个家庭不幸的电视儿童吗?最后托比从其中出来时,他笑笑把车开走了……到底为什么……如果想让自己的主题被严肃对待,就不要做出一个纳尼亚传奇衣柜般的,圣诞老人礼物般的起点。
#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沙丘2 🌕🌕🌕🌕🌕
看了两遍,太喜欢了!
和朋友讨论保罗在2的转变契机,友对保罗的信任度很低,觉得他从很早开始就在利用其他人。
我自己的观点是至少在找到核弹之前都是80%的真心,20%的野心,当他碰到哥尼之后,这种状况变化了,他发现自己as a duke比作为弗雷曼人有更大的力量,那之后他掏出了之前和chani说“我想和你平等”时摘下的家族戒指,重新戴上。有了原子弹,再加上弗雷曼人,甚至足以和皇帝叫板。他突然得到这么强的力量,于是野心也跟着强烈膨胀。
第二天再想,我觉得转变的完结在他喝下生命之水之后,看到了自己的哈克南血脉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角色幻灭的故事,不是他成长的故事。
我的观点是,保罗在这里觉得他的恨不再重要了。他的恨来自哈克南人联手皇帝对父亲和家族的屠杀迫害,以及与哈克南的世仇,这都是非常血脉的东西。得知母亲和自己也流着哈克南的血之后,仇恨的根基突然坍塌了。一切都是被设计好的路线,哪怕是基因,哪怕是亲情(我觉得保罗摆了!你要我是吗,那你来拿罢.jpg,屈服于命运了…!
他有一些野心,而舞台刚好来到他身边。当那些坚持不再重要时,他挥挥手就将厄崔迪家的品德扔掉,发动了圣战。
唉,看小说其实觉得保罗是个有些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候很冷酷,有时候也很可怜,他已经看穿他的人生是命运的木偶,还要带着这种重负接受使命……说出要娶公主时,我第一天还在吐槽,看小说+二刷之后就觉得他是真的爱契尼的,只是对宿命彻底摆烂了……只能反复看着契尼却什么也不能辩解。被菲德罗萨一刀插进身体时,濒临死亡他本能看向了契尼,才被菲德罗萨抓住弱点试图激怒保罗。
而且从这部起总觉得之后要大改剧情。留着契尼的线会不会就是为了宰保罗的呢……契尼反倒更像主角的成长线,现在在她的故事四分之三处,一无所有,对爱情失望,也失去了一直为之奋战的族人,但她明白自己的路在哪里。期待第三部,牛蛙快点端上来吧!!!
#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下一球成名 🌕🌕🌗🌑🌑
太难受了,说是有笑有泪实际上体会到的只有尴尬。选择切入点是很不错的,边缘人Loser,边缘群岛,边缘群体,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演员,有趣的本地文化,但导演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法鲨细腻的表演在其中格格不入,感觉是要扮一个刻板印象白男唱白脸(足协主席唱红脸),但他又做得很细腻,以至于让人从最开始就这么喜欢…然后到说教/说理/背台词的部分就尤其不能接受。
#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毒液2 🌕🌗🌑🌑🌑
稀烂,汤姆哈迪老师演这个精分苦了你了
#usemyeyesefficiently
看过 恋爱假期 🌕🌕🌗🌑🌑
奔着凯特温斯莱特去看的,姐太美了,姐的心碎时刻脆弱时刻坚强时刻都这么美丽。姐又是这样一个善良体贴的人,我愿意为姐擦眼泪……(开始贴膜……)意外收获裘德洛,他的角色悬念做得好。卡梅隆迪亚兹浮夸的演技一如既往令人难以喜欢。
剧情很拖沓,无聊得频频注意力分散。可能对于处于一些twisted relationship的人有帮助,或者至少可以令他们共情,想到未来可能的美好邂逅,放下过去的有毒的感情(。。。适合陪着失恋的朋友看的一部。。。),但对我来说就有点无聊了。
#usemyeyesefficien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