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图灵测试 是判断 #人工智能 的标准。但其实稍微想想就会知道,图灵测试检验的并不是机器是否有智能,而是机器是否像人。也就是说这个测试的默认前提是:智能与人是等同的,两者互为充要条件。
如今网络上正在进行最大规模的图灵测试,结果已经很明显:绝大多数人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判断对方是机器还是人。这个测试就是 #ChatGPT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当人们发现自己无法区分对方是机器还是人时,也只能求助机器——于是出现了各种软件,用来检测文章是否由机器生成。
关于理解的问题也存在类似情况。判断一个人是否理解一个问题或一篇文章的传统做法是提问测试,包括高考的各种考试都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对方换成机器,人们似乎就认为这个方法无效了。 #中文房间 就是一个典型的思想实验,用于证明机器不可能理解人类语言和思想。实际上,人类对机器的要求远远高于对自己的要求,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所有人都是 #严于律人 、 #宽以待己 。
人工智能
Edited 242d ago
ChatGPT依賴於他們的肯尼亞工人運作。AI公司希望你相信AI會像魔法一樣代替所有煩人的人類僱員,實際上AI的運作依賴於在其它國家的——那些工資更低的國家,遠在非洲與南亞——低薪勞動力。
例如肯尼亞這樣的語言為英語的低薪國家。AI公司同樣把工作外包,工人們在苛刻的環境下做電腦流水線工作,工作量很大,不得不在幾秒內完成貼標籤任務,包括審核,一些工人被迫每天觀看數小時的性暴力和謀殺等畫面。OpenAI自2022年就在用肯尼亞工人。
這和其它互聯網公司的跨國外包審核用工情況很像。你也能想起那些為發達國家學生寫學術論文的被困在自己貧困國家裡的僱員們,同樣的事情又一次發生了。
60 Minutes上週對此作了報導:AI訓練對時薪2美元(14.5人民幣)一小時的肯尼亞工人影響巨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S50KXjAX0
衛報去年的報導:肯尼亞審核者譴責AI模型訓練的代價:“它完全摧毀了我”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3/aug/02/ai-chatbot-training-human-toll-content-moderator-meta-openai
https://pivot-to-ai.com/2024/11/30/meet-the-underpaid-workers-in-nairobi-kenya-who-power-openai/
#AI #人工智能 #openai #chatgpt #勞動 #勞工
Edited 67d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