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没折腰FM | 影评剧评》 🌕🌕🌕🌕🌑
最常听的影视播客之一,很担心空山的嗓子
#吐点泡泡
吐点泡泡
听过《Beyond the Screenplay》 🌕🌕🌕🌕🌑
常听的英文影评播客,几个主持人都是业内从业者,都很可爱。有跟进院线片也会聊一些经典老片,以聊观后感和剧情创作评述为主。
#吐点泡泡
读过《正午之魔》 🌕🌕🌕🌕🌗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生命力,而在写下这句话的一刻,我的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即使悲伤时也是如此。/我会竭尽全力活下来。就好像是,我的生命和我彼此对立、痛恨、想逃离彼此之后,现在已永结纽带,如胶似漆。
半年时间终于断续读完,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读后会略觉疲惫,琐碎案例的频繁出现让大脑应接不暇;但隔一段时间就会回想起其中的段落,想要回到这个清晰、安全、富有感受力和同理心的语言世界中。如果有可能,未来想收实体书,也建议所有读社科类书籍、像我一样会对电子屏幕感到不安的朋友能读实体书就读实体书。迈开腿!去书店!去图书馆!听从内心的召唤,只要迈向治愈,你就已经在治愈自己了。
#吐点泡泡
看过《涉过愤怒的海》 🌕🌕🌑🌑🌑
2-3星吧,光看了个开头有预感到后面会想骂。逻辑不自洽,要表达关心孩子还奇观化二次元奇观化青年世界,明显是60s年龄的剧本写给40-50s年龄看的片,孩子只是你们自我高潮的道具罢了。想两头讨好结果把娜娜的痛苦无限放大让观众对真正受害者无法共情甚至产生隔膜,我不知道导演在想什么。
奇观是表达的辅助,是彻底服务于观众的项目;如果电影从头到尾只有奇观的堆砌而没有扎实的表达,就注定只能留在影厅的那一百多分钟里,经不起观影体验之外的走出影厅的回味和推敲。
这两年的内地电影争相比惨让我觉得咱老中人真苦啊,大家精神状态都不好,有意思吗我请问?老实说有点看腻了痛苦的奇观,想念清淡的小品,想念四两拨千斤的深入刻画,想念爱情神话。
#吐点泡泡
看过《星际旅行:舰长峰会》 🌕🌕🌕🌕🌕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每当我对人性和世界失望了,便回家看一集星际迷航”。ln和大雷闪得我...完全是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不知道是嗑到了shatnoy还是嗑到了spirk...
#吐点泡泡
看过《特雷弗·诺亚:那是种族歧视》 🌕🌕🌕🌕🌗
愤怒不是口不择言的借口。/平权法案和运动的意义不是给你领先优势,你只不过也想站在那里,大家一起往前跑。
看过最喜欢的一场崔娃单口,第三世界人民处境的相似令人灵魂震颤,竟然能和脱口秀演员深度共情,因为他表演的缝隙中流露出的真诚和情绪…最后一段太棒了,看得又哭又笑。
#吐点泡泡
听过《夜食堂駭人事件-A Chilling Winter Night》 🌕🌕🌕🌗🌑
吴记云吞皇
#吐点泡泡
听过《Human After All》 🌕🌕🌗🌑🌑
有点敷衍吧...还是我欣赏不来|Make love
#吐点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