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
读过 海鸟的哭泣 🌕🌕🌕🌕🌗
鸟类有11,000多种,其中约有3%(350种)以海为生。书中,作者选取了10种介绍,而实际提到的鸟类则更多。
作者是个写作高手,他自己描写,也从其他文学家的作品里截取对海鸟的描写,他对海鸟的热爱在文字间流淌。驾驭风暴的暴风鹱,游牧大师海鹦,同类相食的鸥鸟,生于绝壁的三趾鸥,“社会化忠贞”的海鸦,象征贪婪与黑暗却被人类驯服的鸬鹚,用嗅觉地图表征大海的剪水鹱,凶猛冷漠的鲣鸟,不懂恐惧的大海雀,大天使般的聪慧信天翁。热爱但不偏爱。对于某些海鸟的凶猛,残暴描写,让人不寒而栗。“鲣鸟有着最小的瞳孔与最苍白也最清澈的虹膜,如同海蓝色沙漠里的一束黑暗,有着最高限度的冷淡,以及最低限度的慷慨”。
虽然同样都在大海之上讨生活,但海鸟们习性却并不相同。塑造不同行为模式的,是它们眼前的“周遭世界”,它们接触并感知的世界。在海鸟的“周遭世界”种,家最重要。被捕捉的海鸟一旦得到自由,第一时间就是要返家。为了养家,鱼最重要,为了鱼,遨游几万里也不在话下。一切,为了生存。
题目虽然是海鸟的哭泣,主题是探讨生态危机。但作者却非常隐忍而且冷静,直到介绍到第9种鸟的时候,才从历数人类对大海雀的灭绝做出的蠢事,引出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危机。在人类的“周遭世界”种,海鸟是餐桌上食物,猎奇的装饰,娱乐的猎物,研究保护的对象……有意无意的,人类通过直接杀,捕鱼业争夺其食物,四处旅行带来天敌与病菌,以及工业化改变环境的方式,大幅度减少了许多种海鸟的种群数量。
大自然似乎有某种中道,某种平衡。稍有偏离或失衡,轻则亡族,重则灭种。人类不停的扩展生存边界的同时,对其他物种带来伤害。不知鸟类是否知道自己的处境,人类又知道多少。所谓海鸟的眼泪,从爱鸟者的眼眶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