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娃娃

豆瓣 蘋果音樂 Spotify
泥娃娃

登入後可管理標記收藏

相關收藏單

2022·書音影

Panai Ni Wa-Wa
藝術家: 巴奈
出版發行: 角頭文化
發佈日期: 2000年1月1日
時長: 55:22
類型: 民谣
條形碼: 4711479434567
專輯類型: 专辑
專輯介質: CD

8.9 / 10

61 個評分

評分人數不足
簡介

「她很簡單,是我們太複雜了。」panai的朋友小湯曾經這麼說。
當一種純度百分百的誠實質素,在眼前乍然展現時,會讓久經塵俗薰染的人無法逼視。簡單、坦率、像把利刃,俐落地切進複雜糾結的情緒肌理。
panai的人和音樂,給我這樣的感覺。同樣是來自台東的原住民歌手。如果說;陳建年、紀曉君的音樂貼近自然,歌詠風、海洋、山林、色彩晴朗;panai的歌則顯得色調濃重而沈鬱,勾勒著她流浪各地的足跡。
聆聽panai,首先引人注意的是;嗓音中的飽滿情緒,溢出了原本歌詞與旋律的意境,超越了語言、族群、身分,她展露了一種人類共通情感中的寂寞與悲情,一個不小心,聽者就會在她傾瀉而出的情緒中,慘遭滅頂。
「唱歌對我而言,先是具有平衡情緒的療效,其次才是為了表演。喜歡掌聲、喜歡被注視,這些都是後來才產生的需求;從小時候第一次彈吉他開始,唱歌只是為了我自己。」她說。才十幾歲的年紀,她就學會以離開的形式終結對現狀的不滿,離開台東的家,走過高雄、岡山、台中、鹿港、台東、台北,邊走邊唱,構築了一幅音樂流浪地圖。
現在的她,落腳宜蘭,在一間有著豪華歐式裝潢的民歌西餐廳駐唱。曾經,我坐在餐廳的一個角落,耳邊聽見的,除了panai的歌聲,還有牛排上桌時,熱騰騰鐵板發出的滋滋聲;她依著服務生遞上來的點歌單,唱著一首又一首的流行歌曲,不痛不癢,沒有情緒,維持一種平和的用餐氣氛。偶爾,向台下我們這桌熟識的朋友使幾個調皮的眼神,我們靈機一動,在點歌單上寫下幾首她自己的創作,她看了一眼,露出一個捉狹的微笑,隨即開始用力的刷著吉他,大聲坦率地唱著我們所熟悉的panai式悲調,穿透了原本紛紛嚷嚷的餐廳氣氛,這時,有幾個別桌的客人抬起頭來,向舞台望去,露出詫異的神色,也許是為這樣的聲音驚艷吧!我這麼想。從我這個角度的視野望過去,舞台上下一分為二,呈現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台下是闔家用餐的愉悅與嘈雜,而台上的panai則在她自己的狀態裡,揮灑悲情。這是一種被錯置的處境,然而,panai 對此完全自覺,她清楚的知道,這不過是對生活現實的一種妥協,與尊嚴無關。 panai的中性特質,不僅在於嗓音,還有她的思考模式與說話方式,難得看見她表現女人嬌態,偶爾,會流露一種「母獅的溫柔」,威嚴但慵懶,搔搔一頭濃密的黑髮,抬抬眉毛,對你的話不表同意時會撇撇嘴,與人交談時,經常聽見她朗聲大笑、或者皺著眉,顯現一種孩子似的好奇或狐疑;唱歌時,那一張線條分明的面孔幾乎是她的歌聲之外,最引人注意的一道風景,她一雙濃眉的糾結與舒張,反映著曲子裡的情緒起伏,在一收一放之間,讓人窺見她平時不輕易釋出的情緒。聽過她唱「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人就會知道,「快樂」二字原來能被詮釋得很悲涼。
無根漂流的心理狀態,促使她階段性地尋求生活定點,也許是一份工作、一場學習、或是一段愛情;然而,當關係結束、當心境變遷,又再度離開,是終點,也是下一段航程的起點。故鄉,永遠只存於想像之中,找不到自己的部落。
揹著吉他,遊走在天地之間,這樣的背影或許看來蒼涼而傳奇,是的,我們想要你從專輯內頁的照片上,產生這樣的想像;但是,去聽她的歌、去讀她的詞,你會遇見一種熟悉的感覺,疏離與寂寞,久藏心底,被她的歌聲召喚而出,輕觸即四處漫溢,無法收拾。
自覺,疏離,從山林到都市,流浪已久的panai自有一套心理防衛機制,抵抗著虛假向性格裡滲透。她展現一種純粹,力量撼人。在界限模糊、是非渾沌的這個世代,這樣一種斬釘截鐵的聲音,已經很難聽見了。

tracks

1. 泥娃娃
2. 不要不要讨好
3. 巴奈流浪记
4. 浮沉
5. 捆绑
6. 大武山美丽的妈妈
7. 过日子
8. 失去你
9. 天堂
10. 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11. 怎么会这样
12. 每一天

play this album
短評
評論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