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的結構
豆瓣![科學革命的結構](/m/book/2022/05/123d158810-55bb-42d7-a163-d586e8f2a224.jpg)
50週年紀念版
孔恩 译者: 程樹德 / 傅大為 …
简介
1962年,《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成為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里程碑。五十年之後,本書仍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論點。作者孔恩以本書質疑我們一向居之不疑的線性進步史觀,主張革命性的點子並不出自「常態科學」,即例行性、累進式的研究活動,如做實驗與積累事實。而科學革命——破壞傳統思路、 提出新奇點子的突破時刻——發生於常態科學之外。孔恩寫作本書時,科學以物理學唯我獨尊,現在則由生物科技領一時風騷,但是他的點子歷久彌新,例如常態科學製造異例,再由科學革命撥亂反正、消解異例。
這本50週年紀念版,科學哲學家哈金(Ian Hacking)撰寫的〈導讀〉頗有洞見。他對因孔恩而流行的詞彙做了澄清,包括「典範」、「不可共量」,也討論了孔恩的理論與當今科學的關係。
contents
【50週年紀念版】導讀 / 哈金(Ian Hacking)
〈導論〉科學的哲學發展史中的孔恩 / 傅大為
序
1 導言:歷史的角色
2 常態科學之道
3 常態科學的本質
4 「常態科學」是解謎活動
5 典範的優先性
6 異常現象與科學發現的出現
7 危機與科學理論的出現
8 對危機的反應
9 科學革命的本質及其必要性
10 革命即世界觀的改變
11 革命無形
12 解決革命
13 通過革命的進步
後記——1969
譯名索引
其它版本
-
科学革命的结构 2022
-
科學革命的結構【50週年紀念 修訂版】 遠流 2021
-
科学革命的结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
-
科學革命的結構 遠流出版公司 2007
-
科学革命的结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
科学革命的结构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