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黑白
Douban
世界钢琴家访谈录
焦元溥
visão geral
【作品看点】
★当今音乐世界苐一套一手顶尖钢琴家访谈录,经典之作重磅再现,简体版、繁体版、日文版同步问世。
——《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于2007年初次出版,主要收录焦元溥自2002至2007年之间的钢琴家访问,共53篇,55位钢琴家,53万字。2019年新版更新与浓缩原访问内容至44万字,原来55位钢琴家中,有30位增加新内容,又添53位钢琴家访问,最终成为容纳106篇访问、107万字、108位钢琴家、109位音乐家的煌煌巨著,堪称一部正在发生的古典音乐史。
★媲美小说的真实传奇,字字扎实的纸上大师班。出版、音乐、文化三界领袖几米、林怀民、吕绍嘉、几米、杨照、张艾嘉、詹宏志挚爱推荐。
——齐默尔曼三十年来唯一长篇专访,贾尼斯首度披露美苏冷战中音乐外交细节,白建宇夫妇险遭特工绑架的惊险遭遇,俄国钢琴家对于铁幕年代的集体回忆,波格雷里奇、邓泰山、霍夫、巴维杰等访问跨度长达十年的人生轨迹……从名家泰斗到乐坛新星,从巴黎到莫斯科、维也纳、台北、纽约,访谈内容不仅关乎音乐,更包括了音乐家们对于艺术、文化、政治、社会、家庭以及人生的讨论。爱乐人和习乐人可从中开拓视野,纵览20世纪至今的钢琴演奏史、学派与风格变化与重要名家传承,获益良多,普通读者更可通过本书,展开音乐与文化的思索。
★1999-2019,音乐作家焦元溥20年珍贵现场记录,追踪108位世界级钢琴演奏家,辐射全球30座古典音乐之都,勾勒20世纪至今众多钢琴演奏家璀璨星图。
——焦元溥以惊人的勤奋和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创造了自身独特的一块音乐鉴赏、策划、推广领域,改变了台湾古典音乐的演奏与聆听环境,更将影响力扩展到中国大陆及日本等地。从1999到2019,焦元溥遍访世界各大钢琴名家,将20年的心血汇聚成这部珍贵的访问记录,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洞见,引领音乐人和普通读者走入大师级的音乐殿堂。
【媒体推荐】
结合对钢琴音乐的赤子之爱与渊博学养,焦元溥是能直探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性情中人。因此《游艺黑白》不仅是他二十年遍访世界各大钢琴名家的珍贵纪录,更是处处闪烁人生智慧,探究生命真理的精彩故事。本书深入浅出,可读性极高,音乐人、一般读者千万不要错过!
──吕绍嘉,国际知名指挥家、台湾爱乐音乐总监
我没学过音乐,编舞时自卑而焦虑。读元溥的书,去听他提到的音乐,久而久之,竟然“不会作诗也会吟”。元溥的书让人觉得古典音乐充满人的体温,可亲可爱。只有元溥有这本事!
——林怀民,“云门舞集”创办人
焦元溥带我迈入古典音乐第一步。由于这一步,我排除了因为不懂而产生的莫名抗拒,也开始明白为何年轻的他如此着迷于这些几百年前的创作,以及一生都在和古典音乐谈恋爱的演奏家。每一首曲子都是情感,一如元溥的每一篇访问。作为读者,我除了感谢,更期待他带我聆听更多精彩的演出。在此,就不如先好好享受他《游艺黑白》的最新版。
──张艾嘉,知名演员、电影导演
何其幸运,有这套书为我们开启一扇神奇的音乐之窗。看见当代的传奇钢琴家,如何奏出最动人的音乐
──几米,著名绘本画家
十二年之后,等到了《游艺黑白》的新版。旧版问世时,焦元溥是台湾音乐界一颗前所未见的奇异新星,用这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深邃而美丽的钢琴音乐世界;新版堂皇脱胎时,焦元溥已然创造了自身独特的一块音乐鉴赏、策划、推广领域,不只是改变了台湾古典音乐演奏与聆听环境,还将影响力拓展到大陆及日本等地。《游艺黑白》其实从未过时,从旧版到新版,见证的是元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见,而要能有这样的成长,仰赖的是他更辛勤不懈的努力──聚集108位顶尖钢琴家的人生与音乐告白于一书,这背后的准备与坚持,应该足可另外再写成一本书吧!
──杨照,作家、文学评论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访谈的形式书写音乐史,梳理二十世纪至今的钢琴演奏史、学派与风格变化、重要名家传承、诠释与演奏观点,兼及重要作曲家与乐曲,形成透古通今、纵横交错、迭代更新、交融杂陈的迷人景观。作者对许多钢琴家的追踪和访谈长达三五年到十年不等,碰撞交流过程中呈现出罕见的深度、广度、密度、高度,钢琴家们敞开心扉、巨细靡遗、畅所欲言,甚至主动参与问题设计与内容讨论,多次来回修订,每一篇均可视为钢琴家的口述自传。
全书共四册,计107万字,收录106篇访问,是焦元溥耗时20年,追踪世界108位钢琴家、109位音乐家的访问实录,聚焦的钢琴家来自各学派、文化、地域、种族、年代,代表了当今钢琴演奏领域的最高水准,为了尽可能呈现多元面貌,作者还访问了数位古钢琴名家。在编排上,一至四册整体而言以钢琴家出生年排序,第一、二册大致以学派或地域划分章节,第三、四册则渐渐走向个人化。
【分册内容介绍】
第一册(1912-1944)
钢琴的出现,带来音乐创作天翻地覆的改变。它是表现性能最强、和作曲家互动最频繁的乐器。它要求对音乐最全面的理解与掌握,也拥有最广泛多元的曲目。因此,要成为钢琴家,必须也得是学者、音乐家、艺术家与运动员,甚至还是哲学家与时空旅人。
收录在第一册的钢琴名家,多是各演奏学派的重要传人、赫赫有名的大师与国际赛事获奖者,更是二十世纪音乐史不可或缺的要角。他们是时代的见证,受教于昔日钢琴巨擘,又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钢琴学派的演变与发展。贾尼斯是美苏冷战中音乐外交的代表人物,本书访问是他首度透露相关细节;史兰倩丝卡学承多方,甚至与拉赫曼玛尼诺夫请益,经历尤其特殊;三位亚洲钢琴大师——傅聪、殷承宗、王青云——的人生故事,更是令我们在细细品味钢琴艺术之外,感慨世事多艰,莫测难言。
第二册(1944-1953)
收录于第二册的钢琴家,除了科瓦切维奇,皆出生于1944至1953这十年之间,在相似的大时代背景中成长。这是世界大战结束,美苏成为超级强权,世界秩序重组的时代,也是百废待举,从断垣残壁重新出发,求新也求变的时代。大环境如此,钢琴家也反映世局,悲欢离合、幸运无奈,都在音乐里细说从头。
名家辈出的德国钢琴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何销声匿迹?作为战后德国唯一享有持续国际名声的钢琴家,奥皮兹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得故事?英国为何长期没有培育出自己的钢琴家与作曲家?本册唯一的英国钢琴家多诺霍,将娓娓道出自己对于英国钢琴传统的理解。白建宇夫妇险遭朝鲜特工绑架,曾是昔日欧洲各报头条;陈必先含辛茹苦的学琴过程,或许更令人讶异与震撼。“匈牙利三杰”的访问承接了第一册中桑多尔和瓦萨里的艺术理念,群星闪耀的俄国钢琴家则在这动荡不安的十年里各自面对不同的人生际遇,荣耀有时,痛憾有时。
第三册(1954-1965)
随着国际交通往来频繁,音乐学习与交流愈来愈普遍,学派与地域特色也就愈来愈不显著。第三册内容仍大致由地域分类,但访问内容愈来愈个人化,读者将自此看到学派影响如何变化消长,反思学派的定义与意义。
本册独立成章的齐默尔曼与波格雷里奇两篇独家访谈,前者为齐默尔曼近三十年来唯一长篇专访,后者先后访问跨度长达十年,被波格雷里奇收入个人官方资料,成为他独有的“传记”。所谓“音乐见天地,一人一世界”,正是对两位大师最好的注解。
本册中同样追踪访谈超过十年的钢琴家还有邓泰山、霍夫、巴维杰与齐柏丝坦,他们或是来自东南亚的山野,以赤子之心琢磨出缤纷灿烂的音色,在孤独中解读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秘密;或是多才多艺,在钢琴演奏之外,于文学艺术亦深有造诣;或是大器晚成,在访问中见证演奏事业的起步与辉煌……
第四册(1968-1990)
主观而言,钢琴家的成长与教育背景,自然和其艺术与人生息息相关。然而无论就风格或曲目,收录于本册的钢琴家,整体而言较前辈展现出更大的融合性,学派与地域对其演奏风格的影响也愈来愈淡。这也代表了钢琴演奏发展至今的趋势之一:不同的传统不再是分界或桎梏,而是可以彼此借鉴与吸收的宝藏。
如毕业于巴黎高等音乐学院的塔霍,现在的技巧概念却得益于俄国大师索科洛夫;当今俄国钢琴学派的顶尖代表贝瑞佐夫斯基,却相当欣赏传统法式“似珍珠的”演奏;横山幸雄与列夫席兹,曲目广到惊人,学派背景对他们而言,像是遥远的过去。还有像费尔纳与弗格特这样曲目多以自身文化为主的钢琴家,但他们的诠释角度也更面向世界……
至本册第二部分,更收录了更年轻的、比例极高的亚洲钢琴家访问。亚洲有属于自己的欣赏角度与聆听观点,我们更该有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并非要扭曲西方经典音乐,或恣意比附解释,而是在努力深入了解后,以我们的文化丰富古典音乐的内涵,为这门艺术开创更宽广的表现可能,探索更深邃的精神层次。他们代表了古典音乐的现在,也将成为这部正在发生的古典音乐史的未来。
contents
第一册目录
***
第一章 欧洲篇
前言 不只是钢琴,也不只是钢琴家
桑多尔 György Sándor
普莱斯勒 Menahem Pressler
巴杜拉-斯科达 Paul Badura-Skoda
德慕斯 Jörg Demus
阿丘卡罗 Joaquín Achúcarro
瓦萨里 Tamás Vásáry
***
第二章 法国篇
前言 法国钢琴学派在20世纪的转变
布特利 Roger Boutry
昂特尔蒙 Philippe Entremont
帕拉斯基维斯科 Théodore Paraskivesco
***
第三章 俄国篇
前言 俄国钢琴学派的传承
施塔克曼 Naum Shtarkman
达薇朵维奇 Bella Davidovich
巴什基洛夫 Dmitri Bashkirov
阿什肯纳齐 Vladimir Ashkenazy
雅布隆斯卡娅 Oxana Yablonskaya
薇莎拉兹 Elisso Virsaladze
克莱涅夫 Vladimir Krainev
***
第四章 美国篇
前言 从旧世界到新大陆
图蕾克 Rosalyn Tureck
史兰倩丝卡 Ruth Slenczynska 贾尼斯 Byron Janis
弗莱舍 Leon Fleisher
格拉夫曼 Gary Graffman
卡宁 Martin Canin
谢尔曼 Russell Sherman
罗温萨 Jerome Lowenthal
***
第五章 亚洲篇
前言 钢琴演奏在亚洲
傅聪 Fou Ts'ong
殷承宗 Yin Cheng-zong
王青云 Bobby Wang
***
第二册目录
***
第一章 欧洲篇
前言 “二战”后的欧洲音乐教育
兰基 Dezső Ránki
柯奇什 Zoltán Kocsis
席夫 András Schiff
奥皮兹 Gerhard Oppitz
多诺霍 Peter Donohoe
***
第二章 俄国篇
前言 从俄罗斯到苏维埃
鲁比莫夫 Alexei Lubimov
莱昂斯卡娅 Elisabeth Leonskaja
阿列克西耶夫 Dmitri Alexeev
阿方纳西耶夫 Valery Afanassiev
贝尔曼 Boris Berman
维阿杜 Vladimir Viardo
鲁迪 Mikhail Rudy
***
第三章 法国篇
前言 挥别传统做自己
鲁维耶 Jacques Rouvier
科拉德 Jean-Philippe Collard
拉贝克姐妹 Katia & Marielle Labèque
贝洛夫 Michel Béroff
海瑟 Jean-François Heisser
罗杰 Pascal Rogé
卡萨利斯 Cyprien Katsaris
恩杰丽尔 Brigitte Engerer
***
第四章 亚洲篇
前言 自亚洲绽放的世界之光
白建宇 Kun Woo Paik
陈必先 Pi-hsien Chen
***
第五章 美洲篇
前言 从北美洲到南美洲
科瓦切维奇 Stephen Kovacevich
弗莱雷 Nelson Freire
列文 Robert Levin
奥尔逊 Garrick Ohlsson
奥蒂茨 Cristina Ortiz
***
第三册目录
***
第一章 齐默尔曼
前言 音乐见天地,一人一世界
齐默尔曼 Krystian Zimerman
***
第二章 俄国与法国篇
前言 演奏学派的回顾与省思
埃马德 Pierre-Laurent Aimard
路易沙达 Jean-Marc Luisada
穆拉洛 Roger Muraro
蒂博代 Jean-Yves Thibaudet
巴维杰 Jean-Efflam Bavouzet
特鲁尔 Natalia Troull
布朗夫曼 Yefim Bronfman
谢尔巴科夫 Konstantin Scherbakov
齐柏丝坦 Lilya Zilberstein
***
第三章 波格雷里奇
前言 保持自我,才是人间最艰困的挑战
波格雷里奇 Ivo Pogorelich
波格雷里奇谈2016年的日本独奏会曲目与新录音
***
第四章 美洲与欧洲篇
前言 文化交流与时空探索
布劳提冈 Ronald Brautigam
斯泰尔 Andreas Staier
洛蒂 Louis Lortie
霍夫 Stephen Hough
汉弗里格 Andreas Haefliger
普缇南 Roland Pöntinen
乌拉达 Stefan Vladar
***
第五章 亚洲与中东篇
前言 从中东走向世界,将世界带往亚洲
魏乐富与叶绿娜 Rolf-Peter Wille / Lina Yeh
陈宏宽 Hung-Kuan Chen
邓泰山 Dang Thai Son
艾尔巴夏 Abdel Rahman El Bacha
吴菡与大提琴家芬克尔 Wu Han / David Finckel
小山实稚惠 Michie Koyama
***
第四册目录
***
第一章 1968—1976
前言 迎向无国界的地球村
布雷利 Frank Braley
塔霍 Alexandre Tharaud
贝瑞佐夫斯基 Boris Berezovsky
安德谢夫斯基 Piotr Anderszewski
安兹涅斯 Leif Ove Andsnes
陈毓襄 Gwhyneth Chen
弗格特 Lars Vogt
横山幸雄 Yukio Yokoyama
刘孟捷 Meng-Chieh Liu
基辛 Evgeny Kissin
费尔纳 Till Fellner
卢冈斯基 Nikolai Lugansky
路易斯 Paul Lewis
梅尼可夫 Alexander Melnikov
列夫席兹 Konstantin Lifschitz
***
第二章 1976—1990
前言 千山万水,只是开始
安宁 Ning An
简佩盈 Gloria Chien
艾卡斯坦 Severin von Eckardstein
陈萨 Sa Chen
寇柏林 Alexander Kobrin
李嘉龄 Ka-ling Colleen Lee
查梅 Bertrand Chamayou
严俊杰 Chun-Chieh Yen
伽佛利佑克 Alexander Gavrylyuk
布雷查兹 Rafał Blechacz
阿芙蒂耶娃 Yulianna Avdeeva
王羽佳 Yuja Wang
张昊辰 Haochen Zhang
***
后记 焦元溥专访焦元溥
附录 钢琴家图片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