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巴以”
全部 | 书籍 (7) | 影视 (7)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敌人与邻居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Enemies and Neighbors: Arabs and Jews in Palestine and Israel,1917-2017
7.8 (5 个评分) 作者: [英]伊恩·布莱克 译者: 王利莘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9
巴勒斯坦的这片土地,是犹太人经卷上所指的应许之地,也是许多阿拉伯人世世代代的居所。1917年,奥斯曼帝国落败,结束在这里4个世纪的统治;英国外交大臣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民族家园。一个世纪的撕扯与动荡就此开启。
分歧从一开始就难以调和。从19世纪末首批犹太定居点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的阿拉伯起义,到以色列在1948年的建国、1967年的六日战争,再到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以及2002年以来修建的隔离墙……对于同样的事件,双方说法截然不同。犹太复国主义者眼中的公正和胜利,对巴勒斯坦人来说则是不公、失败、流亡和羞辱。
对于这片土地上两个民族百年难解的纷争,记者兼历史学家伊恩·布莱克意识到,只能通过关注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历史以及彼此来理解。于是,他借助文献资料、解密档案、口述历史,还有他自己的现场报道,寻求真相和对话。他留意历史的变迁、国家间的斡旋和博弈,因为那是冲突的肇因和驱动力;他更在意被卷入这百年动荡的普通人的生活,因为冲突的撕裂,他们在日常感受得至为真切。
一百年来,缓和的机会一再错失,促使这两个民族和平、自由、公平地作为邻居而不是敌人相处的协议从未达成。如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场冲突即将落幕,而理解,是面向未来的开始。
---------------------
1. 一片土地上两个民族的百年纷争,讲清最棘手地区冲突的来龙去脉
巴以冲突可以说是最棘手的地区纷争,牵动全球,却似乎始终无解。1917年英国政府《贝尔福宣言》发表已过去一个世纪,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场冲突即将落幕,所以理解它比以往更加重要。
《敌人与邻居》从奥斯曼帝国末期,首批犹太复国主义者来到巴勒斯坦地区说起,一直讲到奥巴马卸任美国总统的2017年,从头梳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这片土地的百年纠缠,透视地缘、国家格局的变化。
2. 以资深记者的切身观察、学者的挖掘反思,公正呈现历史全貌
作者伊恩·布莱克是《卫报》资深记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学博士、资深研究员。他精通阿拉伯语、希伯来语,置身中东冲突现场36年,长期往来于中东北非地区。在新作《敌人与邻居》里,他依托解密档案、文献资料、口述历史、现场报道,既用政治和历史学者的视野,勾勒大国博弈下的上层决策过程,又以现场报道的视角,还描绘普通阿拉伯人、犹太人在冲突撕扯下的想法和生活。
3. 平衡呈现冲突双方观点,获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学者的共同认可
《贝尔福宣言》、《皮尔报告》、以色列建国、六天战争、联合国决议……百年历史上的所有大事,在冲突双方那里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一方口中的英雄是另一方眼里的罪人;一方眼中的公正和胜利,对另一方来说则意味着不公、失败、流亡和羞辱。
巴以双方各说各话,对话难以展开。《敌人与邻居》平衡呈现双方的观点,讲述客观事实,在截然不同的说法之间找到了中间立场,获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学者的认可,让人看到,双方或许有希望基于共同认可历史展开对话。
4. 研究巴以冲突的里程碑式作品,赞誉奖项众多
因为分歧难以弥合,所以书写巴勒斯坦问题历史的作品往往侧重于其中一方的视角。《敌人与邻居》以其公正平衡获得巴以双方学者的认可,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著作,也因此获得众多奖项赞誉。在《贝尔福宣言》发表一百周年的2017年,《金融时报》《经济学人》《星期日泰晤士报》《卫报》等众多主流媒体都将《敌人与邻居》列为年度好书。它的细腻、平衡、客观获得前英国驻联合国大使格林斯托克、著有《奥斯曼帝国的衰亡》的学者尤金·罗根、作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等等的一致认可。
奥斯陆 (2021) [电影] 豆瓣
Oslo
7.3 (21 个评分) 导演: Bartlett Sher 演员: 露丝·威尔森 / 安德鲁·斯科特
其它标题: Oslo / 奥斯陆和平协定
Recounts the true-life, previously secret, back-channel negoti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votal 1990s Oslo Peace Accords between Israel and the Palestinian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影片叙述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制定1990年代奥斯陆关键和平协定过程中的真实生活,以前是秘密的后通道谈判。
五十年战争:以色列和阿拉伯人 (1999) [电影] 豆瓣
The 50 Years War: Israel and the Arabs
8.8 (8 个评分) 导演: Dai Richards / David Ash 演员: 亚西尔·阿拉法特 /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其它标题: The 50 Years War: Israel and the Arabs / 中东战争五十年
PBS home video documents the bitter 50-year war between the Israelis and Arabs. This program begins with the 1947 decision of the U.N. to partition Palestine. In 1948 and 1967, Arab armies were defeated as Israel struggled for statehood. The film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lestinian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The final episode features the 1973 Yom Kipper War, the 1978 Camp David Peace Accord, the 1987 Palestinian uprising, the 1993 Oslo Agreement, and continuing attempts to solidify this unstable relationship. Featured in this documentary are Benjamin Netanyahu, Shimon Peres, and Yitzhak Shamir of Israel; King Hussein of Jordan; Yasir Arafat from the Palestine Authority; Hafez al-Assad of Syria; Jafaar Numeiry of Sudan; and American Presidents Bill Clinton, George Bush, and Jimmy Carter. The 50 Years War: Israel and the Arabs follows a half-century of war, struggles, and negotiations.
200米 (2020) [电影] 豆瓣
200 Meters
7.8 (17 个评分) 导演: 安敏·纳耶费 演员: 阿里·苏莱曼 / 安娜·乌特伯格
其它标题: 200 Meters / 200 متر
巴勒斯坦人穆斯塔法和他的妻子儿女住在隔离墙的两边,距离只有短短的二百米。迟迟拿不到工作许可的穆斯塔法只能等待亲人定期来访而无法履行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一天当听说儿子出了意外,穆斯塔法决定以走私的方式铤而走险;然而与一位喜欢拍纪录片的德国女孩等人的相遇却在悄然改变着穆斯塔法的内心。
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 [图书] 豆瓣
From Beirut to Jerusalem: One Man‘s Middle Eastern Odyssey
作者: [美] 托马斯·弗里德曼 译者: 天津编译中心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
“本书是近年来西方描绘阿以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的一部有影响的作品。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美籍犹太人,通晓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1979年作为合众国际社记者被派驻贝鲁特,两年后改任《纽约时报》驻贝鲁特办事处主任,1984年调任该报驻耶路撒冷办事处主任,直至1989年1月。本书即根据作者在中东现场的亲身经历和采访写成。……”

——摘自该书《出版说明》
小乘佛学 [图书] 豆瓣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Dharma'
作者: (俄)舍尔巴茨基 译者: 立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 1
《小乘佛学》为世所公认的世界佛学名著,原书名为《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义》,与原著者的另一重要作品《大乘佛学》同为姊妹篇。作者依据印度世亲菩萨的《俱舍论》和世友菩萨的注释本,按西方哲学的理路来转述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对于中国汉地和藏地的佛学思想发展都有着至关重大的影响。说一切有部哲学自身是一完整的佛学体系,在藏地和汉地都极受重视,它是修慧发智,步入佛学奥堂的阶梯。《小乘佛学》对有西学基础而不谙佛学术语的读者,尤为适合。
他人之子 (2012) [电影] 豆瓣
Le fils de l'autre
8.0 (7 个评分) 导演: 罗兰娜·利维 演员: 艾曼纽·德芙 / 儒勒·斯楚克
其它标题: Le fils de l'autre / 别人的儿子
当约瑟夫准备加入以色列军队服兵役时,发现自己不是父母的亲身儿子,在他出生时,他与约旦河西岸的一个巴勒斯坦家庭的小孩亚辛换错了。因这一发现,两个家庭的生活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发现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各自的身份、价值和信念。
本片围绕着巴以冲突这个历史悠久而且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展开,本该互相敌视的两个家庭阴差阳错的抱错了孩子并且把他们分别抚养成人——优秀的人。于是,在本片中,我们看到了民族的敌意,宗教的排斥,但是更多的是互相理解和接受的过程。“我不再是犹太人了,但是我也不是阿拉伯人。”在这样的命题下,我们发现解决这种棘手问题似乎只有一个出发点——在成为“什么人”之前首先成为一个“人”。
女鼓手 [图书] 豆瓣
The Little Drummer Girl
作者: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 译者: 汤新华 木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史上唯一獲頒英國犯罪推理作家協會(CWA)「金匕首獎中之獎」的大師
◎約翰‧勒卡雷的動人力作!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
◎美國作家推理協會「史上最經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說」!
查莉跟著劇團來到希臘小島度假,巧遇渾身傷疤的神祕男子,為她導演了一齣人生戲碼。這齣戲的真實劇場是一場久遠的戰爭,發生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兩個民族皆手執所謂的正義之矛,彼此攻剽。因為愛情,查莉甘心受雇以色列,隱身巴勒斯坦人中欲引誘幕後大魚上勾。然而當她在兩個民族間來去,情感與道德的鐘擺也不斷游移擺蕩,她成了一個重複許諾的女人,有著雙重忠誠。在紊亂徬徨的感情與獵殺漩渦中,面對虛無荒謬卻又真實不過的人生風景,她根深柢固的道德觀也斷裂成片。不過,這一切冷酷抽象的爭端,始終扺不上愛情的溫潤具體……

《女鼓手》中處處可見南轅北轍的矛盾: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是勝利,也是失敗。而約翰‧勒卡雷更是粹取戰爭的斷壁頹垣,藉由一位女子,深刻描繪了凡人面對抉擇時的潛在恐懼與糾葛,也諷諭了戰爭的荒謬與無奈。

更早的911寓言故事
本書寫的是1983年的中東背景,在911事件之後,本書對於巴基斯坦與以色列的描繪,更可對應今日中東與美國的角力,也讓人省思「善惡」與「黑白」的曖昧難分;不論是巴基斯坦人或是美國人,都是有血有肉有家庭朋友的人,或許勒卡雷想說的是:難道有人「比較」該死?在今日的台灣更可相對應來看,國家認同難道是衡量愛國的唯一標準?這樣的神話,勒卡雷在更早之前就已為我們揭去面紗。

間諜遊戲的兩難女人
查莉原本是演員,卻要演出另一場更複雜的人生大戲,在女性的內心衝突下,兩難的道德困境,又有誰能明白?這部小說中,帶出了女性角色的層次感,在愛情的掩飾之下,查莉如何在間諜遊戲中保全自己,應當聽從誰的命令,誰的人生更為重要?以勒爺的演員妹妹為原型的查莉,她基進的熱情能否也能將以往舞台上的人生安排得當,此允為勒卡雷系列中動人的角色!

《商業週刊》:「在文學的領域中,他再一次提升了間諜小說,《女鼓手》將使他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間諜小說家。」

《出版人週刊》:「和他以往所有的作品一樣令人著迷。作者塑造了一個以色列的王牌間諜,在操縱他人的生死和命運上,他和史邁利一樣出色。」

《時代週刊》:「棒極了!……在故事安排的手法上相當成功……他造成的懸疑不僅來自緊張的情節,更來自每個場面的本身的複雜結構。」

《紐約時報》:「一本令人無法抗拒的書……精彩的情節……查莉是個道地的反間諜!」

《華盛頓郵報》:「勒卡雷的典型作品!氣勢磅礡,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科克斯評論》:「從廣博卻又精心設計的敘述,到令人坐立不安的質問和對審,這本書無疑是當代少數偉大的小說之一。」

《新聞週刊》:「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間諜小說家!」
漫步巴勒斯坦 [图书] 豆瓣
Palestinian Walks
作者: (巴勒斯坦) 舍哈德 译者: 马永波 杨于军 新星出版社 2010 - 8
《漫步巴勒斯坦》内容简介: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拉贾·舍哈德开始漫步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时,他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在一片正在消失的风景中行走。那些山可能对耶稣基督同时代的人很熟悉——直到混凝土被倾倒在花草上,给那些对这片土地怀着深切眷恋的人们带来不可挽同的改变。
七次步行历时二十七年,在约旦河西岸拉马拉的山中、在耶路撒冷的荒野上、在穿过死海边的峡谷……每次步行都是在巴勒斯坦历史上不同的时期进行。现在,巴勒斯坦的很多自然资源都无法接近了。对于如何保护它们,拉贾·舍哈德至少用语言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看待濒危土地未来的新视角。
My Name Is Rachel Corrie [图书] 豆瓣
作者: Alan Rickman 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2006 - 6
<br />"A powerful, thought-provoking and deeply moving piece of theatre."-<em>Daily Telegraph</em><br /><br />"Theatre can't change the world. But what it can do, when it's as good as this, is to send us out enriched by other people's passionate concern."-<em>Guardian</em><br /><br /><em>I have been in Palestine for two weeks and one hour now, and I still have very few words to describe what I see. I don't know if many of the children here have ever existed without tank-shell holes in their walls. You just can't imagine it unless you see it. And even then your experience is not at all the reality . . . [due to] the fact that I have money to buy water when the army destroys wells, and of course, the fact that I have the option of leaving. I am allowed to see the ocean.</em>-Rachel Corrie <br /><br />On March 16, 2003, Rachel Corrie, a twenty-three-year-old American, was killed by an Israeli bulldozer in the Gaza Strip as she was trying to prevent the demolition of the Palestinian homes. <em>My Name is Rachel Corrie</em> is a one-woman play composed from Rachel's own journals, letters, and e-mails-creating a portrait of a messy, skinny, articulate, Salvador Dalí-loving chain-smoker (with a passion for the music of Pat Benatar), who left home and school in Olympia, Washington, "to support Palestinian non-violent resistance to Israel's military occupation." The piece premiered at London's Royal Court Theatre, with an award-winning, sold-out run, before its transfer to the West End. <br />
Israel's Secret Wars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Ian Black / Benny Morris Grove Press 1991
One of the events most crucial to the war in the Persian Gulf occurred nearly ten years before it began, when Israel destroyed Iraq's most advanced weapon, the nuclear reactor at Al-Tuweitha, acting on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Israeli intelligence. Israel's Secret Wars is the first documented,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all three of Israel's intelligence services, from their origins in the 1930s, through Israel's five wars, up to the present, including the Ostrovsky affair. Highly readable and exhaustively researched, it contains the most accurate information available about a shadowy and controversial subject in which myth all too often obscures reality. Using heretofore undisclosed contemporary reports, memoranda, and private diaries, Israel's Secret Wars describ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print the beginnings of the Israeli-U.S. intelligence relationship; the Israeli-French espionage connection during the Algerian War, which underlay their military alliance in the Suez crisis; the fateful message from a high-level Arab agent that initiated the Yom Kippur war; and many more previously unexamined operations and episodes. Placing every event in its historical context, Black and Morris disentangle the often stormy links between spymasters and politicians in such affairs as the Entebbe raid, Irangate, the Pollard spy scandal, and the Palestinian intifada. Israel's Secret Wars promises to become the standard work on Israeli intelligence for years to come.
希伯伦上空 (2020) [电影] 豆瓣
Skies Above Hebron
导演: Esther Hertog / Paul King
其它标题: Skies Above Hebron
阿米尔和阿纳斯两兄弟很喜欢鸽子,他们的家位于巴勒斯坦古城希伯伦。两人会花很多时间,在自家屋顶上抓鸽子。鸟儿可以自由地飞翔,但兄弟俩的一举一动都被隔壁的以色列定居者和在屋顶站岗的以军士兵严密地监视着。马尔万的家对面就是一个大型以色列定居点。他每天回家都要经过士兵把守的检查站。马尔万有自己的主张,他拿起相机,记录周遭的冲突,来抵抗以方侵犯人权的行径。男孩们能否脱离困境?本片历时五年拍摄,见证了这群希伯伦少年应对挑战、心怀希望的艰辛历程。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