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思想哲学”
瞧,这个人 [图书] 豆瓣
Ecce Homo: How One Becomes What One Is
7.7 (12 个评分) 作者: [德]尼采 译者: 孙周兴 商务印书馆 2016 - 4
作为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后世对尼采的评论毁誉不一。出于对自己成就的认可,这位目空一切的天才和疯子写了自己的传记,让后人得以理解他的学术轨迹和人生历程。在这本书里,尼采以自己的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加以描述,因而这本书为尼采本人及其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尼采在书中严厉地抨击了道德、灵魂、精神、自由意志和上帝。
西方政治思想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 1
政治思想既表达政治社会的自我理解,亦体现人 们对理想秩序的探寻。本书突破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既 有写法,跨政治、宗教、社会、经济、法律、哲学、 历史等多个学科,钩稽沉隐,推陈出新,融文本解读 、理论分析与意义发微于一体,移步换景,在多视角 、大视野中全景式地考察了西方政治思想之跌宕起伏 ,涵盖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几乎所有重要政治思想家, 不仅是一部全面、生动的西方政治思想通史,也是一 部重要的政治理论著作。
何以安身立命 [图书] 豆瓣
作者: 许纪霖 / 2016 - 7
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这个世界变得撕裂、难以思议,我们必须去理解、阐述、适应并改变。
许纪霖、梁文道、刘擎等学者探讨重建心灵世界之法。
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在本书中,许纪霖先生通过与众位学者的谈话,分多个层次对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进行了探讨:我们要如何面对自己,找到面对死亡、信仰和文化环境的方法。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看待世界的发展趋势?如何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众位学者通过对话题的讨论,力求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找到重建自己内心的方法。
爱因斯坦论科学与教育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国]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译者: 许良英 / 李宝恒 商务印书馆 2016 - 4
《爱因斯坦论科学与教育》一书的文章选自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是权威版本的精华汇编,既是重要的人文思想读本,也是教师培训的重要读本,汇集了爱因斯坦关于科学和教育的重要论述。只要细读《论科学》《科学家对政治问题不应当明哲保身》《我的世界观》《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这些具有深邃远见的文字,不难发现其思想无论对当下的科学教育,还是社会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的文章选自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范岱年翻译的《爱因斯坦文集》,由特约编审李醒民编选。
The German Ideology [图书] 豆瓣
作者: Karl Marx / Freidrich Engels Prometheus Books 1998 - 11
Nearly two years before his powerful Communist Manifesto, Marx (1818-1883) co-wrote "The German Ideology" in 1845 with friend and collaborator Friedrich Engels expounding a new political worldview, including positions on materialism, labour, production, alienation,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ism, class conflict, revolution, and eventually communism. They chart the course of 'true' socialism based on Hegel's dialectic, while criticising the ideas of Bruno Bauer, Max Stirner and Ludwig Feuerbach. Marx expanded his criticism of the latter in his now famous Theses on Feuerbach, found after Marx's death and published by Engels in 1888. "Introduc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also found among 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Marx, is a fragment of an introduction to his main works. Combining these three works, this volume is essential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