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新古典”
全部 | 书籍 (53) | 影视 (1) | 播客 | 音乐 (108) | 游戏 | 演出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SPQR:A History of Ancient Rome
8.9 (36 个评分) 作者: [英] 玛丽·比尔德 译者: 王晨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 - 11
《华尔街周刊》2015年最佳图书
《经济学人》2015年最佳图书
《纽约时报书评》2015年100本好书之一
《纽约时报》畅销书
《柯克斯评论》2015年最佳图书
美国国家书评奖决选图书
全球售出多国版权,已被翻译为日语、韩语、法语、德语等23种语言,出版3年来英国、美 国亚马逊古罗马史分类长期排名第一,刘津瑜教授撰写万字长序导读
◎ 编辑推荐
☆ 世界最著名古典学者之一集50多年工作成果写成的打破传统叙述的罗马通史
☆ 吸收考古学、钱币学、铭文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最新研究,语言幽默生动,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审视罗马历史与生活
◎ 内容简介
作为一个经历了王制、共和制、帝制三种政体并持续存在超过千年的国家,古罗马的历史始终吸引着世人的思考和研究。
本书是一位世界一流古典学家凝聚了50多年的工作成果写成的一部全新的罗马史。作者选取罗马的政治枢纽“罗马元老院与人民”(SPQR)为切入点,巧妙而深刻地以公元前63年西塞罗对垒喀提林的事件开篇,充满热情地向读者讲述了罗马的故事。书中不仅探讨了罗马如何从意大利中部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村落成长为疆域横跨三大洲的帝国,还揭示了罗马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取得的成就的。作者始终同时从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描述罗马历史的各个阶段。同时,书中还渗透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在作者讨论罗马的军事扩张、民主、移民、宗教冲突、社会流动、公民权和剥削等问题时,我们时时都会看到今日世界的影子,从而明白古罗马对我们为何仍然是重要的。
全书框架宏大,却充满了生动的细节,虽然大量采用了考古学、钱币学、铭文学的最新成果,却基本不使用专业术语。作者以平实而幽默的笔触讲了许多故事的“另一面”,挑战了传统观点,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虽然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却生动迷人的罗马。
◎ 媒体推荐
情节紧凑,令人振奋,心思敏锐,大胆持疑。
—— 布莱恩·阿普尔亚德,《星期日泰晤士报》
非常吸引人……非常愉快的阅读感受,同时兼具学术性。
—— 娜塔莉·海恩斯,《观察者报》
在为罗马为何能够如此惊人地扩张这个问题提供连贯的答案的同时,使一部600 多页讨论这样的话题的书始终充满能量是非常雄心勃勃的。 比尔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书中充满见解,始终让人愉悦……比尔德专注于细节,再加上她极为出色的幽默感,这使《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从始至终都吸引着读者。
——《星期日泰晤士报》
极富开创性……令人振奋……革命性的全新古代史写法。
—— 托马斯·霍奇金森,《观察者报》
这本书是一处宝藏,既是一本迷人的读物,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对于那个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指导意义的古代世界,澄清了我们由于懒惰而产生的误解。
——《先驱报》
在《罗马元老院与人民》这部美妙的简史中,比尔德以一种轻快而无比清晰的笔触解开了这座城市取得成功的秘密,无可媲美。
—— 费迪南德·芒特,《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杰出的新编年史……比尔德是一位步履稳健的向导,带领读者穿过那些晦涩难解的材料,换了别人,这本书可能就会变得单调乏味。在处理罗马城早期的历史时,她把事实从神话中筛分了出来,通过说明罗马人自己如何为了短期的政治目的而编造出传奇性的开端,她使学术讨论变得生动活泼,并且拓展了讨论的深度……通俗历史写作的典范,引人入胜但并不刻意简化,同时具有宏大的框架和私密的细节,使过往的历史栩栩如生。
——《经济学人》
比尔德完成的工作,确切来说,是很少有普及类作者敢于尝试的,是很多大学教授无法胜任的。她传达了在思索那些注定模糊不清的文本和事件时的兴奋感,在这个过程中,她让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点变得可疑。她这部权威的新罗马史《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也不例外。比尔德向我们揭示,古罗马人与许多个世纪后与权力、公民权、帝国和身份这些问题斗争的人息息相关。
—— 艾米丽·威尔逊,《大西洋月刊》
◎ 名人推荐
比尔德准确而清晰地讲述了这个故事,充满激情,不使用专业术语……《罗马元老院与人民》讲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成功者的故事,但是用美妙的天赋讲出来的。
—— 格雷格‧伍尔夫,伦敦大学高级研究院古典研究所主任
虽然比尔德自己说《罗马元老院与人民》是她经过50年的训练和研究的成果,但她并不炫耀学问。当她带领我们穿过罗马人民曾经留下印记的妓院、酒肆和陋巷时,我们首先能够感受到她自己乐在其中。
—— 詹姆斯‧罗姆,巴德学院古典学教授
在比尔德结束她的故事时,她不仅探索了古代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的罗马,以及它最终掌控了的东部和西部省份……她轻松而熟练地运用了考古学、钱币学和文献学的成果,还使用了大量刻在石头上或写在纸草上的书面文献。
—— G. W. 鲍尔索克,希腊、罗马、近东历史和文化研究权威
不是所有的罗马史学家都能如比尔德一样叙事如此生动风趣、层次丰富,将复杂的问题以极易接受的方式传达给读者。更不是所有的罗马史学家都能将社会各个层面有效地编织到叙述中。我们面前这部著作的作者是一位难以简单归类的作者,这部著作本身也迥异于目前数量众多的通史性罗马史著作。
—— 刘津瑜,德堡大学古典学教授
布里杰顿家族 (布里奇顿 第一季) (2020) [剧集] Eggplant.place TMDB 豆瓣
Bridgerton Season 1 所属 : 布里杰顿家族
6.2 (117 个评分) 导演: 朱莉·安妮·罗宾逊 / 谢雷·福克森 演员: 菲比·黛内芙 / 雷吉-让·佩吉
《布里杰顿家族》由 Shondaland 和创剧人克里斯·凡·达森联合打造,讲述了在摄政时期的伦敦,强大的布里杰顿家族的大女儿达芙妮·布里杰顿(菲比·黛内芙饰)在竞争激烈的婚恋市场上首次登台的故事。达芙妮希望以父母为榜样,找到一段真爱至上的婚姻,她的前景似乎是不可限量的。但当她的哥哥开始阻扰她潜在的追求者时,神秘的威索顿女士编撰出上流社会丑闻对达芙妮进行中伤。哈斯丁公爵(雷吉-让·佩吉饰)是一个集魅力与叛逆精神于一身的人,他忠于单身主义,却依然是初入上流社会的富家女之母们的宠儿。尽管两人宣称不想要对方的任何东西,但在一场愈发激烈的智斗中,他们在试图摆脱社会期望的同时不可否认地相互吸引并擦出火花。
《布里杰顿家族》是一部融合浪漫、丑闻和智慧元素于一体的剧集,讲述的是永恒的友谊、寻找方向的家族以及对超越一切的爱情的探索。此外,该剧集主演还包括果尔达·罗斯乌威尔、乔纳森·贝利、卢克·牛顿、克劳迪亚·杰西、妮可拉·考夫兰、鲁比·巴克、萨布丽娜·巴特利特、鲁丝·吉梅尔、阿卓艾·安多、阿卓艾·安多、贝西·卡特和哈丽特·肯斯,并由朱莉·安德鲁斯为威索顿女士配音。该剧集的灵感来源于茱莉亚·昆恩的畅销小说。
Hurtbreak Wonderland [音乐] 豆瓣
9.1 (114 个评分) World's End Girlfriend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23日 出版发行: Human Highway Records
这是一张梦幻感极强的专辑,从第一首《流浪》开始,破碎的音符仿佛浑然天成,自然流淌的感情将人带入一个童话般的梦境。
World's end girlfriend是我最喜欢的日本音乐人,清晰明了的post-rock,不张扬,但却明白的凸显出不同寻常的个性。如同童谣诗人一般充满幻想,但却又带有淡淡的忧伤。
如同他们美丽的名字--世界末日女朋友
Katsuhiko Maeda(aka World's End Girlfriend)从十岁开始,沉醉於父亲的古典音乐收藏,12岁开始试著用吉他,钢琴,录音机开始作曲,到发行专辑之前,已经累积六百首以上的曲子。首张专辑「Ending Story」(2000)静謐、耽美而梦幻,听起来很有冰岛乐队mum的感觉,而WEG的吉他与弦乐,情感更为浓烈。第二张专辑「Farewell Kingdom」(2001)仍贴近电子音乐, hip hop节奏与拼贴、可爱Nintendo电玩旋律,最大的特色是弦乐与钢琴。近来,受到加拿大后摇滚乐队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影响的成分加深,编制更为壮丽。
World's End Girlfriend是目前备受曯目的日本新生代音乐家。2000年 他在半野喜弘(贾樟柯《站台》配乐者)厂牌发行首张专辑,后在Noble陆续出版Farewell Kingdom 与 Dream's End Come True,成功融合各类型音乐风格并传递出浓烈的悲剧性格与浪漫色彩,从而奠定他在techno、post-rock、avant pop 与electronica乐迷心目中的独特地位 。2002年WEG首度受邀至巴塞隆纳参加全球知名的音乐与多媒体艺术节Sonar。 去年夏天在台北、香港与澳门的三地巡回则让华人听众初次感受他峰回路转、充满电影感的现场演出。
原音乐器演奏和电子音乐旋律并用的folktronica,在欧美电子音乐圈方兴未艾之际,来自日本的World's End Girlfriend更是难以忽视的名字,其在电子音乐使用弦乐与吉他的手法,实验前卫而悦耳、充满感情与幻想,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风等乐器时而窜出,突显著优美的钢琴与吉他,惊喜、感动,久久难以散去。
论巴赫 [图书] 豆瓣
Johann Sebastian Bach
8.0 (5 个评分) 作者: [德] 阿尔伯特·施韦泽 译者: 何源 / 陈广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9
本书是阿尔伯特•施韦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它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必读巨著、经典,甚至,它是一座里程碑。迄今,它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
施韦泽的《论巴赫》为历代的巴赫研究者所青睐,深受专家们的好评。该书在美学理论与实践两端皆具有极高价值,为诸多巴赫研究中的晦涩地带带来曙光。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难曲和康塔塔,分析了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此外,施韦泽对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进行了推敲与讨论,尤其为该领域带来了新曙光。本书的出版将填补国内巴赫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极大空白。
毫无疑问,施韦泽的《论巴赫》是整个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巴赫巨作。
——C.伍尔夫(莱比锡巴赫档案馆前馆长,哈佛大学音乐学教授)
这是一本经典名著——两位伟人,一位是音乐家,另一位是哲学家和宗教学家,他们代表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人文传统,而后者研究前者,其心得远远超过一般水平。译者也是学问渊博的年轻学者,精通音乐和文学,相得益彰。此书值得精读。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謝謝你提醒我 [音乐] 豆瓣 Spotify
8.4 (81 个评分) 甜梅號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7年11月30日 出版发行: 小白兔橘子
「在矮樹叢環繞四週的羊腸小徑,沿路上縈繞不斷的耳語,和著安靜而沉默的節奏,我被捲進了擁有一整片夕陽的旅行漩渦」,這是屬於甜梅號的溫暖,象徵青春白皮書的輕狂、帶著曖昧羞澀的明亮心情、串結每段傷心故事的始末......。
三人男孩團體的甜梅號,在台灣代表著不可思議的後搖滾先驅!90年代末期,在眾家爭鳴的水晶唱片初露頭角,2001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是不是少了什麼"後,甜梅號經歷了團員離團、當兵等種種驟變,沉寂了好一陣子。吉他手小白,是個連呼吸都是後搖滾的吉他達人,前陣子參加電影配樂刺青的製作,新專輯中,一人分飾多角的雙吉他與合成音效;貝斯手葉子,比擬賭神般的真人不露相,拍照和表演都不會出現五官的神祕型男;最後加入的孟諺,是個精通各類鼓藝的天才型鼓手,花式碎拍和數學派炫技都難不倒!
甜梅號有的不只是音樂,所擁有,是象徵著對音樂永遠不會死的堅持與熱血。漫漫十年歲月幾近飄逝,終於在眾所期盼下,發行了第二張正式專輯「謝謝你提醒我」,像是對老友突如其來的擁抱。擺脫一般搖滾曲式的規範,這次僅僅五首歌的專輯中,卻擁有超長史詩般的氣魄,意圖在長篇之中找尋音樂演繹的真正解答,吉他堆疊出步步溫暖而動人的旋律,貝斯與鼓精準穩定的提供最厚實的背景,客串的長笛聲,彷若撰述著戀侶們所發生的,種種心碎而美好的回憶,結束的篇章則是充斥著情緒糾結的吟唱。
搭乘著甜梅號的列車,有蒸汽火車的高溫,還有子彈列車的脫序,或慢或快的律動,最適合在深夜與季節轉換之際盤旋,都將記錄我們難以啟齒的夢想。
奇遇之年 [图书] 豆瓣
Year of Wonder: Classical Music for Every Day
作者: [英]克莱门西·伯顿-希尔 译者: 张婧怡 后浪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 - 11
作家 / 电台主播 / 音乐家 克莱门西・伯顿-希尔
分享珍藏 古典音乐歌单
一整年的音乐探索指南
在网易云音乐或AppleMusic歌单,随时聆听
·
🎼 编辑推荐
🎹 366首古典乐
最受欢迎的作品
或是音乐汪洋里的沧海遗珠
春秋晴雨,每日推荐
仿佛拥有一个可以拆一年的礼物盒子
每 个普通的日子
都有不同的惊喜
🎹 225位作曲家
从中世纪,蔓延到当代
1月1日从巴赫开始,12月31日以施特劳斯结束
超过二百二十五位作曲家的不同风格
带我们逐渐潜入古典音乐深海
🎹 跳出常规
不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罗列
更像一本厚厚的经典歌单
除了包含被人喜爱的音乐曲目
还罕见囊括四十多位女性及特殊文化背景作曲家的精彩作品
更真实、更鲜活的展示古典音乐的生生不息、丰富多元
🎹 轻松领悟
感性引导,理性解读
篇幅精短,随心阅读
古典音乐不再晦涩难懂、拒人千里
文字带来的心绪,每个人都能心领神会
🎹 随时聆听
附带Apple Music播放列表,精心整理网易云音乐歌单
无论你是谁,不论你身在何处
只要有网络,都能随心聆听
·
🎼 内容简介
🎹作家、电台主播、音乐家克莱门西・伯顿-希尔分享私家收藏的音乐宝库,用自己深爱的作品丰富你的生活。
对于“外行”来讲,古典音乐有着晦涩难懂且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名声。但作家、电台主播、音乐家克莱门西・伯顿-希尔相信,古典音乐的狂欢随时欢迎每个人的加入。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如何与音乐相遇,音乐都属于你。
🎹为一整年里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准备了惊喜,每天一首,轻松有趣,仿佛可以拆一年的礼物盒子。
作者潜入了一千多年的古典音乐深海,甄选出超过二百二十五位作曲家的三百六十六首作品,从中世纪到当代,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可供思考、反省、建立联系的空间。每首作品篇幅都不长,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听完,无论是创造仪式还是当作背景都无妨,触动你的音乐总会属于你。
🎹跳出常规选择,介绍了四十多位女性作曲家,以及不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曲家。用一种鲜活的方式展示音乐的魔力。
这不是一本关于古典音乐正典的百科全书,也不会为读者展示人们刻板印象中“破旧的、陈列着死去的欧洲白人男性的博物馆”,而是用简单的聆听和感受,逐渐告诉读者:古典音乐是一种生生不息、丰富多元、充满活力的全球艺术形式。
🎹介绍了她的英国同胞作曲家,带我们领略各个时期的英国气质。
克莱门西・伯顿-希尔特意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她的英国同胞,带来四十多首不同时期的英国作品,并且骄傲地选择了一些英国音乐家的演绎。告诉读者,英国除了爱德华·埃尔加、亨利·普赛尔、本杰明·布里顿,还有杰拉德·芬齐、欧内斯特·法勒和威廉·沃尔顿。
🎹在apple music上提供了全部曲目的播放列表。
Apple music会员可在应用中直接搜索歌单名称,获取作者建好的播放列表,随时随地听到作者精心选择的演绎版本,更加能领会她写下这些文字时微妙的感触。
非ios用户也能通过编者精心制作网络歌单,在网易云音乐中获得相关音乐作品聆听途径。
·
🎼 媒体推荐
《奇遇之年》是绝对的享受——以极具启发性的方式引领你走过一年—— 埃迪・雷德梅恩
伯顿·希尔是古典音乐的传道者。这本轻松愉悦、内容丰富的古典音乐指南为人们每天提供一剂精神享受 ——《出版商周刊》
从巴赫开始,以施特劳斯结束,作者将一系列最受欢迎或少为人知古典音乐精华展现给读者。它们跨越千年,贮藏无数情感 ——《卫报》
Shining Silver Skies [音乐] 豆瓣
9.0 (61 个评分) Ashram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QM
Ashram
"Shining Silver Skies"
Digipak CD 2006
Equilibrium Music - EQM010
review by:
TekNoir
2006-05-15
Ashram is back after some 4 years with a splendid second album. Shining Silver Skies contains very delicate and beautiful neoclassical music. This music is the ultimate way to get totally relaxed and to enjoy intensively in a way in which everything seems to be very light. In weight, in colour and in sound. The music has just about the exact right balance between light atmospheres and deep emotions without getting all pathetic or bombastic. The ingeniously thought-out and very versatile piano sounds by Luigi Rubino create the base over which the violin of Edo Notarloberti plays it’s arrangements. There can sometimes also be heard a chello sound which adds the necessary depth to the compositions. The whole picture regarding this pure music with a slightly nostalgic character is made complete by the wonderful, sometimes almost crooning, vocals of Sergio Panarella. Sergio’s voice is melodic and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accessibility that borders the popular and which ensures that the music doesn’t come across as too heavy or pompuous yet deliciously balances on that fine thin line. This is truly exceptionally good.
The Blue Notebooks [音乐] 豆瓣
9.0 (61 个评分) Max Richt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5月18日 出版发行: Fat Cat [Caroline]
Max Richter出生于德国,幼年时移居英国。并在爱丁堡的皇家音乐学院接受了传统音乐教育。成年后的经历使他成为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并一直致力于前卫的试验型音乐。将电子与环境音乐结合再融入古典音乐进行创作。热衷于将不同类型的音乐交汇互通。
大明宫词 影视音乐原声大碟 [音乐] 豆瓣
9.6 (72 个评分) 林海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1年4月18日 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十年的光景,不浓烈也不漫长。期间的每一点困顿和迷惘,坚守和喜悦,一弹指就都成了往事。但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心里留下的痕迹,却从未变得浅淡。
十年前,我有幸遇到了这部《大明宫词》。李少红导演,曾念平导演,婉姐(总制片李小婉),叶锦添老师,大廖(本片音乐统筹)挤在我那个十余平米的“微型”工作室听我的音乐小样。。。跟郑重(编剧)、大廖激烈讨论片中的每一段配乐。。。
历历在目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严格意义上说,这是我独立创作的第一部影视配乐。说实话,起点真的是很高。感谢少红导演和婉姐的信任,给了我这么重要的一个机会。想要说的话好多,但不知道如何恰当地用文字表达此时的心情。
如今的唱片业已几近崩溃,出资出唱片无异于自杀,然而,在这部伟大的作品诞辰十周年之际,我还是不自量力独立出资出版这部剧的原声配乐。为的是回报少红姐,婉姐的知遇之恩,并答谢所有喜爱《大明宫词》的影迷和乐迷,纪念自己音乐生命中的一个十年。
需要说明的是,本片的音乐不全是原创。有一部分是本片的音乐统筹兼编辑廖家伟找来的风格很特别的音乐,有的曲风甚至很怪异。但是,正如大家所闻所见,运用的都非常出色。另外,还有几段音乐是后来片中没有使用的,这次我也一并收录进来了。
当我们痛心疾首地发现正处身于一个不幸的音乐时代时,还有多少人能守住这份对音乐的虔诚?也许再过一个十年,我也不再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但只要还有人喜爱我的音乐,我就一定有勇气,做我自己。
要么美,要么死 [音乐] 豆瓣
8.2 (52 个评分) Ef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And the Sound
EF来自瑞典的哥德堡,是支五重奏乐队,成立于2003年的5月。在乐队自制了几首DEMO之后,从容大气的曲风,有趣而丰富的节奏,时时闪现的灵气使得一些音乐厂牌和乐迷们开始注意到他们。到06年的8月份,乐队终于奉献给了大家一张专辑——<<give me beauty...or giv e me death!>>。
We Were...We Are [音乐] 豆瓣
8.8 (53 个评分) RQTN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1日
今年听到很多的地下后摇乐团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这支名叫Rqtn的乐团也同样是能让人喜出望外一支。这是一支来自法国的新晋后摇团体,目前只有这两张Ep作品,没有发行过正式专辑,也没有乐团相关的任何资料。这两张作品都被乐团提供在了自己的Myspace供人免费下载。虽然是这两张EP作品,但可听性非常之强,份量也十分之充足,绝不会亚于正式作品。法国的独立音乐一向带着法国人浪漫和温馨的特质,而Rqtn的音乐却显明有别其大多数的法国乐团,而是有着极其内省和深刻的内涵,这在他们的音乐表现得十分彻底。所用的这张Ep的封面是一副荒凉的战争背景的画面,而他们的Myspace上也贴着很多同样风格压抑的暗色图片,对战争的反省和控诉也许是他们作品主题的一部分吧,我不得而知。总之,他们的音乐表现的都是极其灰色压抑的情绪。淡淡的人声采样,忧伤悲悯的钢琴,在寒意正浓的深冬之夜,在他们的曲子中听到的都是非常让人伤感的情愫。这音乐越听越让人感觉寒冷,越听越让人浑身僵硬,越听越觉得内心孤寂。哎,这个夜晚也许我的朋友们也正躲在某个角落为某些事而悲伤着。
Una Mattina [音乐] 豆瓣
9.3 (61 个评分) Ludovico Einaud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9月13日 出版发行: Decca France
Ludovico Maria Enrico Einaudi OMRI is an Italian pianist and composer. Trained at the Conservatorio Verdi in Milan, Einaudi began his career as a classical composer, later incorporating other styles and genres such as pop, rock, folk, and world music.
[音乐] 豆瓣
9.0 (56 个评分) 邵容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和平之月
倾听启音的钢琴声,仿佛晨曦初露,琵琶轻开如波。红云渐渐鲜艳了一个玫瑰色的清晨。是一个温馨静谧的江南早晨,如画,想像跟着进入了情境。
原来兰的第一支曲是这样匠心独运,是一种引人入胜的手法,是一种娓娓道来的叙述。胡琴长弓拉出古幽哀约却又刚毅之音,伴琵琶急流畅快的向前。如风中的摇曳,给人一种娇小却坚贞的感动,一种微带野性的纯真,玫瑰的形像呼之欲出了。最后竟是用笛来结束,仅仅一小段的笛音,是一个意味深远的感叹号,仿佛入夜时在老榕树下痴心守望的故事。
晨光,轻柔,好像亲密爱人润唇的一吻。有声音正撩醒这迷朦睡眼,竟是那琴键俏皮的叮咚,林中精灵闪身而过。一阵薄风微掀帘幔的情怯,仿佛不小心地碰着了雕檐角上的风铃。此时此刻,正是该甜甜地享受一个早起的慵懒哈欠。于是嗅到一缕袅袅的芬芳,弥神顿清。肯定了吗?那是一种呼唤?推起锦被,当是推开向着日出的窗,引颈寻觅。分明地,一种诱惑漫过来。感觉已经沐浴在清晨的空气里了,心随之轻盈。
你应该首先看到了波光粼粼,晨间的湖,凌波仙子正用花萼的眼睫眨动,泼弦般震荡的是谁的心啊?你一定要说那是心弦了!于是,柳浪莺舞的逆光中,出现了少年那丰健的身影。他有韧苇子迎着风的步踏。也许,还是一个佩剑儿郎。桃红的朝阳是宿醉的红晕,染得萤萤潮湿的草地,现出一派娇羞的表情。绿草儿弹飞了晶亮的露珠,向少年挑起嬉戏。少年濡湿了的麂皮软靴,飞踏过情意绵绵的群群芳草。草儿惊讶了,不甘地跟着他望了过去,更妒忌那少年狂奔的身影,他是那样激动,更是那样俊逸。阳光、荒草、林木和少年,他们统统都被吸引。一朵野蔷薇,她正在风中鲜艳地出落。少年的目光流露了他的真情,他痴痴的样子,却是无语的赞美,再也掩不住的赤子之心。野蔷微,她天真地娉婷。红唇如逗吻,芬芳与风旋舞,阿娜带刺的腰枝,也在风里尖锐地睥睨着轻薄的情风浪子。野蔷薇啊,这个天生丽质的玫瑰丫头。在这清晨如洗的郊外长出来,立刻摄取了所有天籁之音的恩宠。阳光给予她闪耀的金色音符,风是柔软的丝弦。一派风和日丽的谐调之乐,在林间、在湖畔。慧诘也兰心,也优雅地荡漾。还有什么,能如此娇艳?还有什么,能如此妖娆?蓝天正在明朗,它拨开那些挤过来的云儿。溺爱地望向这一朵独自开放的花,她在绿树芳草中间显得多么独特,可她并不娇情。她是一朵野蔷薇,是这荒野里的骄傲,她不知道有富贵华丽的温室。她是那么满足,只爱这蓝天艳阳,天地之气。她幸福地望向那个少年,她甚至不知道遇上了爱情。漂亮的蝶儿向她飞来,蝴蝶是一朵多情的风飞花,她贴向这美丽的玫瑰耳语,玫瑰方知了天地情意。野蔷薇愈加绯红了,芳香之蕊,弥漫林野。她甘甜地充当了那个少年心中至爱的物语,而她也品到了少年的热血滋味。那是伤痛,她懂得了怜悯少年如火的爱情。野蔷薇……,野蔷薇……,你多像我心爱的女孩,她的气质和你是那么相似。少年喃喃温柔的倾诉,催醉了野蔷薇,她心甘情愿地芳香浓郁,和少年的笛声一样,陪着他一往情深地等待,等待他美丽如花的姑娘……和月描绘的,是充满智慧的形像。和月物语,总关情。也看少年气质如兰,知情达意的君子兰。
邵容在专辑中只是担任琵琶演奏,作曲、编曲、制作等职都是由京田诚一担任。专辑第3曲改编自中国传统古曲“月儿高”,其他曲子都是原创新曲。
《奥德赛》中的歌手、英雄与诸神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查尔斯·西格尔 译者: 杜佳 / 程志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 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奥德赛》。美国著名古典学家查尔斯·西格尔倾三十余年心力研究和讲授《奥德赛》,为这部伟大史诗的诠释史注入了新的丰富内容。
通过西格尔的视角,我们看到的奥德修斯,是一位想要挽救同伴而无能无力的首领,一个机敏灵活坚强隐忍的英雄,一个善于讲述也懂得倾听的吟游诗人,一个历经磨难而雄风犹在的国君,一个忧伤的儿子,一个坚强的父亲,一个懂得和妻子分享的丈夫,一个恩怨分明有仇必报的男人。审慎和聪明没有消除其善良的天性和信任别人的能力,漫长的漂泊流浪也没有把他的心磨砺得太过坚硬而失去可贵的敏感与温情。最终我们将理解,奥德修斯的旅程就是人类自己人生旅程的一种代表和缩影。
在引人入胜的叙述背后,西格尔也密切关注史诗中的风格、构思和神话模式,思考了吟游诗人与听众之间的关系、荷马对诗歌本质的处理等诸多问题。正如Louise Pratt所言:西格尔帮助我们看到文本中最好的东西,也能让我们看到最有可能的潜在意义。
Living Room Songs [音乐] 豆瓣 Spotify
9.3 (55 个评分) Ólafur Arnalds
发布日期 2011年12月2日 出版发行: Erased Tapes
从10月3日开始,你将可以在“Living Room Songs”网站上,每天免费下载到Ólafur Arnalds当天在自己雷克雅未克公寓客厅中创作的一首歌曲,也可以及时观看演奏视频。Living Room Songs计划总共包含7首歌曲,除了网络免费下载以外,在今年也会发行实体的CD/LP和高质量数字音乐等多种格式。
事实上,Ólafur Arnalds早在09年4月就做过类似的事情。那时他推出了“Found Songs”计划,在一周的时间内,每天推出一首歌歌曲的即时创作,并在twitter上发布免费下载,还邀请网友给每首歌进行插画创作。最终全世界有超过10万网友下载了他的歌曲,也为后来的实体专辑《Found Songs》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次的“Living Room Songs”计划,则在“Found Songs”的基础上,加入了客厅创作的概念,并且引入了影像的记录。减少了和歌迷之前的隔阂感,少了一些神秘,多了几分互动。
Ashram [音乐] 豆瓣
9.1 (38 个评分) Ashram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prikosnovenie
The embryo of the band was formed in June '97 when Sergio Panarella and Luigi Rubino first started collecting ideas for the project that would later be known as Ashram. While undergoing the writing process of their first ever release, the duo invited Alfredo Notarloberti, the notorious napolitan violinist, to take their side in this ambitious project. With the line-up complete, the band recorded eleven songs out of which seven were selected and included on the demo "For My Sun", self-released in May'99. The remarkable energy and empathy between these musicians granted them an appearance as the opening track on Energeia's compilation “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Vol. 5” with the song "Spirit of the Rising Moon", and drew some media attention to this emmerging band. Shortly after, Ashram signs with the French label Prikosnovenie.

In 2001, the line-up is expanded as Leonardo Massa joins the group on cello, thus completing the ensemble that would participate in the recording of the critically acclaimed debut self-titled album released in the following year. This new release was followed by intense live activity, as the band performed innumerous shows in Italy and even a couple of tours in Portugal.

After a period of reflexion, Ashram are now presenting their second full-length recording, under the title "Shining Silver Skies", and out via Equilibrium Music in May 2006
I Giorni [音乐] 豆瓣
9.1 (44 个评分) Ludovico Einaud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BMG
意大利音乐家Ludovico Einaudi,鲁多维科.艾奥迪,本来从事比较严肃的交响音乐创作,进入80年代中期之后才开始尝试用新的形态来进行进行音乐制作和电影配音创作,却没有想到因此进入newage领域而一发不可收拾。
1955 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的Ludovico Einaudi是著名的交响乐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97年BMG出版了他的电子竖琴作品《Stanze》,一年后,他的一组钢琴独奏小品《Le Onde》问世。02年3月,《Eden Roc》进入英国古典音乐排行榜前十,而作品《I Giorni》自发行至今一直居于排行榜前二十。
Einaudi早先专门从事古典音乐的创作和电影的配乐,曲风深受巴哈、莫扎特、肖邦和法利亚.M等音乐家的影响。80年代中后期转向更自由的创作风格,意外地和新世纪音乐与极限主义走进同路。
这是Ludovico Einaudi在2001年发行的专辑,并在2004年重新发行。这可以算是他比较成功的作品之一,发行之后就一直停留于排行榜的前20位。Ludovico Einaudi的音乐大都是带着忧伤的,但又一点都不过分,很好的一种减压音乐。他无疑有着更为扎实和浑厚的古典钢琴和交响乐作曲功底和才华,使得他的音乐浑然天成。尽管只是独奏,气势依然独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所用的钢琴乃是来自Fabbrini Collection中Registration 542.741的Steinway & Sons的piano。这张的封面也非常唯美,就象专辑中的曲子一样。
天堂城堡中的音乐 [图书] 豆瓣
Music In the Castle of Heaven: A Portrait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作者: [英]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 译者: 王隽妮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5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在音乐史上始终是难以捉摸的谜题。人们很难将那些恢弘伟大的作品,与一个看似庸常、难解,偶尔疯狂的个体联系在一起。英国指挥家约翰·艾略特·加德纳在父母家的两幅巴赫肖像的陪伴下长大,每日每夜他拾级而行,都会经过在战争期间保护着的肖像。从那时起,他开始研究并演奏巴赫,日后成为现今最伟大的巴赫诠释者。这本书便是他毕生奉献的精华与凝结。他考察了巴赫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丰盛的细节呈现巴赫的思想,他的工作方式,他如何创作音乐以至于日臻化境,最终为我们揭开巴赫掩藏其下的真实面目。
加德纳作为历史学家的身份,让他透过学术与演奏两个通径来展开研究。他仔细钻研了现存稀少的传记素材,通过对音乐本身的细致体察,摸索到那些个人特质从音乐中浮现的瞬息。与传统的传记不同,加德纳旨在“认识这个创作中的人”,体会巴赫的音乐创作过程,使读者身临其境,获得同样的经历和感受。音乐能够折射出广泛的人生经历,巴赫的人格由他的音乐思想发展、磨砺而来。本书以十四个章节,作为十四条轮辐,全部通向同一个核心——作为人和音乐家的巴赫。
“即便是题外话也充满风趣和权威……加迪纳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听到康塔塔,一种罕见的天赋。” ——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年度图书
“对史上最非凡的音乐家的最扣人心弦的描绘。” ——亚当·莱弗利Adam Lively,《泰晤士报 》 ,年度图书
“加德纳为我们提供了最彻底的满足感。他在许多地方的洞察力使得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要再听一遍巴赫的作品,最佳的音乐写作就是这样。” ——安德鲁·克拉克Andrew Clark,《金融时报》,年度图书
“纪念碑式,却又个人化。” ——萨米尔·拉希姆Sameer Rahim,《每日电讯报》,年度图书
“世上有许多巴赫,但只有一个塞巴斯蒂安——而加德纳是他的先知……在加德纳专业的指引下,通往巴赫天堂城堡的大门被打开了。”——丹尼尔·约翰逊Daniel Johnson,《支点》
世界顶级指挥家,巴赫作品当世最权威的诠释者,历时十二年写下巴赫的一生和他永恒的音乐事业。
小时候加迪德家里挂着一副巴赫的画像,“每天去睡觉的时候,我都躲避他的目光”。这个无处不在的偶像和符号,从童年就这么深深刻在心中。现在他来写巴赫,希望我们能把巴赫当作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平面化的符号。
看风景的人 [音乐] 豆瓣
8.2 (53 个评分) 文雀 / Sparrow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5年5月18日 出版发行: Self-Released
这是文雀的第三张录音室作品。
飞跃了彩虹山,文雀振翅,满眼都是风景。
因此,第三张EP名为《看风景的人》
当然,以上是行文者自以为是的虚构与命题。
文雀这支中国内地为数不多的后摇翘楚,似乎并没有把一切都勾勒得与EP名称那么孤傲与洒脱。
确切地说,这是文雀用沾满沉霾的渺小羽翼,经过无数次穿梭,俯瞰城市森林两年之后的又一倾心之作。
“看风景的人,其实眼中早没了风景,就算有,匆忙的脚步却不能让你停下来哪怕只看一眼,哪怕那只是一面墙”
——吉他手 刘佳
《看风景的人》收录了文雀自《彩虹山》后的两年内,依旧低调,低产,低空作业的五首新作。当然,仍然不能称之为“歌”。
你会听到来自《南方》的呼吸,缓慢渐进的攀爬,潮热渐疾的行走,话说,在这个国的最南方,“文雀”有另一个含义。虽不明亮,但恰得其义。希望听完后可以成功地窃走你最值钱的东西——心。
你会猜到《大雁》南飞的阵列,不管一会儿排成人字,还是排成一字,话说,文雀为大雁所写的礼赞,听起来并不那么由衷,也许有朝一日成为大雁,也并不是文雀们所甘心启齿的话题。
你会看到《本星》闪耀的光芒,来自银河系的星系,对文雀来说是如此神秘,如此诱惑。话说,一种本只会在低空生存的鸟儿,却用骤开的脑洞搭建了通往未知万物的桥梁,自身之大,难以预知。
所以《谁也别管谁》,因为这是来自文雀的声音,只专注于自己的逻辑与体验,其他与你无关。你可以说,后摇的怪咖们都执拗地生活在自己预设的空间里,但这个空间,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世界。
好吧,希望像以往一样,闭上眼,继续幻想你是一只飞不太高的文雀,却可以看清所有的风景。
“文雀在他们的新专辑《看风景的人》中描绘了一幅登高远眺的开阔音乐风景,他们并没有在铺垫和层层推进上花费时间,而是另辟蹊径,采用更多结构上的轻巧迂回,展现他们对同一音乐主题不同角度的描述。整张唱片始终带给人一种明亮和上升的情绪,但却并没有流入清新的小品陷阱之中,因为更多的酣畅和行进感拉长了他们音乐的纵深。 丢掉了很多后摇乐队携带的莫名其妙、冷不丁类型的劣质炸药包,在《看风景的人》中,文雀并没有用那么多爆炸型燃料,节制而自然的飞向了他们的峰顶。选一个晴朗的早晨,带上耳机,按下播放键,让文雀载上你去看他们制造的音乐风景。”
——惘闻乐队 谢玉岗
“很少有乐队能将优美的旋律、精巧的配器和情绪的把控结合的娴熟而到位,文雀恰好是其中的佼佼者。你所听到的,也正是来自彩虹和风景后属于人的才情。”
——文雀首张唱片《彩虹山》出品人 牛磊
“这应该会是震动后摇滚音乐圈的一张作品。我想跟他们看一样的风景,一下坠入五里深谷,一下却又满天星空。吉他构筑的美丽画面没话说,在《大雁》与《本星》中运用的电子音效更宛如鲸鱼在歌唱。”
——乐评人 林猫王
“风光如画的后摇滚诗篇,勾勒出萦绕心头之美。”
——乐评人 袁智聪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