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萧沆”
全部 | 书籍 (13) | 影视 (1)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解体概要 [图书] 豆瓣
Précis de décomposition
8.9 (6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E·M·齐奥朗 译者: 宋刚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本书是萧沆的代表作,以片段写作的方式,呈现了真实的人生经验,它会破坏你我所有的信念,从心灵到肉体、从宗教到哲学、从出生到终结,任何既定想法,都会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全面解体。本书是萧沆的第一部法文作品,被认为“足令法文增辉”,并获法国里瓦罗尔(RIVAROL)奖。

2 items are from the same work or have the same identifier, they are hidden from the search results, click here to show them.

解體概要 [图书] 豆瓣
9.0 (5 个评分) 作者: 蕭沆(Emil Cioran) 译者: 宋剛 行人出版社 2008 - 6
這是一本有毒的危險書籍,能讓你眼界大開,也能使你沉淪不拔,無法自制。
蕭沆是一位奇特的作者,數十年來,全世界好幾個世代的文藝青年,在自己最私密的神聖空間裡,藉由他的眼睛,重新看待身處的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意義,或是為什麼沒有意義。
德國當代哲人史勞德代克(Sloterdijk)曾提出,評價思想家的方式之一,就是看他的思想是否能夠抵制模仿。從這一點來講,蕭沆一定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因為他就是難以被模仿,甚至以無人跟隨為榮。現代的批判大師們,海德格、沙特、阿多諾或是傅柯、德希達,都可以根據模仿者之多寡來計算其成功,而蕭沆,令所有潛在的模仿者知難而退,因為他比這些大師們都更驕傲、更詭異、更絕望。
蕭沆表現的清醒,源自於他長達七年的失眠。由於失眠者面臨的,是對存在、對自我的虛構徹底的質疑,所以比任何深思熟慮的解構都更徹底、更暴力。也就是說,如蕭沆這樣失眠的人一開始便具有的清醒,是一般思想者需要耗盡生命才能夠達到的。
《解體概要》便是蕭沆累積失眠的能量,爆發出來對生命的熾烈否定,也是他最為著名的得獎大作。如書名所示,這本書破壞你我所有的信念,從心靈到肉體、從宗教到哲學、從出生到終結,任何既定想法,都會在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全面解體。只有在徹底潰爛之後、只有在承認世界的絕望之後,我們才能稍稍接近生存的目的。
蕭沆在歐美思想界享有盛名,早有各國譯本,日文版更在七○年代便已問世。國內熟知的作家如蘇珊.桑塔格、卡爾維諾、米蘭.昆德拉等都曾深受蕭沆影響,但可惜台灣讀者從未機會接觸到這位風格特異的文學暨思想大師。《解體概要》原本於一九四九年在法國出版,在半世紀之後,首次被翻譯成中文。
解体概要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法】E. M. 齐奥朗 译者: 王振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 - 9
齐奥朗是一位奇特的作者,数十年来,全世界好几个代的文艺青年,在自己最私密的神圣空间里,藉由他的眼睛,重新看待身处的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意义,或是为什么没有意义。《解体概要》是齐奥朗第一部法文作品,于一九四九年发表,随即获颁Rivarol奖(针对以法文写作的非法裔作家)。不久就由他的朋友,诗人策兰翻译成德语。从此之后,齐奥朗拒领各种奖项。 本书是法文世界里首次正面提出“解构”一词,并以其为核心多侧面展开清醒的分析。齐奥朗表现的清醒,源自于他长达七年的失眠。由于失眠者面临的,是对存在、对自我的虚构的质疑。
眼泪与圣徒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Lacrimi și Sfinți
8.8 (48 个评分) 作者: [法] E. M. 齐奥朗 译者: 沙湄 商务印书馆 2014 - 1
罗马尼亚,1930年代中叶,齐奥朗已然是新生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明星作家。他长时间泡在一座特兰西瓦尼亚图书馆里孜孜研读圣徒传记。这位当代的圣徒传作者,“梦想”自己是“这些坠落于天堂与地狱之间(圣徒的)年代记编者,他们内心激情的知己,为上帝而失眠者的历史学家”。在尼采《善恶的彼岸》启发之下,齐奥朗“探寻眼泪的起源”。他自问是否圣徒“会是眼泪那苦涩之光的源头”。
本书于1937年首次出版于罗马尼亚。“有谁知道?”他在书中第一段写道,“可以肯定的是,泪水是他们的踪迹。泪水并非透过圣徒进入这个世界,但若没有圣徒,我们就永远不会明白自己是因为渴念失乐园而哭泣。”“一个人是怎样弃绝自己并走上成圣之路的?”这是齐奥朗的疑问,也是《眼泪与圣徒》这部记录的起点。
齐奥朗关注的并非传统圣徒传中因德性而受崇拜的殉道者和英雄,而是以灵性高度著称的神秘主义者,——首先是女性神秘主义者,他们拥有关于上帝的私密知识,导致又一场“绝对在历史中爆发”。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留下了经典之作,如埃克哈特大师,圣加大利纳·锡耶纳,圣女大德兰和圣十架约翰。
《眼泪与圣徒》是齐奥朗“在朝圣路上半途而废的挣扎记录”。在对宗教与信仰反复的拷问下,齐奥朗完成了对自己的精神放逐。
在绝望之巅 [图书] 豆瓣
Sur les cimes du désespoir
7.5 (49 个评分) 作者: [法]E. M. 齐奥朗 译者: 唐江 2022 - 6
◎“二十世纪的尼采”、现代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E.M.齐奥朗初试啼声之作 中文简体版首次译介

在绝望之巅挣扎,燃起超脱生死的激情
将眼泪变成思想,发出反叛的野蛮呐喊
————
【编辑推荐】
※E.M.齐奥朗是现代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的 尼采”。其作品以断章体的形式和对痛苦磨难、虚无主义等问题的思考而著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苏珊·桑塔格、伊塔洛·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保罗·策兰、萨缪尔·贝克特等诸多当代名家一致推崇。
※《在绝望之巅》是E.M.齐奥朗初试啼声之作,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存在主义式的绝望令人震惊而又振奋,展现了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他的创作基调,成为他之后作品的思想源泉,是了解齐奥朗思想脉络的必读之作。
————
【内容简介】
《在绝望之巅》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首部作品,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本书以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作为这位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源泉,意义重大。
《在绝望之巅》既是齐奥朗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精致的散文语言、断章体的创作形式和悲观的哲学思想有机结合,表现出荒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态度,对西方知识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
【名人推荐】
“齐奥朗是当今思想最精细,写作最具力量的人之一。”——苏珊·桑塔格
“他是一位杰出的反叛者,也是一位独具怀疑精神的厌世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们在人类存在的虚无当中惊醒过来。”——诺曼·马内阿

1 items are from the same work or have the same identifier, they are hidden from the search results, click here to show them.

On the Heights of Despair [图书] 豆瓣
作者: E. M. Cioran 译者: Ilinca Zarifopol-Johnst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Contents
Acknowledgments vii
Introduction: Imagining Cioran ix
On Being Lyrical 3
How Distant Everything Is! 6
On Not Wanting to Live 8
The Passion for the Absurd 10
The World and I 14
Weariness and Agony 16
Despair and the Grotesque 18
The Premonition of Madness 20
On Death 22
Enthusiasm as a Form ofMelancholy 29
Nothing Is Important 33
Ecstasy 35
The World in Which Nothing Is Solved 37
The Contradictory and the Inconsequential 39
On Sadness 41
Total Dissatisfaction 43
The Bath of Fire 45
Disintegration 46
On the Reality of the Body 48
I Do Not Know 49
On Individual and Cosmic Loneliness 50
Apocalypse 52
The Monopoly of Suffering 54
Absolute Lyricism 57
The Meaning of Grace 59
The Vanity of Compassion 61
Eternity and Morality 62
Moment and Eternity 64
History and Eternity 66
Not to Be a Man Anymore 68
Magic and Fatality 70
Transfiguration of Banality 101
Unimaginable Joy 72
The Ambiguity of Suffering 73
All Is Dust 74
Love 75
Light and Darkness 79
Renunciation 81
On the Transubstantiation of Love 84
The Blessings of Insomnia 83
Man, the Insomniac Animal 85
Truth, What a Word! 87
The Beauty of Flames 88
The Paucity of Wisdom 89
The Return to Chaos 90
Irony and Self-Irony 91
On Poverty 93
The Flight from the Cross 95
The Cult of Infinity 98
The Burden of Sadness 103
Degradation through Work 104
The Sense of Endings 106
The Satanic Principle of Suffering 108
An Indirect Animal 111
Impossible Truth 112
Subjectivity 113
Homo . . . 114
Love in Brief 115
Nothing Matters 116
The Sources of Evil 117
Beauty's Magic Tricks 119
Man's Inconsistency 120
Capitulation 122
Facing Silence 123
The Double and His Art 124
Nonsense 126
E. M. Cioran: A Short Chronology 127
苦论 [图书] 豆瓣
8.4 (8 个评分) 作者: [法]E·M.齐奥朗 译者: 蔡羽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 8
【编辑推荐】
⭐危险哲学家齐奥朗,人生首部短句集!在法国最畅销、最受欢迎之作
“与齐奥朗交朋友是有危险的,但这种危险能让你活着。”
危险哲学家齐奥朗,用“碎片体”的思想写作,向传统哲学激烈宣战!
《解体概要》三年后,1952年的《苦论》再度震惊法国文化界;
决绝而反叛的姿态,让这部作品在法国畅销、大受欢迎,
同时也是齐奥朗认为最贴近他自己的作品。
⭐渎神的祈祷·苦涩的甜蜜·一本来自深渊的枕边书
语言的萎缩、历史的眩晕、在虚空之源、爱的生命力……
十个章节,十种脉搏,包罗万象;
只有片段,拒成体系,进一步解体;
论及语言、孤独、宗教、历史和音乐——
只有在齐奥朗的碎片中,精炼的短句才有如此深邃的魅力。
⭐知名设计师山川操刀,稀有精装文库本!
知名设计师山川操刀,稀有精装文库本,出可随手翻阅,入可收藏陈设;
创意内页设计,视觉展示齐奥朗碎片化思想;
浅缥蓝+豇豆红双书,壳封、书签带、笃头布色系一致,内文胶版纸不发黄。
【内容简介】
这是E.M.齐奥朗写于名作《解体概要》之后的第二部法语作品,
也是他自称在法国“流传最广、最贴近自我”的作品,以其碎片化的写作,奠定了“齐奥朗风格”。
精妙、简练而强烈,《苦论》拥抱碎片——
没有一个思想家像他这样激烈地揭示自己。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语言、孤独、宗教、历史和音乐是萦绕的主题。
在这些痛苦的嚎叫中,有一种狂躁的幽默;他的嘲笑中,掺杂泪水的痕迹。
【名人推荐】
齐奥朗,在你的废墟中,我找到了庇护。
——塞缪尔·贝克特(剧作家)
齐奥朗是当今书写最有力、思想最精密的人之一。
——苏珊·桑塔格(思想家)
自保罗·瓦莱里死后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了荣耀。
——圣-琼·佩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以一种假天真为濒死的行为注入滑稽的喜剧色彩……以真正的双关增加了其严肃性。
——《纽约时报书评》
思想的黄昏 [图书]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罗]埃米尔·齐奥朗 译者: 陆象淦 花城出版社 2019 - 5
齐奥朗是罗马尼亚伟大作家,享有世界声誉,在中国有相当多的读者。“蓝色东欧”从多年前即开始寻找其版权,因其离群索居且无子嗣而困难重重。此次终于通过罗马尼亚版协寻到其罗马尼亚语版权,且由罗语权威陆象淦老师翻译,相信出版后会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思想的黄昏》是齐奥朗标志性的断章体的作品。全书分为十四部分,每一部分都由数十甚至上百个独立段落组成。文笔简洁、含义深邃、耐咀嚼。这是他在1940年出版的用罗马尼亚语撰写的作品,作品体现哲学化色彩:个人化乃至自传性的,警句格言式的思想及语言。以探索人生、生死、命运、信仰、孤独、爱情等问题及其价值为主题,视野开阔、联想丰富、言辞犀利,充分调动作为社会批判利器的逆向思维的魅力。作品中黑色幽默的语句频出。他始终是一个孤独而清醒的旁观者,又是一个勇于主动打破虚伪和粉饰太平的人。他用无情、冷峻的口吻揭示出生命和生活潜在的真谛。
着魔的指南 [图书] 豆瓣
Îndreptar pătimaș
7.6 (10 个评分) 作者: [罗]埃米尔·齐奥朗 译者: 陆象淦 花城出版社 2019 - 5
《着魔的指南》是齐奥朗用罗马尼亚文写作而在生前没有发表的随笔作品,由罗马尼亚人文出版社根据他留下的两份手稿整理和编辑成书,一九九一年首次出版。书中抒写了他在游历欧洲特别是南欧和巴尔干的见闻,对于西方文明和宗教的随想。以随笔及散文诗的形式赞美蓝天、绿地、高山、大海的壮丽同时,深刻揭示西方传统文化和文明衰落的困境。
供词与放逐 [图书] 豆瓣
7.6 (7 个评分) 作者: [法]E·M.齐奥朗 / [法国] 萧沆 译者: 赵苓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 8
【编辑推荐】
⭐ “丧”系哲学家·重度失眠病人·最著名的怀疑论者——齐奥朗
他是哲学家E.M.齐奥朗,反叛是他的代名词,
他与伊利亚德、尤内斯库并称“罗马尼亚三杰”;
他被塞缪尔·贝克特、圣-琼·佩斯、苏珊·桑塔格赞誉;
“让我们尽情地嘲笑一切吧!”——
20世纪最负盛名的虚无主义者如是说。
⭐ 于76岁的暮年,写下一生的诅咒与供词,完成最后的自我放逐
一生中,齐奥朗拒绝了授予他的绝大多数文学奖,
而他的碎片文体又与传统的哲学激烈地决裂开来。
他抛弃了自己的母语罗马尼亚语,在法语中成为文化流民。
1987年,他出版了晚年代表作《供词与放逐》,细数一生的决裂与自我流放,
与年少时的成名之作不同,这部作品中呈现的,
是一个更深沉、更黠慧、更毒辣的齐奥朗。
⭐ 知名设计师山川操刀,稀有精装文库本!
知名设计师山川操刀,稀有精装文库本,出可随手翻阅,入可收藏陈设;
创意内页设计,视觉展示齐奥朗碎片化思想;
豇豆红+浅缥蓝双书,壳封、书签带、笃头布色系一致,内文胶版纸不发黄。
【内容简介】
“让我们尽情地嘲笑一切吧!”
从20岁起就失眠的E.M.齐奥朗,
于76岁的暮年,写下一生的自白。
《供词与放逐》是其思想成熟定型后的代表作,
用片段式的哲思结晶、耐人寻味的短章句,
表达了一系列对于存在、生命和世界的困惑。
【名人推荐】
他无与伦比的作品是欧洲思想的最后一次伟大表达。
——大卫·里夫
齐奥朗的特殊价值在于……他甚至怀疑怀疑本身。任何时代都不该缺少他这样的人。
——《时代》
一个顽皮的流氓——恶作剧般地播撒这些不和谐的种子,却又做得如此漂亮,以至于人们迎接着这些碎片独白,从中学习、从中改变。
——帕特里克·马登
他有对诗歌的同情心和一个宇宙小丑般的大胆。
——《华盛顿邮报》
萧沆启示录 (1995) [电影] 豆瓣
Apocalipsa după Cioran
导演: Gabriel Liiceanu 演员: 萧沆
其它标题: Apocalipsa după Cioran / Apocalipse According to Cioran
萧沆(Emil Cioran),1911年生于罗马尼亚,1995年卒于巴黎,二十世纪后半重要思想家,兼擅哲学散文,作品洋溢诗意及形而上思维,主题常涵盖死亡、绝望、孤独、历史、音乐、圣灵与神秘主义。 他著名的首部法文著作《解體概要》中文正體字版已於今年6月由臺灣的行人出版社出版發行。他著名的首部法文著作《解体概要》中文正体字版已于今年6月由台湾的行人出版社出版发行。
生而不称意 [图书] 豆瓣
De l'inconvénient d'être né
作者: [法] 齐奥朗 译者: 刘楠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 - 5
“”自由、幸福、空间——这些术语定义了我们不幸出生之前的状况。死亡是某种灾难;这一真实的灾难并非在我们出生之前,而是在我们出生之后。我们甫一出生,便丧失了一切。虽然不适,虽然沮丧,可恰恰正是这些不堪忍受的完满时刻让我们彻悟了生之灾难。”
——齐奥朗
齐奥朗的《生而不称意》分为十二章,以格言式的写作阐述了作者对“生而为人”的哲学反思。齐奥朗认为,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须清醒地面对所有的沮丧和不幸,当所有的决心皆被弃绝,便可轻而易举达至某种莫名的狂喜。这种纯粹的状态,即涅槃之境、解脱之境。齐奥朗引用拈花微笑的典故,说明对人生的提问不能超越限度,而微笑,就是对无意义的问题最好的回答。
生存的诱惑 [图书] 豆瓣
作者: [法国] E·M·齐奥朗 译者: 王振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
本书是E. M. 齐奥朗30年前在法国发表的11篇随笔,论及西方文明、小说、哲学、个人体悟等方面,发表后随即引起当时法国知识界的热烈讨论,文字隽永,意味深长,是他最重要的一部著作。E. M. 齐奥朗的散文风格广受推崇。对于那些因为“哲学”一词而让人联想到艰苦阅读的人来说,齐奥朗是透明的,他的风格是可引用的,是格言式的。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