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 万尼亚舅舅 🌕🌕🌕🌕🌑
一直非常想看契诃夫但没看成,第一次有录像可看就遇见独角戏这种魔改版本。好在AS撑得起,但也不是说就支持的意思。那本深蓝色的契诃夫(万尼亚舅舅·樱桃园·三姐妹)在tbr上好几年,去年一月看过《驾驶我的车》之后发誓一定要读掉,可惜还是没读。其实对NT这版期待不多,甚至有些担心会毁掉对契诃夫的初印象,但好笑的是并没有被impressed enough来产生任何情绪。
今天又一次迟到了,还好周一晚的filmhallen没坐满,四月份也订了这部的票但studio K人太多迟到就把票卖给别人了,这就是cineville免费的代价。
书影音戏游
看过 火星快车 🌕🌕🌕🌕🌕
好爱你们科幻类法漫,冷酷惘然暴力的超现实近未来,想起Moebius的漫画《星之上》,政治意味则让人想起《星幻》。最妙的是女主真正做到了独立,而不是一味忽略或对抗男性以彰显大女主。
背景设定很有趣,人类机器人复制人,越多元的环境下身份认同变得更复杂,永远会有隔阂,永远会有革命。
女主的复制人好友Carlos是已经死去的人类,抛弃肉体带着记忆用机器躯壳过活,处事风格也带着过去的影子,因为有家暴历史,依然不可以去看前妻和女儿。女主另一个好友Beryl是机器人,时常凭空出现,一颗流光溢彩金字塔锥体。
全程一个半小时没什么闲笔,打戏流畅好看。很多细节也不错,比如耳机是多功能智能助理,柔软滑腻像贝肉或女性生殖器。结尾即便知道注定被假情报误导还要毅然起义、上传意识抛弃金属躯体、离开人类飞向太空,看得人心里一动。
#书影音戏游
看过 鬼妈妈 🌕🌕🌕🌕🌑
不知道我在期待什么但没有达到预期。拽拽黄雨衣小女孩跟着父母搬新家到150年历史老房子(哈你们美国恐怖片标准开局),结果发现家里有秘密暗门通向另一个家和另一对温柔耐心完美父母,家里好吃好玩,唯一不足是父母眼睛都是纽扣做的。她屡屡受到诱惑半夜主动过去,最后终于发现另一个妈妈是骗了好几个小孩送死的蜘蛛精。后半就是勇敢女孩拯救所有人了,幽默的是每找到一个小孩的眼珠就会有一块地图变灰,要不要这么gamification啊观众真的不是傻子。好想看真正的哥特诡异动画,而不是七拼八凑低幼小孩找回父母大团圆故事。开头说了句有彩蛋还是什么于是我硬等到漫长片尾致谢结束,原来是15周年重制Coraline木偶的幕后纪录片,看了十分钟太累了走了,从早到傍晚都没吃饭还来回蹬了总共一个多小时车。
在读 中亚行纪 🌕🌕🌕🌕🌑
via J,居然有汉语版。乍一看像荷兰那个电视节目《沿着新丝绸之路》,事实上我只是对中亚毫不了解。比起普通游记来说,挪威学者(西方人)+女人的身份在中亚并不容易转圜,可以看出作者没有问到超出认知范围太多的采访问题,有点概念先行,当然合适的采访对象也很难找,毕竟在不民主的国家很难找到敢说真话的人。again在土库曼那章读到很多老中,J说听起来你简直乐意见到世界上有那么多独裁,我说不是,只是我之前太容易以为自己孤立无援,事实上世界上有太多相似处境的人和民族,只是我之前没意识到。上次找到的盟友还是赫塔米勒的罗马尼亚和《疼痛部》的前南。这本拖了一个月才看完已经忘得差不多,其他四国的章节里只记得哈萨克斯坦很大,咸海因为苏联时期环境问题而消失90%。吉尔吉斯斯坦虽然是中亚唯一民主,但有抢婚强奸女人习俗。
#书影音戏游
看过 头脑特工队2 🌕🌕🌕🌗🌑
已经忘了第一部什么故事但发现当时也没有很喜欢,只给了四星。屡次想把2塞进排期,但每场都和别的想看的电影凑不到一起,但单独骑车去一趟又太浪费时间,干脆在家看得了。后果就是非常分心,这边开着另外一边在做饭,一度走神到完全没看屏幕好几分钟(intp平时错过一句台词都要倒回去重放)但也毫不在意,听过就当看过。感觉最近看过比较好的动画片只有Mars Express了,其次Robot Dreams也还行,其他都毫无印象。
听过 疲惫娇娃 CyberPink 🌕🌕🌕🌕🌕
一如既往地精彩,还是很喜欢的那几个女的。也是我能接受的主播人数上限。
#书影音戏游
在读 Yellowface 🌕🌕🌕🌕🌑
via Shirin不加糖。匡灵秀真的好会写畅销书,刚翻完巴别塔忍不住又开一本。
#书影音戏游
看过 我是船长 🌕🌕🌕🌑🌑
又是豆瓣低分但欧洲人喜欢,继《过往人生》后又一款欧洲自我感动片,讲两个塞内加尔青少年一起偷渡意大利,前半段还混合一些不知道该不该信的异域想象。虽然知道很欧洲视角但还是全程在哭。穿越撒哈拉沙漠时车上掉下没抓紧的人,但车没停。表哥因为藏钱没交被抓走,赛杜喊,你们把我也抓走吧我害怕孤独一人,我狂哭。后来赛杜自己被黑手党抓走,不交出家人电话(要800美元赎金)就要被折磨,一边看着杀鸡儆猴的同胞被在皮肤上浇油点火一边吓得直哭,但还是不敢交出家人电话。梦里狂喊妈妈直到醒来,那一刻痛苦和绝望,让人才意识到他才16岁。转机出现是靠爸爸辈同胞帮助,两人靠当建筑工把自己赎出去了。
最后一段从利比亚开船偷渡到西西里,总怕会像Years and Years搞什么临靠岸全船覆没。结果结局过分大团圆了,果然是,意大利片…
#书影音戏游
看过 龙虾 🌕🌕🌕🌕🌑
虽然Poor Things没有很爱,但The Lobster确实让我对Lanthimos燃起兴趣,有空还想看The Favorite。看得出这位好爱冷色调画面,配上远远超过需要音量的华丽背景乐,莫名我很吃这套。
The Lobster就是看个设定,无论是45天强制配偶制度的酒店,还是强制单身甚至不许有任何性缘关系的森林,两个极端体系都殊途同归,讽刺太过明显就不好笑。
好笑的是那句“我们都一个人跳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电子乐”,听取观众席爆笑一片,旁边荷兰人真的有被骂到。想起这辈子唯一一次参与跳舞还是2022莱顿电影节那次,一人一个耳机/三个频道选一的静音舞会,怎么讲,Lanthimos你想骂的东西荷兰人是真的会干(闭眼)。
#书影音戏游
看过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
一款漂亮时髦大都市女明星,要是不迷信就好了,不过要是不迷信就失掉了整部片子担忧自己马上要死的前提。女仆说星期二不能戴新帽子那一瞬间莫名让我想起一个很久之前做过、再也没想起来梦,因为她神态很像梦里好友说我梦里女朋友的坏话的那种为你好的表情。虽然不怎么喜欢新浪潮,但这部好轻盈,拍沉重话题也拍得流光溢彩。何况谁不爱看漂亮衣服,非常喜欢掐腰的大摆A字裙和圆锥型胸衣,虽然本世纪女人肯定不穿这么折磨人的东西。
今天迟到了17分钟问uitkijk店员还能不能进,依然是那个卷毛poc姐姐,不紧不慢说20分钟以内都可以,然后照例问我要不要喝东西,本抠女照例说不用了。
看过 猫猫的奇幻漂流 🌕🌕🌕🌕🌑
猫巨可爱,事实上全部动物都惟妙惟肖,动作捕捉细致还原大概也是本片最突出优点。喜欢突然涨起的汪洋之上冒出冰山一角的巨大雕塑,绿松石般水面旁金色的建筑遗迹让消失的人类彻底变成史前生物,因而附上一层没有罪恶的美感;也喜欢波涛汹涌的黑色的海面和高耸礁石柱,还有小猫狂奔到山顶眼睁睁看见被磁暴一般的彩色离子流卷入彼岸消失不见的神秘朋友白色巨鸟。如此喜爱狂暴的美,既恐怖又激烈。
看过 纽约提喻法 🌕🌕🌕🌕🌕
via没有尽头。短短两小时,但太琐碎以致体感三个半小时,太困了睡着三次。虽坐牢但好喜欢。太强烈的生存危机和本质焦虑,仿佛Beau is afraid,一款脆弱白男巨婴,我以为自己so done但实际上这种类型再来几部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剧中那部十几年都没排出来的不可能完成的自我反思戏,演自己、看别人演自己的嵌套,一切对生活的观察都让人眩晕将人吞没。来之前担忧会很伍迪艾伦(至少看评论是这样),但还好不是。也是有意思的自我厌弃嘴毒美国男的,但风格大相径庭,不必与性骚扰犯比较。
看过 真主保佑一个男孩 🌕🌕🌕🌕🌑
独身中东女性困境,两个小时几乎没有闲笔:丈夫猝死留下债务;叔叔屡次发传票逼迫女主分割遗产,她和女儿面临流落街头,连抚养权也几经挑战。哥哥也不把她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男人的身份认同比亲妹妹更重要。片中唯一全力帮她的男人是同事,不问原因就借给她钱,在所有人劝她卖掉皮卡还债时还教她开车,但,当然是有所图。另一边,女主被她做私人护士的家庭开除,因为她协助雇主女儿(不戴头巾的性解放现代女性)违法堕胎,导致对方被丈夫发现后家暴。虽然帮对方堕胎是单纯的利益交换,为了对方帮她做怀孕检测(怀孕就可以延迟九个月分割遗产,如果是男孩就能得到全部),但她和雇主女儿暂时的联盟还是悲壮地成为为数不多的真心。丢了工作后崩溃时刻太多,女儿小小年纪就对头巾感兴趣,厨房里老鼠出没,但结局停在了暂时的喘息状态:她真的怀孕了。
#书影音戏游
看过 再见,朱莉娅 🌕🌕🌕🌕🌗
via溺水。好喜欢。莫娜你是一个有着太多秘密的女人🥲剧情全靠谎言驱动,莫娜也愈发擅长圆谎,且太有魅力了,以至于没人愿意拆穿。
主线讲莫娜被歉疚感支配赎罪的故事,因为她肇事逃逸导致一个南苏丹人追她,结果被她种族歧视的丈夫射杀。于是她背着丈夫偷偷买通警察找到对方遗孀,雇佣她做女仆,送她小孩读私立学校好几年。
但全片讲的又远不止于此,无数次展现苏丹的种族歧视(北部穆斯林阿拉伯人歧视南部的基督徒非裔),莫娜也是其中一员,只是她比丈夫更微妙更姿态优雅。电影还两次拍到性骚扰,莫娜的反应是摆出贵妇姿态威胁训斥对方,朱莉娅在公交上则狠狠敲了陌生人一下,两个镜头都是浅浅带过,但本就丰富的人物逻辑更立得住。
结尾南苏丹公投独立,朱莉娅离开,莫娜因为追寻乐队旧梦被丈夫赶走,去找朱莉娅那段莫名让我想起想起《锁麟囊》。
看过 小世界 🌕🌕🌕🌑🌑
微距镜头拍苔藓,想起一个古早词汇叫作小清新。想看是因为被简介里的布鲁塞尔和华裔主角吸引,但看完只带走了一个布鲁塞尔fun fact:第一辆欧洲火车是在这里出发的。
华裔女主法语显然说得比汉语好,以至于长篇独白对汉语讲得好的人来说显得尴尬。开头的失语让人想起Constellations(《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另一个主角是罗马尼亚移民,在本片唯一作用就是临回国前把在布鲁塞尔的冰箱腾空aka一锅接一锅地做汤送人,感觉送汤倒比森林苔藓有实感不做作一些。
读过 地海彼岸 🌕🌕🌕🌕🌑
在苏黎世回阿姆的火车上开始读,一觉醒来德铁不负众望地延误了两个小时。第三本果然引入了新角色,格得再次成为穿针引线的人物连起每一本不同区域的世界。只是没想到格得竟然转瞬成为了大法师,好像看到弗罗多几年内成为甘道夫一样奇怪。在从Zwolle回家的火车上看完,感觉这本零零散散只讲了一个垂暮法师力挽狂澜的故事,但总以为像夏尔陷落一样是漫长跋涉的开端,没想到这么快结束了,而跟随大法师的年轻人也在结尾莫名其妙成了王登了基(这就是我最不喜欢西幻的部分:唯血统论)。
看过 心理游戏 🌕🌕🌕🌕🌑
技巧上非常漂亮,动漫画风和真实人脸全程不断无缝切换,万花筒一样千变万化瑰丽奇幻的角色们也很像从电影节实验短片里直接挖过来的,但长片的难度绝不仅仅在于时间。可是很难不在意从第五分钟开始到片子结束给了无数不必要特写的女主大胸和直接的强奸戏,感觉像在看《红辣椒》,但创意上又没有今敏给我的冲击强,不至于让我原谅它。
读过 客乡 🌕🌕🌕🌕🌑
via zmd。语言非常好,冬天的树林一样寒冷忧愁。以柏林郊外湖畔的一座度假小屋串起上世纪几十年间所有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印象最深是从东德逃往西德的建筑师,逐渐失去所有亲人仅剩自己面对黑暗的犹太小女孩,习惯在陌生人之中做一个陌生人的老太太。
看过 年轻的心 🌕🌕🌕🌕🌑
Close,但HE版,因为失去BE的魅力所以一切显得顺理成章到显得轻飘,尤其是结尾典白男大ego爹的发现儿子是男同那一瞬间错愕结果几秒内立刻冲下台来拥抱,编剧真的太偷懒了。倒是妈和哥还有姥爷写得不错,姥爷家那段奶牛农场和拖拉机真的太典型荷比农村场景了…梦回Mijn lieve gunsteling的舞美。同样典型的还有骑完自行车往路边一扔,因为没有脚撑🚬
虽然讨厌校园恋爱但这部好可爱,小孩子就是有一颗真诚困惑的心,在异性恋世界里浮浮沉沉寻找自己的洋流。喜欢两个人一起坐火车去布鲁塞尔看对方叔叔drag表演那段,不太懂法语但被对方家人善意对待,且受到价值观冲击,懵懂但充盈。还有偷偷闯入林中空屋探险,又在霸凌他们的大孩子眼皮底下跑掉,天啊心脏都要跳出来,和感兴趣的人做什么都像偷来一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