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加拿大
看过 冰山的阴影 🌕🌕🌕🌕🌑
这片子一点也不伤感。走过看过那么多地方,四十来岁从头开始学习做到轮船的轮机长,多酷啊。然而我觉得这里和被胶片记录下的所有世界各地闪闪的景色相比,最动人的,还是这件事本身——他被看见。
读过 一只狮子在巴黎 🌕🌕🌕🌗🌑
我喜欢这个拼贴的风格哎!不过这个翻译也是太搞了,是ego太足了还是怎么着。吹自己翻译的书有巨大反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追忆似水年华》,不是也不看看这两本原著是什么书嘛……
读过 醫生哪有這麼萌 🌕🌕🌕🌗🌑
有的地方很好笑,有的地方又好忧伤。医生情绪丰富,会不会对工作之外的生活造成额外的负担?
读过 食虫植物观赏与栽培图鉴 🌕🌕🌕🌕🌗
这本书好精彩的!看得我大饱眼福,果然风骚的植物还得去热带找!猪笼草好神奇啊,是如何集华丽,猥琐和恐怖于一身的!茅膏菜我看了也喜欢,闪闪亮晶晶✨我还从来没见过真的食肉植物呢,好想亲眼看看。读到后面好遗憾,亚特兰大植物园有很多从佛州引进的瓶子草和茅膏菜,我错!过!了!
有两个地方看得我会心一(苦)笑,可能要是翻译了不是咱文化背景的还get不到。因为这本很大一部分在科普要如何种植嘛,给了一个建议是“如果你的家人不允许,你就不要去圆这种梦”,家庭和谐第一位啦。还有一个地方是答疑,种植的过程中要不要主动喂虫子,作者说“你可以拿在你家厨房找到的小蟑螂去喂它们哦”,我:🫠
看过 秋刀鱼之味 🌕🌕🌕🌕🌑
前一秒说着相亲试试看,下一秒镜头一转就结婚了……导演真的是一秒钟废话也不多讲啊。女儿好有气质的,小哥居然因为和别的女子有约定就回绝了,我真是🙄。以前觉得任何人的timing不对只是这两个人之间的机缘,没想到这部电影里连带着哥哥和爸爸都要掺和在里面。
导演对故事的掌控真是好啊,有个时刻,我觉得自己作为观众和里面的人物同频,强烈地感受到了突然扼腕叹息突然又放松下来的心情。
话说我对小津安二郎不熟悉,看的时候因为电影里出现漂亮的皮包啊高尔夫球啊电视啊冰箱啊以为是八十年代的电影,发现是六十年代早期大为震惊,日本战后十几年就已然这么富庶了吗?对比同一时期咱们这儿还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啊。
而且看到最后也没有看到秋刀鱼的出现,感觉这里的秋刀鱼就跟戈多一样哈哈。
读过 那个怪物吃了我(差点儿) 🌕🌕🌕🌕🌑
这本书的质感很好,字超大,看着很舒服。严格意义上说我没怎么经历过书里描述的情绪,但是他的描述,“我不再和别人待在一块儿,因为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我所剩不多的精力都用来尽力保持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还不至于崩溃上。从早上挨到晚上对我来说就跟爬一座大山一样。” 仅仅读一读,看着图想象一下,就很难过。
精神上的异象用图像来表达非常生动。
看过 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 🌕🌕🌕🌕🌕
我永远爱与书籍有关的一切,拖拖拉拉一年多才看完,没想到第三季都要出啦,真好。这里面每集我都很喜欢,有的看到后来眼含热泪哈哈。翻译那一集很有趣,我以前没有意识到,原来其实翻译选择去译的书往往和他们自身的经历爱好交织得非常深。马爱农估计年纪不算小了,但是看她的采访觉得她就是在童话里的小小姑娘嘛,连声音都蹦蹦跳跳的,儿童文学驻颜啊!小亮也好棒,他说的一句话很打动我,他讲在考究的过程中,“我和作者在隔空对话,我觉得他就是在等待我”。
有这样的纪录片,有这些虔诚做书,保存书,推广书的人们,我想想真觉得幸福。
读过 刚果广场的自由盛会 🌕🌕🌕🌗🌑
读的时候不免想起了曾经经过某银行外的广场,周日总是人山人海,菲佣们坐在地上,一起品尝食物畅聊家乡。距离书里面描绘的已过去两百年,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的新世界。
读过 5只好老鼠音乐会 🌕🌕🌕🌕🌑
拿来做乐器的材料都很有趣。这五只里面有四只的名字和我跟物理大哥每天散步给街上小兔子起的名字一样……看来以后我俩得再creative一点哈哈。
读过 今日店休 🌕🌕🌕🌑🌑
爱书,爱大阪,爱老婆。老婆排第三。经过不顺的日子,好日子才会闪闪发光。
青空书店,名字很好听啊。不过和太太相处的细节,写得并不多。
人生遇到了恩爱相知的伴侣是难得的事,好好珍惜每一刻。
看过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第一季 🌕🌕🌕🌕🌗
点到为止。观望纽约生活真像看一个巨大的万花筒啊。第四集某位大哥猝不及防脱裤子展现下身惊呆我了……镜头里的所有追问和自省,像stand-up喜剧里的一样,逐渐把生活的无可奈何变成黑色幽默。
读过 Iggy Peck, Architect 🌕🌕🌕🌕🌑
格子纸莫名的治愈。
我觉得,不用跟童书太较真嘛。一本书,不会完全扭转一个小孩的……尤其又是那么小的小孩。
看过 蒙古草原,天气晴 🌕🌕🌕🌕🌕
普洁是个多么多么神气的小姑娘啊!看这样的片子是没有办法不会流泪的,所幸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阳光帮助蒸发了一点悲伤。
我常觉得“命运的捉弄”这个用法不合适,好像命运“有心”,有“意愿”,要搞一个人,或是成就一个人。其实命运明明根本“不在乎”。天地不仁,这草原上,说到底,人们和牲畜所遭遇的一切,又差别在哪儿呢。
只是曾存在过的美好,被记录下了,让后来的我们看见,总是件好事。
看过 西蒙娜·德·波伏娃:为什么我是女性主义者 🌕🌕🌕🌕🌕
脑子很好说话很快,喜欢。希望这两年有机会把第二性找过来好好读一读。平分家务和照顾小孩,女人有自己的感兴趣想要做的事,这短短几个点,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很难了。前路漫漫,只能坚持斗争不断。
读过 香港散步學 🌕🌕🌕🌕🌑
“送給真係好鍾意香港的人們”。
我常常觉得自己对香港是没什么特别的感情的,最近读书,却意外地意识到我留了很多细枝末节在心里。这里面有一条线路,我最为熟悉。里面的每个店铺我都进去玩耍过,浪荡过。年轻的时候,感觉时间无穷无尽。
读完之后闭上眼睛想象,似乎冥冥之中灵魂回到了二十岁的我身上,小声地说,“你且珍惜眼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