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楚辞”
楚辞与简帛文献 [图书] 豆瓣
作者:
黄灵庚
人民
2011
- 3
《楚辞与简帛文献》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黄灵庚教授主持的2006年6月批准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楚辞与简帛文献研究”(06BZW024)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最终成果名称是《楚辞与简帛文献》,专著,全书分十章,计三十二万字,外加战国秦汉出土实物的插图二十九幅。内容丰富、完整,新见纷呈迭出。2009年5月结题,等级为“优秀”。2010年10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批准号为10KZW001。《楚辞与简帛文献》运用战国楚地出土的简帛文献、秦汉简帛文献以及战国时期楚帛画、楚文物等等新材料,对传世《楚辞》十七卷作品,从文字、文学、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进行全面研讨,为新时期《楚辞》研究开拓新途径。
出土文献与《楚辞·九歌》 [图书] 豆瓣
作者:
汤漳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 9
出土文献与《楚辞·九歌》,ISBN:9787500444923,作者:汤漳平著
先秦诗鉴赏辞典 [图书] 豆瓣
作者:
庞坚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 1
《先秦诗鉴赏辞典》(精装)是本社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之一。收录先秦时期的诗歌作品,包括《诗经》、楚辞和其他上古歌谣。《诗经》、楚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两大源头,其他一些古歌如《石鼓文》等也具有重要意义,都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着探本溯源、展示中国文学丰富宝藏的目的,我们特编选这部《先秦诗鉴赏辞典》,以与本社先期出版的其他鉴赏辞典合为全璧。因先秦时代流传至今的诗作不多,故将《诗经》和楚辞(汉代以前之作)全部收入,其中楚辞《卜居》、《渔父》虽非诗体,但有诗的韵味,且与其他楚辞篇章有联系,仍予收录。
屈子阳秋 [图书]
作者:
黄崇浩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 8
本书详细剖析了屈原的思想,探讨了屈原的生年、仕历、死因等,是一部屈原研究学术专著.
日本楚辞研究论纲 [图书]
作者:
徐志啸
学苑出版社
2004
- 12
本书拟依循历史发展的轨迹,对日本汉学界研究楚辞的历史,作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鸟瞰与描述:纵向—— 自 17世纪(及其前)至 20世纪末,对日本楚辞研究各阶段的概况作分析阐述,力求概括其研究特点;横向—— 评述代表性学者及其著作,指出其成就、特点及不足,并从中发掘日本学者研究楚辞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创见,以利中国学者参考借鉴。在此基础上,努力作中日两国学
者楚辞研究的比较对照,以求各取所长,各补所短,交流融合,促进楚辞学的深入发展,推动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本书旨在对日本历代的楚辞研究作较为系统的梳理,并作出历史性的概括与总结,这在日本本土,迄今也尚无人涉及此课题。
笔者试图通过本书,让日本学者能借助中国学者的眼光与判断,审视日本自身的楚辞研究,同时,也期望由此为中国学者在楚辞研究方面提供日本学者富有价值的参考性借鉴,从而有助于两国学者互相切磋共同提高。至于日本学者在其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些不甚符合中国历史与文化实标的见解,本书则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述,辨伪存真,以理服人。
毫无疑问,本书的撰写出版,对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向海外传播,对于中日两国间的学术文化交流,以及扩大中国与国际间的文化交往,应该都会有所助益。
者楚辞研究的比较对照,以求各取所长,各补所短,交流融合,促进楚辞学的深入发展,推动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本书旨在对日本历代的楚辞研究作较为系统的梳理,并作出历史性的概括与总结,这在日本本土,迄今也尚无人涉及此课题。
笔者试图通过本书,让日本学者能借助中国学者的眼光与判断,审视日本自身的楚辞研究,同时,也期望由此为中国学者在楚辞研究方面提供日本学者富有价值的参考性借鉴,从而有助于两国学者互相切磋共同提高。至于日本学者在其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些不甚符合中国历史与文化实标的见解,本书则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述,辨伪存真,以理服人。
毫无疑问,本书的撰写出版,对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向海外传播,对于中日两国间的学术文化交流,以及扩大中国与国际间的文化交往,应该都会有所助益。
已从结果中略去了来自同一作品或有相同标识号的1个条目,点击这里可重新显示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